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與社區復興- 富源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
專題名稱 | 青年返鄉與社區復興- 富源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 |
專題描述 | 在八年級的課程中,我們進入各社區進行訪談調查,聽到很多社區長輩希望年輕人能夠回鄉,傳承文化、振興社區。但是年輕人回鄉之後,他們又要做甚麼呢?因為人口外移導致產業沒落,工作機會缺乏,生活開銷、經濟收入是最現實,也是我們不能避開的討論課題。 我們研究以富源社區為主體,探討與鄰近社區共同發掘特點,並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下,研究地方創生與社區聯合發展的可能性,也思索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間,找出能夠兼顧發展的方向。 |
隊伍名稱 | 我們歷史老師超帥 |
指導老師 | 張廣陵 郭馨憶 |
參賽學生 | 張家宏 楊泓哲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作者 王本壯 來源 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三期(民97年9月):18-21 描述 「社區總體營造」是以基層的社區為運作的主體,但無論是在理念宣導、人才培育、產業振興或是景觀改造等面向,大多是以個別的單一據點的模式來推動,期望研究中尋找透過政府部門的整合協調,使個別社區在執行時能有整體性的思考。 | 李韋豪 | 2023/9/19 上午 09:43:05 | |
4 | 作者 張有庸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3NDHU5632001%22.&searchmod 描述 近年來藍染結合生態與環境議題成為客家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討論藍染技藝在富源成為文化產業的可能性,從蘭草種植蘭訂製做到生產後的行銷,為富源產業尋找新的可能性。 | 李韋豪 | 2023/9/19 上午 09:34:56 | |
3 | 作者 曾竫萌 副研究員、黃安葳 助理、農業推廣課農業教育研究室 來源 花蓮區農業專訊第九十八期 /2016. 12 月號 描述 原住民的特色作物與傳統農耕智慧一直都是臺灣珍貴的寶藏,未來若想進一步的發展,原住民的過去的農業智慧究竟該如何保存?而未來的農業前景又該如何發展?需要試著與現代科學對話;且除了部落族人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單位的輔導。 | 張家宏 | 2023/9/19 上午 09:26:25 | |
2 | 作者 李宜澤 來源 《東台灣研究》27:169-200,2020 DOI:10.6275/JETS.202002_(27).0005 描述 原住民農人因為族群政治經濟背景的不同,與地方行政體系以及農改知識單位之間的關係互動,反映在族群記憶與農業地景與勞動論述上的特殊性。 返鄉農人同時站在三個對比關係的位置上:包括在地作物與外來觀光,社區組織與農政單位,以及農事知識與文化慣習。討論原住民農人的返鄉決定以及遊走「農工之間」的慣習變遷,討論返鄉的原住民農夫所具備的多重關係, | 張家宏 | 2023/9/19 上午 09:18:43 | |
1 | 作者 賴志純、游庭昀 來源 全球客家研究,2021 年 11 月 第 17 期,頁 231-262 描述 客家藍染的發展曾有一時的消失,即使近年來針對客家藍染復甦與創意發想製作商品,成效推廣似乎有所限制。同樣發展藍染的日本卻形成藍染的獨特文化,一路穩紮穩打,沒有害怕消失的隱憂。 可以從歷史、社會、與當時的經濟狀況進行比較兩者的發展因素找出差異原因將其保留的重要因素做為未來發的學習借鏡。 | 張家宏 | 2023/9/19 上午 09:14:27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楊泓哲 標題 人口外移、老化,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富源社區和過去相比,逐漸沒落不少,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或行動)? 內容 我們可以推廣家鄉的文化遺產和旅遊,推廣旅遊的目的地,吸引遊客進來,提高經濟活力以外,也增加富源社區的工作機會,進一步吸引年輕人回到家鄉,讓家鄉的產業、文化保留復興,把小孩留在家鄉,增加社交互動除了減輕老人的孤單感,也讓小孩對家鄉產生認同感,願意留在家鄉。 | 楊泓哲 | 2023/9/21 上午 08:58:52 |
7 | 作者 李韋豪 標題 「地方創生」是由政府主導,找出在地特色,創造就業機會,保留傳統,讓年輕人重新回到家鄉 「社區總體營造」是由地方發起,找出自己的特色,並向政府尋求協助(補助) 你覺得哪種做法比較適合富源社區?請提出你的想法 內容 我覺得富源社區,因為有了客家人的客鼓鳴心和鼓王爭霸戰,原住民文化部分,可以參考光復馬太鞍的阿美豐年祭,富源的豐年祭辦理不適那麼明顯了,但我們也是具有我們所特有的文化特點,像是我們的捕漁季,所以我覺得富源阿美族可以跟政府申請經費,發展出不一樣的文化活動。 | 李韋豪 | 2023/9/21 上午 08:15:32 |
6 | 作者 張家宏 標題 人口外移、老化,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富源社區和過去相比,逐漸沒落不少,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或行動)? 內容 我們可以在家鄉創造多元的工作機會,並且鼓勵青年回到家鄉工作、營造家鄉特色,並且擴大經濟產業,讓新世代青年不再嚮往外地。比如說客家傳統節日:甘蔗節,我們可以把甘蔗節擴大成類似東大門夜市般的澎湃,還可以把原住民的豐年祭做成嘉年華等做法。 | 張家宏 | 2023/9/21 上午 08:07:26 |
5 | 作者 李韋豪 標題 人口外移、老化,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富源社區和過去相比,逐漸沒落不少,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或行動)? 內容 我覺得可以在社區營造出一個特色產品或傳統的文化活動,這樣可以吸引觀光客來社區遊玩觀看,增加就業機會。 像是我們富源社區-日治時期的白川神社遺址公園,這個是我們社區所特有的,在過去也影響長輩非常深,如果就這樣讓白川神社廢棄掉,真的很可惜。如果發展起來,除了可以保留過去的文化,也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回來。 | 李韋豪 | 2023/9/20 上午 10:27:03 |
