疫起宅在家~探討在家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

專題名稱疫起宅在家~探討在家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

專題描述一、研究動機: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五月十九日開始,全國實施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雖然突如其來的宣布讓大家有些不知所措,但基於停課不停學,我們採用線上學習等方式,讓防疫期間的課業學習不要中斷了。這一段特殊的學習歷程,與我們熟悉的到校學習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探討與研究,為這段疫起宅在家的學習作一份見證。
二、理念與目標:
在家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有很大的差異,雖然一開始,我們覺得透過網路做線上學習很新奇,但一個月後,我們卻有不同的感受與想法。我們希望藉由這份研究,能幫助我們了解
1.在家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的差異。
2.學校家長們對線上教學的看法。
3.學校同學們對線上學習的成效與滿意度。
三、研究方法:
透過分別對校內的家長們和同學們的問卷調查,彙整他們的想法與意見,探討在家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的成效差異。
四、預期效益:
我們期待經由這次的問卷分析與探討,了解哪些因素會對線上學習的歷程中造成影響,繼而提出相關建議,提升大家在線上學習的效果。畢竟現在疫情的不確定性仍在,我們仍要把握時間,停課不停學。

隊伍名稱數位宅男隊

指導老師江拓霖 徐楹茜

參賽學生楊岱恩 謝旻澄  陳品新 林以清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高瑜璟
來源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7期
描述 數位學習-學習的新趨勢
由於電腦與網路擁有便利性、時效性、開放性、多樣化、個別化與互動性等等的特性,無論是學習的時間或地點都更具有彈性,教育部近年也積極的推展,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育上。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遠距教學(DistanceTeaching)、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也跟著蓬勃發展,透過網路將教材
及資訊傳遞到學習者電腦,學習者經由網路連線進行同步或非同步的學習,進一步在與教材、與教師及與同儕的即時互動上,都有了更好的成效。在夾帶著龐大的學習資源及優勢下,「數位學習」儼然成為一股無法擋的潮流與新趨勢。
林以清2021/10/7 下午 04:56:37
9作者 周子敬、杜顏誼、蔡治平
來源 銘傳教育電子期刊
描述 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網路的普及,網路通訊功能可以跨越時空的隔閡,網路的便理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環境與便利性,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知識時代。文章中主要為研究銘傳大學生使用數位學習系統的使用現況,探討個人背景與數位學習態度因素之間的差異。並利用問卷探討年級、所屬學院、電腦及網路經驗對數位學習態度是否有關連性,再根據研究結果,針對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林以清2021/9/26 下午 05:52:07
8作者 薛育青
來源 陽明國小
描述 該文章再說明問卷調查法,主要介紹問卷調查法的定義、類型、問卷調查研究法的優點與限制及問卷內容與編制的方法,必須有完整的問卷架構、並且掌握問卷編制的原則,以清楚且簡單的敘述問題中的名詞,避免造成誤解,同時以明確的字詞來代替不明確的形容詞或副詞、避免採用雙重否定的問題、設法避免不當或無法周延的答案等……許多原則。文中同時說明問卷實施步驟以及回收與整理問卷的方式,進一步分析資料並以EXCEL軟體製作圖表。
陳品新2021/9/26 下午 05:20:05
7作者 陳建文、馮朝進、吳姿樺
來源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描述 現代社會知識創新的速度極快,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已日漸普及,具有跨越時空學習限制,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及地點進行學習;此篇研究的主要對象為國中小教師,探討針對成人學習特性加入內在動機、學習活動、自我導向、自我效能與他人回饋等因素,透過問卷的方式進一步分析線上學習系統之使用者學習滿意度,在學術上及實務上給予建議。
陳品新2021/9/26 下午 05:00:01
6作者 江妤欣
來源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描述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無線網路雲端、行動裝置技術的進步,行動學習是繼數位學習、遠距學習後而興起的學習浪潮之一。該文中提到行動學習所帶來之教育創新突破包含: 打破傳統空間與時間的限制、 縮短教育學習資源的城鄉差距、翻轉孩童課堂學習力、學習態度與成效的提升。行動學習伴隨而來之學習困境,行動載具是否為輔助工具?或是遊戲?學生是否在數位環境中迷失學習方向等。行動學習難處是否有解決方案?這些都攸關於線上學習的成效是否成功。
謝旻澄 2021/9/26 下午 04:32:52
5作者 曾凡語、丁玉良
來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描述 該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線上直播用於教學活動,學生對於此方式的接受度,透過體驗活動後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其可行性及改善方針。該研究實驗以大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線上直播進行三種不同類別教學內容活動後進行問卷調查,藉此了解比較學生對於遠距線上直播的想法,並以活動問卷和活動教學紀錄去探討分析線上直播用於教育學習之可行性和建議。在該文章中的研究分析,透過問卷了解透過線上直播方式進行教育學習的相關性,進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進一步改善。
謝旻澄 2021/9/26 下午 04:08:44
4作者 葉昱佐
來源 數據處校務研究中心
描述 此篇作者翻譯於Education Week
該文章中作者與同事針對佛羅里達州公立學校課程進行研究,兩項研究證據皆顯示,線上課程效果不佳,學生在線上學習的表現較差,特別是課業基礎較弱的學生,且成績優異的學生在線上課程與面授課程的學習表現差異較小;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在線上課程與面授課程的表現差異較大。文章也提到線上課程的不同之處在於,學生可能會有更多的注意力分散和疏忽其中的內容,因此降低了他們的學習動力,過往我們可能對線上學習表示懷疑的態度,但現在也應該慢慢接受和改進它。
謝旻澄 2021/9/26 下午 03:46:18
3作者 林心慈、陳淑美
來源 東海教育評論
描述 傳統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負責利用口語、文字、黑板、圖片、實物等教學方式,在教室進行指導,授課傳達知識,而學生的學習責任,則是在講台下低頭抄寫,接受知識。然而,因為電腦科技的不斷進步,數位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科技化創新學習模式的相繼出現,教育開始融入科技,促進學生之學習成效,使得知識取得的來源變得更多元更豐富、且快速有效率。學習方式不僅不再受限於教室,課程內容也更加多元且具個人化,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效率。因為科技使用在學習內容和教育平台上,教師教學的方法與學生學習型態亦隨著不同的傳播媒介而有所改變,處於這樣一個變遷的時刻,顯示著教育已進入新的時代。
楊岱恩2021/9/25 上午 11:43:45
2作者 蔡瑞君
來源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描述 COVID-19病毒對世界造成極大衝擊,為因應防疫所需,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卻意外掀起課程與教學加速數位化,遠距線上課程在疫情期間被視為是延續學校教育的良方。該研究主要在探討疫情下課程與教學數位化帶來的契機及潛在問題,除了討論課程與教學數位化及更開放的教育之可能外,也檢視疫情下推行線上課程時的困境,並提出其中潛藏的爭論議題。此外,該研究也省思社交距離後的疫後世界可能加劇的社會不平等結構問題,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楊岱恩2021/9/25 上午 11:24:48
1作者 郭伯臣
來源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描述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延燒,全球已超過 15 億學生因疫情被隔離於家中,各國政府紛紛採取「線上教學」上課方式,讓學生課業能夠不中斷。台灣雖未面臨全面停課狀況,但亦提前部署,協助學校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確保學生的學習持續。然而,面對疫情的挑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 2020 年 3月發佈《教育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擁抱數位學習與線上協作》報告,指出各國皆須對學校長期無法到校上課做好準備,線上學習的需求可能會持續擴大。因此,因應後疫情時代,不受時空限制的數位學習方式,將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型態與實施挑戰。教育部未來也將透過前瞻基礎建設 2.0(2021 至 2025 年)計畫推動,可因應國際數位學習趨勢發展、全球疫情影響及 5G 網路時代來臨,建立更完善的數位學習機制,引領學校邁向新科技教學與學習。
