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與海嘯預警系統之探究

專題名稱海嘯與海嘯預警系統之探究

專題描述我們透過文獻探討,了解海嘯的成因,並分析台灣的地形結構,發生由地震引起海嘯可能性,最後進行海嘯預警系統的研究。

隊伍名稱海嘯追蹤者

指導老師張玉真 周子宇

參賽學生詹沃然 陳畇睿 李宥磬 吳雅仁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台中市政府消防局
來源 台中市政府消防局
描述 海嘯形成與發展型式 海嘯災害特性與威脅 臺灣之海嘯潛勢與應變 。海嘯多伴隨著地震而產生的,地震波本身並不會引起海嘯。 海嘯由於海域中發生大地震,造成海底的隆起和沉降,而形成海水的波動。 但並非所有的海底地震都能造成海嘯,同時亦非所有的海嘯都大的足以造成災害,只有規模夠大的淺層地震才可能產生災害性的海嘯。由於距離短,海嘯預警時間短,相對的疏散避難作為難度增高。 我國應有更細緻之地形數值資料,以能更完備掌握海嘯特性與可能影響之情境。
詹沃然2024/5/20 下午 05:17:07
4作者 黃敏瑜 王庠皓 吳秉祚
來源 中華民國第四十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作品說明書
描述 說明如何製作與海小相關的實驗方式喊海嘯知識的整理
詹沃然2024/5/16 下午 05:10:46
3作者 金山區公所
來源 金山區公所
描述 他在講如何防止海嘯帶來的災害衝擊、地震引發海嘯的形成原因、海嘯傳播的特徵、海嘯警報的發布機制、海嘯侵襲狀況、人員疏散避難
海嘯的行程方法是:板塊與板塊的擠壓,在深海的斷層有巨大的晃動,板塊位移,就會引發海嘯
海嘯有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持續侵襲,海嘯波長間隔很長,至少應有 12 小時以上的警戒。
避免海嘯危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早預警」,迅速往「高地避難逃生」,以下相關注意事項,可提供人員避難時的參考: 1.首先要考慮到自身的安全,因為一旦身體受傷,就很難進行避難。 2.避難時必須要往高處走,必要時,甚至還得進行二次避難,走到更高的地方,因為海嘯危害的程度,往往不是靠過去的經驗可以判斷的,寧可以最壞的打算進行逃生與避難。 3.近海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避難時間相當短,儘量不要靠車輛避難,因為短時間路上突然湧入許多車輛,容易造成交通阻塞,而且車輛被海嘯捲入,人員更不容易脫困。 4.海嘯來襲時一切以避難為先,不要過於掛念家中貴重物品或自家漁船,海嘯第一波與後續第二、三波的間隔可能很長,潮水暫時退去後,不要立即返家或是到港口探視自家漁船。 5.平時應將家中的傢俱予以固定,避免地震造成傢俱傾倒而造成人員受傷,甚至影響第一時間的避難逃生。 6.海嘯已經造成淹水而來不及避難,必須就近往高處逃生,若不幸浸泡在水哩,容易被大型漂浮物撞擊而受傷,特別需要加以注意。 7.海嘯已經造成淹水而來不及避難,人員應儘量遠離堅硬的設施,如岩岸、鋼筋混凝土結構,避免水流衝擊使得人員碰撞到這些堅硬設施而受傷。 8.地震後不要到海邊戲水。 9.異常漲退潮要遠離海邊。
陳畇睿2024/5/16 下午 04:42:54
2作者 蔣正興
來源 科博館訊364
描述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常面臨地震和海嘯的威脅。台灣歷史上發生過一些嚴重的海嘯事件,對島上居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和損失。例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發的海嘯,雖然未直接影響台灣,但也造成了台灣沿海地區的恐慌與警覺。另外,歷史上台灣東部沿海地區也曾多次發生海嘯,1979年發生龍鳴海嘯最為著名,造成了大量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些海嘯事件使得台灣政府更加重視海嘯預警和防範工作,加強了海嘯監測系統和防護設施的建設,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吳雅仁2024/5/16 下午 04:28:48
1作者 洪奕星
來源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