4 | 作者 張家宏 標題 「地方創生」是由政府主導,找出在地特色,創造就業機會,保留傳統,讓年輕人重新回到家鄉 「社區總體營造」是由地方發起,找出自己的特色,並向政府尋求協助(補助) 你覺得哪種做法比較適合富源社區?請提出你的想法 內容 社區總體營照就是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並營造出所要的生活樣貌。 我覺得可以把客家文化,原住民文變得吸引人,且更有趣。 比如客家文化中的藍染、打鼓,原住民文化中的豐年祭。或各項獨有節日的活動。來把這些活動趣味化,且把這些活動發揚光大。 | 張家宏 | 2023/9/19 下午 03:52:02 |
3 | 作者 楊泓哲 標題 人口外移、老化,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富源社區和過去相比,逐漸沒落不少,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或行動)? 內容 我覺得我們可以將家鄉的優點發揚光大,例如推廣文化遺產和旅遊,推廣旅遊的目的地,可以吸引遊客進來,也可以提高經濟活力。 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支持當地企業的發展,創造夠多的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到家鄉,促進社交互動減輕老人的孤單感,也能把小孩留在家鄉。 | 楊泓哲 | 2023/9/19 下午 03:50:24 |
2 | 作者 王信卜 標題 人口外移、老化,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富源社區和過去相比,逐漸沒落不少,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或行動)? 內容 我覺得一定是我們的社區工作機會太少導致經濟短缺所以年輕人才會都外流。 我們的社區主要是以農業為主,既然只有農業那我們就把農業做的又大又強,比如說我們可以有多元化的銷售方式或著我們可以讓農業變成一種教育,可以讓更多晚輩知道農業的酸甜苦辣。 我覺得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原住民文化更有趣。 比如:我們可以讓阿美族的豐年祭再多加一項食農教育或著可以把阿美與布農結合雖然說兩個不同的族群,文化一定會不相同,但兩個族群當中都有與小米相關的節慶所以個人覺得若互相承讓一些應該是可以結合的 | 王信卜 | 2023/9/19 下午 03:42:09 |
1 | 作者 王信卜 標題 「地方創生」是由政府主導,找出在地特色,創造就業機會,保留傳統,讓年輕人重新回到家鄉 「社區總體營造」是由地方發起,找出自己的特色,並向政府尋求協助(補助) 你覺得哪種做法比較適合富源社區?請提出你的想法 內容 若我是政府我會從原住民的方面去改良,因為畢竟富源已經有了靚染工纺與鼓王爭霸,就剩原住民的文化沒有被特別的放大,所以我的作法是讓阿美族文化變的人竟皆知 就像是讓我們的豐年祭與其他地方的豐年祭不同,比如說我們可以帶著小孩上山打獵或著在山上過夜 反正就是讓我們的文化變得與其他地方不同。 | 王信卜 | 2023/9/19 下午 03:41:39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網站名稱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網址 https://twrr.org.tw/ 網站簡介 灣的地方創生,多半侷限於單一城鎮甚至個別組織,但地方創生要能成功並永續,若缺乏完整商業模式、資金支持、人才培力,很多人滿懷熱血回鄉,最後卻難以為繼、失望離開。正因為如此,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就是結合上下游、產官研、國內外的協力,以「地方創生大平台」概念,希望突破這個瓶頸! | 王信卜 | 2023/9/19 上午 11:59:07 | |
4 | 網站名稱 【尋味有機】紮根部落文化 創造全新原農經濟 網址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2183 網站簡介 珍惜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凝聚部落力量,實踐有機農業,發揚原住民共有共享的精神,建立屬於部落的銷售平臺與產銷模式,未來更要成立原住民文化與有機農業的文創空間,創造出屬於原鄉產業的全新原農經濟。 | 王信卜 | 2023/9/19 上午 11:47:36 | |
3 | 網站名稱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網址 https://mipaliwlandart.com/art/origin/ 網站簡介 透過藝術來呈現人、自然和生態的共存關係,讓在地人理解這片土地的價值,也使外界可以更加認識社區和部落,原住民文化與大自然共生依存的生產模式,是出自巧妙權衡自然資源與災害控管的結果。部落生活作為一個自然界洪流中的「定點」,是如何的生存和自處,又如何自我療癒和繁盛。理解並避免過度美化與簡化共生模式的內涵。將根植於部落土地中文化、知識、制度、資源與地理區位等要素在地化,再轉化為各種產業體系發展、行銷的關鍵元素。 | 王信卜 | 2023/9/19 上午 11:22:16 | |
2 | 網站名稱 從「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 網址 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23214 網站簡介 面對社區中年輕人外流,中老年人比例偏高時,卻有一群人為了文化的傳承,秉持對家鄉的熱情,號召眾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居住的土地盡一份力,即使這樣的工作讓生活、薪資不穩定,他們依然期待發展社區中的特色,讓更多人看見社區的美好。 | 王信卜 | 2023/9/19 上午 08:58:22 | |
1 | 網站名稱 地方創生是什麼?定義、案例、行動一次掌握 網址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5145 網站簡介 地方創生在台灣方興未艾,政府重視、企業協助,地方團隊有越來越多人加入。而地方創生是什麼?跟社區總體營造又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具體案例?我們又可以如何行動? | 王信卜 | 2023/9/19 上午 08:5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