江拓霖2021/9/24 上午 07:49:08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0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有些辛苦,但又十分有趣的分析問卷調查資料。
說明
這次的小論文研究,我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在做問卷調查,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學習經驗。在暑假時,老師先在線上教我們什麼是問卷調查。而且這一次我們做了兩種的問卷調查,一種是透過網路的Google表單;另一種則是傳統的紙張問卷。
為了瞭解學校學生防疫期間在家的安置狀況,以及家長們對於孩子在家線上學習的觀察與看法,我們採用Google問卷表單設計,針對學校109學年度小一至小六所有家長做線上問卷調查;另一份是傳統的紙張問卷,我們針對校內四至六年級的同學做問卷調查。
彙整好資料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一起討論並分析問卷調查的統計資料。雖然有點複雜,但我們也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例如: 線上學習時,非常同意容易分心的同學有49人,非常不同意的則有45人,顯示同學在線上學習時的自律性呈現兩極化。我們訪問四年級的學弟妹,他們表示坐在電腦前,線上學習時間一長了,就覺得坐不住;五、六年級的同學表示,如果線上課程無聊的話,他們只想開啟另一個視窗,上網去做其他的事。
林以清2021/10/7 上午 08:50:42
9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拜訪中華電信花蓮門市
說明
從問卷調查裡,我們發現到網路是否順暢,的確影響著線上學習的品質。所以我們今天下午搭著老師的車,來到花蓮市的中華電信,希望能夠了解中華電信所提供的青春無敵學生方案。這個方案提供的連網費用相當划算,不過他們只有提供sim卡,倘若沒有額外的手機,就必須到燦坤或者是順發3C購買網路分享器,搭配著使用。 這樣子應該就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連網在家學習環境了。
楊岱恩2021/10/2 下午 03:07:02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問我們的同學
說明
在做完問卷調查的彙整及分析之後,我們隨機的找了好幾位四到六年級的同學做較深度的訪問。希望透過對談,了解同學們對於問卷上所問的題目,他們較深入的想法,然後記錄下這幾位受訪同學的回答內容,提供我們另一個不同於大範圍問卷調查的意見回饋。
楊岱恩2021/10/1 下午 02:42:47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統計我們的問卷調查
說明
在發送各班問卷之後的兩天,我們迫不及待的到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各班去收回我們的問卷調查,然後我們利用午休時間,以及晚上功課寫完的時間,逐張的將每一個題目的勾選彙整起來 ,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覺得我們的眼睛都快花了,可是為了早一點看到統計出來的結果,我們還是非常開心,而且期待的把統計工作做好。
林以清2021/9/30 下午 02:17:05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分送我們的問卷
說明
我們的問卷終於完成了。
討論了一個多星期,而且一再的修改,終於完成好了,而且老師也拿到辦公室影印好了,接下來我們把他們分裝成好幾個公文袋,下課和午休時間,我們分別送到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各個班級。
我們有禮貌的將問卷交給各班的班導師,請老師幫我們發下去並且完成好,兩天後我們再來收回。
真是期待,不曉得問卷調查出來的情形會是什麼呢?真希望趕快能夠收到這些問卷。
林以清2021/9/30 下午 02:09:23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讀書會
說明
我們小組今天要閱讀的是這兩本書:
教育理想國,以及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
這兩本書是老師透過上網在博客來書店買來的,書裡面所談的有一點深度,不過在閱讀並且討論之後,我們覺得這兩本書讓我們對未來的學習,包括實體教學以及線上教學的互補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多閱讀真的是有助益的,因為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對不同的專題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謝旻澄 2021/9/30 下午 02:02:26
4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0830線上討論問卷設計
說明
今天我們的線上討論仍然是問卷設計,不過比起上一次的討論,我們這次有更深入的探討,探討我們即將要設計的問卷。我們將題目分成五大類,包括有連網品質、學習活動、自我導向、自我效能以及互動回饋。經由這五個面向,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問卷的題目是否能夠讓我們得知何種訊息。會議中,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新買的一本書,希望開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閱讀這幾本從博客來書店買來的新書。
謝旻澄 2021/9/27 下午 04:31:00
3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0807線上學習問卷設計
說明
今天我們在小論文的線上會議學習如何設計問卷。老師提前準備了簡報檔,所以我們先閱讀過之後,才在線上討論。坦白說還真是有一些難度呢。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這麼特別的學習活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因為我們要調查的對象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在設計題目的時候,不能夠因為我們現在是六年級,而忽略掉了四年級的弟弟妹妹們可能會看不懂題目,因此題目的敘述要盡可能的簡單易懂,這樣子,如果四年級的弟弟妹妹們都看得懂了,那麼五、六年級也不會有問題。
設計題目的時候,要先清楚我們想要知道的是什麼?題目的文意要盡量中立,以免不當的影響了受訪者的想法。做一份問卷,不像是在街頭訪問那樣的簡單,今天在線上,我們又學了一堂課,感恩老師。
陳品新2021/9/27 下午 04:13:06
2類別 youtube影片
名稱 0727第一次的線上討論錄影
說明
今天是我們小論文這一組第一次在線上討論,雖然已經透過線上上課一段時間了,但是在線上討論還是相當的新奇。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到校學習和在家線上學習的差別。老師有請我們提前幾天,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收集到的資料先整理過,這樣討論起來比較具體化。我發現我們這一組的組員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表達能力都很強 。
在家線上學習和到校學習差異非常的大,在學校學習時,我們主要都是在教室和校園裡,在家裡線上學習的時候,身邊沒有真正的老師和同學,在我們學習的眼前,就只有電腦螢幕以及沒有邊界的網路。
雖然都是學習,但是環境上差別很大,學習的成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陳品新2021/9/25 下午 08:23:01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0727第一次的線上討論
說明
今天是我們小論文這一組第一次在線上討論,雖然已經透過線上上課一段時間了,但是在線上討論還是相當的新奇。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到校學習和在家線上學習的差別。老師有請我們提前幾天,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收集到的資料先整理過,這樣討論起來比較具體化。我發現我們這一組的組員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表達能力都很強 。
在家線上學習和到校學習差異非常的大,在學校學習時,我們主要都是在教室和校園裡,在家裡線上學習的時候,身邊沒有真正的老師和同學,在我們學習的眼前,就只有電腦螢幕以及沒有邊界的網路。
雖然都是學習,但是環境上差別很大,學習的成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陳品新2021/9/25 下午 08:10:57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陳品新
標題 問卷調查心得
內容
根據問卷的統計,多數的人在家裡都是用平板或者是筆記型電腦,很少有桌機,本人猜想可能是因為自己以前家裡的桌機數量,只夠給家裡的幾個人用,於是沒有多的桌機可用,只好再買多的筆電,因為筆電沒有桌機來得貴,不過住在偏鄉的孩子們,就算他們有錢,可以買桌機用,但是那裡的網路基地台設備狀況,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連網品質,而連網品質又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意願呢 ?
我們也在統計中發現了,許多人對連網品質的程度,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心情 ?多數的人覺得連網品質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意願的,但是也有少數的人覺得連網品質很重要,常常因為連網品質不好網路太差,就會讓他們感到不耐煩並且不想學習,不過因為網路的影響,很多網路世界會影響他們上課時分心,所以可以從"你想要到校學習勝過於線上學習"的問題當中,看到學生都想要到校學習。
而且在線上學習當中,學生除了在線上學習過程時,使用電腦的時間,額外花最多的時間就是在影音平台與線上遊戲上面,這樣子線上學習不但會讓孩子眼睛受傷,他們額外的休息時間,更是造成他們近視的大原因。到校學習可以10個小時或者是半天以上,老師都可以盯著我們,同學可以互相幫忙,但是線上學習,許多朋友們與老師都失去了聯絡,也有很多問題不敢私下詢問,但是到校上課,不敢問老師的問題還敢請教同學和朋友們,這就是到校學習的好處,我還有我的老師朋友們,還是比較喜歡原來的在校學習。

陳品新2021/10/3 下午 12:30:18
9作者 陳品新
標題 在校學習與行動學習的差別
內容
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們擁有了無限的雲端網路, 3C影音行動裝置也越來越方便。在這個疫情的時代,遠距學習數位學習與線上學習,成為了大家學習的依靠。為何要學習?儘管你努力學習了,為何成績還是有差距,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努力程度,而決定人努力程度的關鍵就是:驅動力,所以你的驅動力,影響了你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的程度,就會影響到你的成績,和你跟別人的差距。
因為疫情突然的來襲,線上學習取代了到校學習,線上學習是遠距教學,而到校學習則是近距離教學, 如果你直接跟別人聊天,就可以取得最直接最完整的訊息,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是跟別人距離得很遠,你們請別人通風報信,或者是傳訊息等,近距離的傳達訊息,絕對是資訊傳達最完全的,那我們也在想,近距離教學可以學到的東西,遠距教學也可以學到嗎?那麼學習的資訊,傳達得完整嗎?藉由遠距離學習得到的學習資訊,跟近距離學習得到的學習資訊,哪個接收會比較完全呢?這個也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而且不管是一二年級到六年級,都已經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到校學習,那麼從5月18號開始,瞬間變換成為線上學習,學生們適應嗎?大家都可以透過線上來學習嗎?都有資訊設備嗎?都有網路嗎?網路連線的品質好不好?都是會影響到學習的關鍵,當他們線上學習下課了之後,其餘的時間又拿來做什麼了呢?現在的網路世界這麼大,學生上課不會分心嗎? 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陪你,可是線上學習,家長和同學可能沒有辦法陪你……這些問題,我們打算使用問卷來調查清楚;線上學習與到校學習的差別。

陳品新2021/10/3 下午 12:29:40
8作者 陳品新
標題 到校學習
內容
在5月19號的時候,全國的小孩都開始了線上學習。每天早上起來就是在上課,不然就是邊上課邊開電視的, 所以就不認真上課,老師上的課也就沒有上,在老師眼中,就是他在線上就是有上課,所以沒有人知道他們有沒有認真在上課,可是一直做一件事情人也是會煩,所以讓人只會感到無聊,只能找人做其他有趣的事情。對於單親家庭來說,在家線上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家長要工作,小孩沒有兄弟姊妹,所以只會感到上課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接下來就是上課的問題,在線上學習的時候,體育課是個大問題,體育課大多是在戶外運動,所以在家運動有相當的困難;而在數學科目上,也有問題,例如有些單元需要動手操作才可以搞懂,所以數學上教法也是需要考慮的。

而到校學習,問題就比線上學習少,老師上課的時候,都可以直接看到同學在做什麼東西,有沒有誰在抽屜玩東西,有沒有在專心聽講,而且到校學習,很多線上學習不會的題目都會了。到校學習,有教具的幫忙,大家都能一同操作,不像線上學習,沒有教材使用,除了教科書課本之外,有些人就沒有辦法去補習,我得再去買參考書,因為這些都會成為他們線上學習額外的負擔,有負擔也包括網路費、電費等等,平常的薪水不夠用,在這個時候還要再多付錢,學費也不會減免,甚至有的還要回家顧小孩,避免小孩子有安全疑慮,這樣子又要跟公司請假,一方面家長也要會線上學習,這樣才能跟公司開會,教小孩子怎麼用線上學習的網站。
到校學習還有一個優點,是線上學習沒有的,那就是你不會的在線上學習,很難跟老師和同學發問,而線上學習因為沒辦法跟同學發問聊天,你同學還有老師就有了一些疏離感,到校學習不會,可以跟同學聊天、玩遊戲,向老師發問,還可以在校園中運動,到校學習真的比線上學習優點來的多, 課堂比較豐富,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到校學習。

陳品新2021/10/3 下午 12:07:01
7作者 楊岱恩
標題 問卷調查研究法
內容
拜新冠病毒(COVID-19)所賜,2021年05月18日全台有史以來第一次停課,讓人感到措手不及,原本背著書包到校就可以學習,現在因為停課大家只能"疫"起宅在家透過網路學習,這麼亂的生活大家怎麼適應呢?有沒有影響到學習呢?這時該登場的就是問卷!因為問卷調查研究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收集到最多研究對象的態度、價值觀等資料。
可是,一開始我們只有構想還沒有具體的問題,所以老師將我們所想要了解的面向通通整合,並且一起腦力激盪,將問題一一列出來,接下來就是問卷設計,這次我們調查對象的選定為4~6年級,因為2年級才剛升上3年級,對電腦並不熟悉,問也問不出什麼,所以這次的研究對象排除他們。
發完問卷後的第3天,我們分工將問卷回收,回收後的大工程-統計。統計有便利的方法,也有辛苦的方法,透過這次問卷分析,我學會使用EXCEL軟體統計,這個軟體簡單明瞭,可以有效率的統計出各項數據。
最後統計結果我們發現透過線上學習"體育課"是其中影響最大的科目,可能因為體育課運動的成分比較多,但受限於家中的空間所致;相對的透過線上學習"國語課"是影響最小的科目,我猜想上課就只是念念念、背背背,所以影響並不大。
問卷是調查研究的好幫手,只要調查對象願意配合,收集到的每一筆資料都非常寶貴,不可以忽略任何一筆,而且我們要感謝調查對象的幫忙,才有辦法順利完成這份問卷。

楊岱恩2021/10/3 上午 11:51:54
6作者 楊岱恩
標題 主題: 「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的學習」閱讀心得
內容
科技的進步會影響教育的趨勢;教育的趨勢會影響人類的生活,最近的疫情,讓我們步調大亂,線上學習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但是,以前因為電腦不普遍,而且價格昂貴,就連學校要買都很困難,拜科技的進步,當電腦普遍以後,就像文中提到的:從「校校有電腦」到「班班有電腦」接著「人人有電腦」,只要人人一機,它就會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上課的時候,往往不喜歡枯燥乏味的念著課本、凝視著黑板,玩遊戲能使課堂更有趣,使用網路資源學習會更豐富、更多元,透過GPS、QR Code或相機辨識結合雲端連線的學習方式,就可以玩更多、學更多,這樣的學習成效或許更好,達到事半功倍。
傳統的學習模式若能結合線上學習,不但可以使課堂更有趣,也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成就加倍,真是一舉數得的方法,科技只要運用在「教」與「學」上面,一定是個人見人愛的好方法!

楊岱恩2021/10/3 上午 11:40:46
5作者 林以清
標題 設計問卷的心得
內容
我們數位宅男隊在9月20日開始做問卷調查,老師先帶著我們做問卷題目的設計,我們的問卷主要是調查4-6年級的學生,由於我們幾乎都是第一次做問卷設計,所以一開始對於問卷上要怎麼設計問題覺得挺陌生的,所以老師給我們看一些論文裡面問卷的設計,還有參考其他的問卷,讓我們對問卷設計稍微有基本概念。
然而儘管我們消除了對問卷的陌生感,不過接下來還是面臨許多困難,譬如問卷的版面應該要怎麼設計?出的題目要怎麼引導回答?還有怎麼把題目的理解程度調低,讓大家一看到這份問卷時就可以馬上理解題目的意思⋯⋯還好有老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指導我們,讓問卷更貼近我們線上學習的小論文研究。
熱騰騰的問卷終於出爐了!可是算一算也快到小論文的截止期限,我們開始感受到做問卷調查時的緊張與時間壓迫感,所以我們四個決定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派發問卷、收回問卷的任務,無形中培養了時間管理的能力。
收完全部問卷後,我們就如火如荼進到統計資料的階段,一開始我們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該用哪種方法統計比較快,經過摸索後才找到最好的方法,大家花費了蠻久的時間把問卷回覆的資料統計出來,發現在今年五月起開始線上學習的期間,大多數學生不會自己去上學習平台,也不會認真上課,還有學生會在老師上課的時候開其他分頁去玩遊戲,所以造成許多學生在線上學習的時候沒有把該年級的東西全部學完,不然就是上課只是在玩遊戲根本沒有在聽老師在講話;另外,我們也看到在線上學習的時候,上課的進度和效果遠比實體教學的差很多,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也來得比較少,所以學生都喜歡到校學習勝過於線上學習,但是線上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己的自學力和自律能力,所以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這次的問卷調查讓我學習到如何設計出好的問卷、如何統計整理問卷,以及做問卷分析的能力,這對我來說真的收穫良多!

林以清2021/10/3 上午 11:37:26
4作者 謝旻澄
標題 統計問卷後的感觸
內容
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五月十九日之後,我們都必須在家做線上學習。在線上學習第一週時,很多同學都覺得線上學習很有趣,因為課只要上半天,甚至有學生想要線上學習延長,但有些人討厭線上學習:因為家裡網路連線效果很差,讓他們降低學習的意願。
當我們這一組在做問卷調查十,我負責的是統計四年級的問卷調查結果。有一些訊息引起我的興趣,如:
反應網路訊號品質不佳佔了116人;覺得自己自主學習成效不佳的佔了33人;覺得家裡電腦設備不齊全的佔了74人;認為學習內容不佳的佔了43人;認為線上上課會與同學有疏離感的佔了135人。
為什麼訊號品質不佳和線上上課對同學有疏離感佔了最多?我覺得因為線上課程最重要的是網路,如果網路不佳的話,學生根本聽不到老師在講什麼;而且,因為線上上課只能在網路上看到同學,不能一起玩,一起學習,對學生影響很大。另外,許多同學覺得長時間使用電腦會造成近視,長時間在家上課也會讓同學對電腦著迷,反而對線上正課會容易分心。在線上學習一個月後,很多同學都產生了厭倦感,大家都覺得沒有同學陪伴,使整天上課都悶悶不樂,許多同學開始想念到校學習,原來過去都不曉得能在學校上課是幸福的事。
對我來說,我也比較喜歡到學校去上課。因為那裡有我的同學,有我的老師,有我喜歡的花花草草,有我喜歡的籃球場,有我喜歡的樂樂棒球場。在這樣的環境裡,我覺得我比較能夠好好的學習。過去也許沒有很珍惜,可是從此以後,我一定會努力珍惜在學校上課的每一天。

謝旻澄 2021/9/30 下午 05:49:16
3作者 楊岱恩
標題 線上「停課不停學」滿月,師憂數位落差釀M型化發展
內容
因應疫情,全國三級警戒,甚至到了停課的地步。各個學校紛紛措手不及,老師及學生都必須適應前所未有的遠距教學。有的父母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因此而忽略了小孩的學習。但是線上教學還是有個優點:你只要打開設備,在網路允許的情況下,在哪裡都可以學習!
雖然城市設備及網路較為完善,但是許多的學習網站因為同一個時間,有太多人湧入,導致網路塞車,因而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另外一方面,部分偏鄉的連網不完善也是一個問題,有些偏鄉的家庭,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而無法購買電腦設備及連上網路,而且偏鄉的資源往往也比都市少,但就算有設備,也可能因為不會操作而影響上課。如果偏鄉可以克服設備、連網等問題,和都市小孩一起上,這樣也可以解決鄉村資源不足的問題,達到學習無國界的效果啊!
偏鄉與都市共同遇到的難題是:在校學習還有老師的監督,但在家線上學習,無論設備有多完善,學生也得保有自制力才行,否則學習成效大打折扣。
就個人來說,我比較喜歡到校上課,因為同學及老師的上課互動較多,而且像音樂、自然、藝術、體育只能到校上課,並且能實際的操作。這些需要實際操作的課程是很難用線上教學來替代的,不過線上學習的資源可是很多,包含遊戲等平台!也許結合到校學習與線上學習兩項的優點,會讓學習更有趣,讓學校是可以取代遊樂園的地方!

楊岱恩2021/9/26 下午 06:35:27
2作者 謝旻澄
標題 線上學習會發生的問題
內容
2021年新冠肺炎崛起,許多國家受到嚴重的打擊。因應疫情的影響,政府提出了三級警戒,使同學們都開始在家學習,但在家學習真的是好事嗎?有的人一天比一天認真,有的人上課時常分心,容易導致學習雙峰化。
第一次上網課非常不順利,例如:背景容易出現雜音、設備不齊全導致無法好好上課、網路連線不穩,這些都是在線上學習時常發生的事。
而且線上上課也容易使人分心,老師也很難照顧到大家,尤其是老師上課時,有些同學還會開其他畫面,心根本不在課堂上,還有同學們也可能因為長時間接觸電腦、平板螢幕而近視。
有些同學因為疫情在家防疫而開始懶惰,功課不交,種種都會降低學習的成果,難怪老師說,線上學習在考驗學生的自律與自學,學習成就容易雙峰化。
這次三級防疫雖然有控制住疫情,但也鎖住了各位同學的心,因為已經有將近四個月沒接觸同學了。我覺得個人覺得到校學習的成效比線上學習好,因為有同才可以互動、競爭,老師也可以時時指導學生,老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比線上學習清楚明瞭。

謝旻澄 2021/9/26 下午 06:34:15
1作者 林以清
標題 在家線上上課的麻煩事
內容
因為新冠病毒來到了我們的國家,導致許多人感染或是死亡,非常多人就怕被病毒感染因而不敢出門。就算去學校的日常生活也變成了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衛生署在5月18日的時候,公佈了三級防疫警戒,暫時不能去學校。因為CDC沒有給民眾足夠的準備時間,導致我們都非常緊張,像是沒有準備要上課的東西如電腦等。由於疫情的關係,全國的學生都在家裡遠端上課。
一開始上課沒有非常順利,因為某些家庭因素,例如還沒準備好電腦和無法專心上課,所以班上同學們上課的進度,沒有像在學校上課時一樣,學習效果也沒和在學校時的那麼好。在家裡上課的缺點的確非常多,小孩子有可能每天都睡得很晚,因為不用提早去學校上課;在鏡頭前面的學生會顯得非常的懶散,沒有按時的吃早、午餐;由於每天都在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視力減損;功課沒有按時的繳交;沒有上課的用具;上課堂數的減少等,這些都是在家上課的問題。
我個人還是喜歡到校學習,不喜歡在家線上學習,我覺得其中有一點是在家學習最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會主動學習的小孩子在家中,容易上課懶散,導致上課進度與學習效果跟其他小孩差距愈來愈大。所以家長會擔心單獨讓自己的小孩在家學習,家長回家後只能被小孩子當成工具人,要求家長陪自己玩或是要教孩子補救功課。這些問題都導致家長因擔心而無法認真上班工作。如果家長無法回家照顧自己的小孩,也許會請自己的長輩幫忙照顧,但是因為長輩的健康程度,跟我們相差非常大,所以無法每日長時間照顧小孩,所以家長有時還是要自己請假回家照顧小孩。讓家長的無法好好上班,甚至還讓家長要留職停薪等等,所以在家上課有非常多的麻煩事。
在家線上上課雖然比較安全,降低群聚感染病毒的機會,但是缺點卻多到數不清,這些缺點不但會讓小孩的成績下滑,進度太慢或是無法認真上課,會有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的上課方式非常的不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不被感染,只能在家學習,這種不得不的選擇是一件非常大的困擾,所以希望疫情趕快結束,上課也不要再被病毒影響到。

林以清2021/9/26 下午 06:32:40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10書名 整合式課程設計:創造關鍵學習經驗
作者 作者 Dr. Dee Fink / 譯者 林佳蓉, 蔡秉燁, 林曉薇, 陳彥文
出版社 華騰文化
簡介(摘要)
本書提供給所有教師的重要思維是:要建立「關鍵學習」的觀念,以及創立關鍵學習所需要的工具和教學策略。作者在本書的一開始,就提出了讓所有教師去反思的問題:「我該如何讓學生建立有意義的關鍵學習呢?」他呼籲所有的教師,要從教材中心取向,轉換成學習中心,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現場上讓學生產生關鍵學習了。不只如此,作者又問教師:「請問,哪一種學習才是有意義的關鍵學習呢?而教師又該用哪一種方法才能夠讓學生達到關鍵學習呢?」
這些精闢且一針見血的問題,直指出了長久以來教學現場上對於長程遷移成效不彰的窘境。這是本值得教師和學生都一起閱讀的好書。

導讀
作者在本書中提出許多概念、程序型工具,並探討主動學習、教育評鑑、關鍵學習的階層、以及教學策略等等,他詳細的詮釋並呈現如何引用及創造有意義的關鍵學習。
本書能夠幫助教師建立關鍵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其中所提供的實務工具與建議的教學策略都能夠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例如數位學習、遠距教學、混成式學習、或面對面上課的型態。只要教師願意將教學的中心轉換成學習的中心,並能夠使用本書所建議的工具與教學策略,那麼關鍵學習將不再只是夢想。
這本書也包含一個整合課程設計模式。此模式的基礎來自於目前已經發表的教學設計以及好的教學之理論與文獻。但是,此書用全新的方式來呈現此模式,使老師和教學設計者倍感簡單的方式,讓他們可以達到確實促進學生關鍵學習,主動學習,和具教育性的評量。這些工具會幫助教師們更瞭解自己目前教學的現況,以及更有價值的是,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更有成效。
江拓霖2021/10/7 上午 11:30:58
9書名 天下雜誌 2021/11/4 第735期
作者 天下雜誌
出版社 天下雜誌
簡介(摘要)
本期是天下雜誌2021年教育特刊。
COVID-19促成了一場全球性的遠距教學實驗,進一步加速了大型開放式線上課程的成長。即使疫情過後、校園重啟,未來的教學仍將是結合線上線下的的模式,或是稱「混成學習」。有別於傳統的老師授課、學生聽講的一對多教學模式,未來的教育將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
過去老師在課堂上以傳授知識為主,台下的學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上講課的速度,未來透過線上教育平台輔助教學後,當學生聽不懂時可重複播放或暫停,老師也能透過後台數據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未來老師將成為「指導教授」等級,著重在幫學生解惑,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老師在善用不同的數位工具或內容平台輔助授課後,也減輕了重複講授相同知識的負擔,將有更充足的時間做研究,提升教學品質與創新。也可從後台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導讀
本期內容以疫後教育六大趨勢為題,詳細說明疫後教與學的變化與演進,
六大趨勢如下:
趨勢一:混成式學習來了
趨勢二:「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
趨勢三:線上教學平台輔助,老師顧問化
趨勢四:教材多元化
趨勢五:開放式環型大學,打破4年體制框架
趨勢六: 數位教育產業大爆發
江拓霖2021/10/7 上午 10:48:52
8書名 數位學習: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
作者 顏春煌
出版社 碁峰
簡介(摘要)
「數位學習」是運用資訊科技來進行教學的方法與技術的統稱,近年來國內外都有很多的機構試著導入數位學習,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經驗。目前,數位學習是國際遠距教學的趨勢,也是國內高等教育以及企業積極導入的重點領域,從數位學習的觀念、導入方法與理論,到數位教學的實施以及線上帶領,都有詳細而且專業的介紹。
導讀
為了讓學習者能夠延伸從本書中獲得的知識,也提供了豐富的參考文獻,也納入數位學習領域相關書籍的書評,本書說明了數位學習概論, 數位教與學的未來,線上教學的輔導與支持和數位課程專案管理的詳細說明.
楊岱恩2021/10/3 下午 10:12:49
7書名 擁抱教育新常態:線上教學和未來趨勢
作者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
出版社 三聯
簡介(摘要)
這本書記錄了香港老師應對疫情的所思所感,2020年,因一場世紀疫症,全球數以億計學童不能回校上課,為使停課不停學,學校老師出盡渾身解數,務求學校不因疫症而停擺。停課急忙得令人手足無措,「破壞式建設」在每間學校裡以自己的速度推進,也為教育的教與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導讀
台灣很幸運地沒有受到疫情太多的影響,停課狀況也不多,這一方面是好消息,但也可能是失去了一個變革的機會。看看與我們文化相近的香港老師們如何應對這波疫情,一定會給我們許多啟發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香港老師夥伴以無比的勇氣與智慧,克服了種種教學上的挑戰!他們的經驗,值得全球教育工作者借鏡、學習.
謝旻澄 2021/9/27 下午 01:23:43
6書名 教育理想國
作者 陳明德
出版社 大塊文化
簡介(摘要)
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應該和真實生活結合!
我們多數人上過的學校都以「不准說話」及「做自己的功課」為主要校規。學校強制規定「獨自學習」。
但教育應滿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學習基本上是一種快樂的活動,能啟動我們更高等的本能。我們應生而樂於學習。
我們是否能設計一種學校系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調查、研究「我們每天所見、所感、所接觸的事物」?
一九九一年,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設立「教育理想國」網站,主推專題式學習、整合研究、合作學習、情緒教育、教師發展和全方位評量等核心概念。教育理想國不高談理論,不用任何專業術語,而是不斷將一個個來自全美甚至全球各地,活潑成功的專案教學創意、專人製作的教師訓練模組、教育學者的支持訪談,無私地放上網站,也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故事。
本書作者曾長期擔任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的執行總裁,他從「教育理想國」網站及其他來源的豐富收藏中挑選了最精采的案例,化為此書,書中列舉的網站也連結了豐富的資料來源與影片,可以目睹認真的學生與老師們教學互動的過程。這本書將成為打造二十一世紀優質學校的觀念寶庫。
餵大象,別替大象稱重
許多國家政策要求所有學生在特定年級參加考試。印度教育工作者說:「在這裡,為了讓大象成長,我們會餵牠。我們不替大象稱重。」這是作者聽過的最簡捷、有效的教育政策建議:專注於我們應該在心智上和身體上拿什麼餵給學生,而不僅僅測量他們的心智重量。在我們本應加速時,對考試的迷思會把原已辛苦前進的教育體系拖得更慢。

導讀
研究方向與成果:陳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學習軟體技術、教育理論、認知心理、網路與人機介面。曾擔任十多種國際期刊編輯,創立兩個數位學習組織,在全球數位學習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自80年代開啟一系列數位學習觀念與系統:提出「學習同伴」概念;發展全球第一套「網路學習系統」;首創「電子書包」與「未來智慧教室」系統;驅動「行動學習」研究;建構本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群「亞卓市」;提出「一對一數位學習」與「無縫式學習空間」概念;建立與推廣「明日學校」系列課程。曾榮獲諸多獎項,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潘文淵獎等。
陳品新2021/9/26 下午 08:52:24
5書名 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
作者 黃國禎, 陳德懷
出版社 高等教育
簡介(摘要)
這是第一本涵蓋趨勢分析、科技發展、多面向應用實務及教育理論的行動科技輔助學習專書。本書主編陳德懷教授是最早推動行動學習,也是國際上最早提出「一人一機」學習觀念的學者;另一位主編黃國禎教授不只在行動科技輔助學習的研究成果排名世界第一,更有多年的實務推廣經驗,包括主持教育部高中職行動學習推廣計畫。本書邀請臺灣最優秀的學者群撰寫,由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定義與發展趨勢、學習與管理平臺的建置、教室內及戶外應用個案分析,一直到教育議題的探討,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對於想再瞭解行動科技在教育的應用模式,或是想要投入行動學習研究的學生及研究人員,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入門書、工具書及參考書。研究方向與成果:陳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學習軟體技術、教育理論、認知心理、網路與人機介面。曾擔任十多種國際期刊編輯,創立兩個數位學習組織,在全球數位學習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自80年代開啟一系列數位學習觀念與系統:提出「學習同伴」概念;發展全球第一套「網路學習系統」;首創「電子書包」與「未來智慧教室」系統;驅動「行動學習」研究;建構本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群「亞卓市」;提出「一對一數位學習」與「無縫式學習空間」概念;建立與推廣「明日學校」系列課程。曾榮獲諸多獎項,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潘文淵獎等。

導讀
研究方向與成果:陳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學習軟體技術、教育理論、認知心理、網路與人機介面。曾擔任十多種國際期刊編輯,創立兩個數位學習組織,在全球數位學習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自80年代開啟一系列數位學習觀念與系統:提出「學習同伴」概念;發展全球第一套「網路學習系統」;首創「電子書包」與「未來智慧教室」系統;驅動「行動學習」研究;建構本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群「亞卓市」;提出「一對一數位學習」與「無縫式學習空間」概念;建立與推廣「明日學校」系列課程。曾榮獲諸多獎項,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潘文淵獎等。
陳品新2021/9/26 下午 08:48:48
4書名 線上教學的技術
作者 王永福
出版社 商周出版
簡介(摘要)
當學習從教室搬到螢幕,教學技巧如何快速轉換?線上參與、同步互動,運用講述、問答、演練、影片法,照樣建立小組討論,發展遊戲化的元素,無論學生人數10、30、70,甚至200、300人的大型演講,做好事前準備,掌握關鍵細節,永不脫離教學的核心,只要有基本設備與紙、筆,每一種軟體皆好用,從實體到線上,都教得更精彩、學得更好!實際示範線上操作,與各級學校老師、企業人士、醫護人員……分享交流影響一個老師,就可以影響更多的學生!
【關於線上教學,本書可以協助解決哪些問題?】
如何提升學生的線上學習動機?
開鏡頭的用意何在?如何讓學生願意開鏡頭、參與互動?
線上課程時,學生比較容易分心嗎?有什麼改善方法?
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從實體到線上,會遇到哪些常見的軟、硬體問題?如何克服?
哪個教學平台軟體最好用?怎麼決定要使用哪一個?
有哪些平台或軟體可以增加教學效能?
如何確認家用網速是否會影響線上教學?至少要有怎樣的網路環境?
不懂資訊科技的教學者,如何以最簡單、無痛的方式進行有成效的線上教學?
問答、演練、小組討論,還是計分、獎勵、排行榜……,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搬到線上教學使用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線上教學模式若用在技術類課程,怎麼補強?實做時,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與感受?
小組討論時間,需要做什麼控管嗎?討論後,怎麼請大家發表成果?
50人的線上課程活動,分組要注意什麼?需不需要找助教?
簡報文字在線上適合用動畫嗎?影片丟到聊天室,然後大家一起開,這樣操作ok嗎?
對於程度稍差或投入較低的學生,可採取哪些線上教學策略?
線上課程一定比實體進展慢,因此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線上教學常見哪些突發狀況?除了課程本身,還有什麼重要關鍵?
疫情結束後,線上教學仍有需求嗎?如何影響教學的未來?

導讀
發現自己也得開始線上教學的那一天,我感到非常挫折──天哪,我感覺以前的那些實體教學的經驗和技巧,換成線上根本不能用了啊!上了福哥「線上教學的技術」講座後,我這才茅塞頓開;原來只要用對軟、硬體,用對方法,不論是小組討論、計分還是問答,幾乎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源源本本搬到線上來用。謝謝你的「線上教學的技術」,福哥,你的建議我都聽進去啦!全國SUPER教師/TED×Taipei講者 余懷瑾(仙女老師)
我是《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的作者,也是已有二十年資歷的國小教師兼職業講師,更曾應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演講,但直到認識福哥、讀過《教學的技術》之後,我才知道過去信心滿滿的教學本領其實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更別說線上教學了。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明明是資訊高手,教導的卻是一般老師都能使用的軟體和教學技術,比如只用半張A4紙和一支麥克筆就能簡單全程互動,為的就是幫老師們「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讓我非常感動和佩服。
謝旻澄 2021/9/26 下午 08:45:10
3書名 親子天下 9.10月號/2021 第120期
作者 親子天下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518全台大停課,改變了教育現場的模樣,被迫數位轉型一百天的震撼,九月開學,重返校園,高達八成的老師期待改變傳統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型態的教與學,善用新科技的優勢與彈性,開展新的學習型態,不只是為了下一次停課做準備,而是為了具備未來生存能力的必要關鍵,科技推動全球疫後教育新趨勢 未來將從教師中心走向學習者中心
導讀
疫情逼著我們思考,當學習不一定要在學校,不一定要有老師,該如何讓孩子願意自己學?重返學校 線上線下學習新常態 全台師生重返睽違一百零五天的校園, 數位及遠距教學將不會只是疫情下的備案, 而是迎向未來變動必要的裝備。實體復課,世界各國給台灣的四個建議 混成學習 將是回不去的教育新常態 ,延續天下集團對國際趨勢與全球視野的關注,每期報導最先進教育趨勢與行動,呈現更廣闊的世界觀.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更多更實用的家庭教養法則.
林以清2021/9/26 下午 08:07:28
2書名 線上學習力
作者 葉丙成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線上學習毫無預警襲捲全台校園,創下台灣教育史上第一次,從幼兒園到大學,上千所學校、數十萬名老師「全線上」教學!第一本為台灣老師編寫的線上教學實用指引書,透過20位老師的線上教學經驗分享,回應教育現場焦慮,終結線上課室混亂,超前部署包含混成教育新未來,老師要學會提升自己,同時要培養學生走向全新的未來學習方式.遠距教學也要照顧學生情緒和社交

導讀
螢幕背後的學生到底有沒有在上課?線上考試怎麼考?一直都在戶外運動的體育課還能上嗎?台灣教育史上第一次的遠距教室現場忠實紀錄,是全台第一本為中、小學老師而寫的線上教學指引書:用科技賦能教學,創建有溫度、有秩序、有互動的線上教室用科技學習,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自學力用科技學習,。
林以清2021/9/26 下午 04:27:55
1書名 親子天下 5.6月號/2020 第112期
作者 親子天下
出版社 親子天下
簡介(摘要)
一○八課綱才上路,親師生都還來不及認識與學習新課綱核心的「自主學習」內涵、方法,就被席捲全球的COVID-19(新冠肺炎)急速推向下一波的「教改」:線上學習!因著「停課不停學」的原則,全球同步走在「教改」路上,都在尋找線上學習「如何學」的答案,而全世界也未有一個教育機構能給出一個信心十足的解方。
在嘗試的過程中,卻觸發了關於教育與學習本質的思考:把教室課表平移到網路上時,沒有老師或父母的在場監督,孩子真的能認真學習?學習過程中的卡關,如何引導孩子跨越?如何確保散落各處的孩子們真的都學會了?沒有同學在學校一起學,孩子的情緒與社交能力哪裡來?這不僅考驗著孩子的內在學習動機與時間管理,更挑戰著老師們是否具備創新的教學思維與課程設計。
自主學習力的形成,不是給孩子一台電腦,或一個遊戲化的內容,就能期待孩子的內在動機被點燃,「玩」著遊戲、聽完課之後就學會。教育的本質是「人的互動」,依然需要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重新設計適合數位形式的學習內容與鷹架,創建師生能有效互動的方式,讓孩子即使透過螢幕學,依然感受到老師與同儕的溫度。
這是一個觸發老師改變教學的大好機會,因為線上學習,老師被迫檢視與思考、調整現有的教學模式。
而老師們需要裝備,從最基礎的網路與硬體設備、親和直覺好上手的網站,這些基礎工程的完備,能成為老師在教學轉型上的後盾,專心投入創新的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政府、教師與科技產業界的跨界合作、交流與對話。
導讀
在這一期雜誌的大調查檢視了台灣親師對線上學習的準備與信心,十足的沒把握,也沒有適用每一個孩子或老師的「完美」線上學習案例,卻有些許老師、家長及產業界的先鋒,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與嘗試,希望能召聚更多的老師加入改變的行列,共同為線上學習「如何學」找到一個屬於自己與孩子的最適答案。
楊岱恩2021/9/24 上午 08:06:27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自五月十九日開始,全國實施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在這之前,雖然我們也都看到國外一些國家,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改採在家線上學習,總覺得我們台灣的防疫做得很不錯,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面對一次沒有人料得到的防疫破口,瞬間引發了教育危機。
學校的老師們從寒假後開學,就依照縣府教育處的要求,開始試做線上教學演練,不過,這段期間,我們就換了好幾次的網路視訊平台,包括Zoom、Google Meet、Youtube直播等方式,最後學校定案結合Google Meet和Classroom作為我們的在家線上學習以及派發作業平台。在視訊上課大家還不熟悉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課程學習能夠盡快上線,因此,簡單、好操作、穩定的平台就是首選。
雖然突如其來的防疫宣布讓大家有些不知所措,但基於「停課不停學」,我們採用線上學習等方式,讓防疫期間的課業學習沒有中斷。這一段特殊的學習歷程,與我們熟悉的到校學習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探討與研究,為這段「疫起宅在家」的學習作一份見證。
江拓霖2021/10/8 上午 0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