描述 民國100年3月11日下午1:46分,日本本州外海發生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並隨即引發強烈的海嘯。5分鐘後,台灣中央氣象局即偵測到地震波,10分鐘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立即向環太平洋國家發佈第一通電報,文中將臺灣列為海嘯觀察區域,並預估海嘯將於下午5:32、5:36和6:04分別到達花蓮、臺東和基隆,中央氣象局隨即在2:30向國內發布海嘯警訊。2:43,PTWC再度發佈第二號電文,且將臺灣改列為海嘯警告區域,中央氣象局則在3:30正式發佈海嘯警報。由於有明確的海嘯到達時間,一時遂引起上述三個濱海城市居民的恐慌。到了下午4:30,PTWC在第四號電報中有了較詳細的說明,其中包括了預估日本大地震的規模為 8.9,深度大約為24公里,並且仍將臺灣列為海嘯警告區域,並預估海嘯將於5:40和5:44別到達花蓮和臺東,以及在稍晚的6:12到達基隆。4:45中央氣象局迅速的再度發布海嘯警報,民眾心中的不安也跟著大幅升高。所幸在海嘯預估的到達時間後,全臺海象並無異常,中央氣象局終於在當天傍晚6:40正式發布解除海嘯警報。在這一次事件中,值得慶幸的是海嘯並未真正的來襲,但是由於電視和網路媒體不斷的播放在日本所造成的慘重災情,使得國人飽受驚嚇之餘無不希望能夠了解:1、在日本發生的海嘯會不會影響到臺灣?2、在臺灣到底會不會發生同樣規模的海嘯?以及,3、還有無其他鄰近區域也會發生海嘯並影響到臺灣?(洪奕星)有鑑於此,本文將整合相關的海洋地質背景、引發海嘯的地震特徵、海嘯波的傳遞,以及海嘯的文獻和地層紀錄等,綜合來探討以上三個問題。
李宥磬2024/5/16 下午 04:28:25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資料檢索
說明
查詢網站資料,了解世界各國因為海嘯引起的災害,作為文獻討討資料
詹沃然2024/9/26 上午 10:32:55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資料檢索
說明
小組成員一起進行海嘯成因的資料檢索,並討論如何形成研究子題。
詹沃然2024/9/26 上午 10:26:40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第一次和老師一起討論海嘯形成的原因
說明
由於我們對海嘯的形成原因不了解,所以老師教我們一些相關知識,並和我們一起討論研究主題。
詹沃然2024/9/26 上午 10:25:43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李宥磬
標題 海嘯的危險
內容
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威脅。以下是海嘯可能帶來的危險:
1洪水和浪潮: 海嘯通常伴隨著巨大的洪水和浪潮,這些浪潮可能會淹沒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2海水侵入: 海嘯帶來的海水可能會淹沒低洼地區,包括沿海城市、村莊和農田,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3土地沖刷和崩塌: 海嘯的巨大力量可能會導致土地沖刷和崩塌,加劇災害的程度,甚至使建築物倒塌。
4海嘯後的次生災害: 海嘯過後可能會引發次生災害,如火災、核事故或污染,進一步加劇災難。
5人員傷亡: 海嘯帶來的破壞和洪水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特別是對於無法及時疏散的居民而言。
總的來說,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性和危險性的自然災害,因此必須重視預防措施並適時應對。

海嘯來臨時,首要的是確保自己的安全。如果你生活在潛在受到海嘯影響的地區,以下是一些建議:
1尋找高地或者避難所: 盡量前往離海岸線較遠的高地或者指定的避難所。越高越好,因為海嘯可能會湧過低洼地區。
2向上游移動: 如果你位於河口附近,海嘯可能會影響到河口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向上游移動可以提高安全系數。
3遵循當地的警報和指示: 如果地區有海嘯預警系統,務必密切關注警報並按照指示行動。遵循當地政府或應急機構發布的指示。
4避免靠近海岸線: 盡量遠離海岸線,因為海嘯可能會引發巨大的浪濤並推動海水進入陸地。
5保持警惕: 即使沒有收到官方警報,也要保持警惕。如果感覺到地震或者觀察到其他跡象,立即考慮轉移到安全地點。
6準備好應急物資: 如果可能的話,事先準備好應急物資,如食物、水、藥品、應急燈具等,以備不時之需。
總的來說,最好的防範措施是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當地的風險並知道應對策略。

李宥磬2024/5/20 下午 04:36:02
9作者 陳畇睿
標題 海嘯的研究心得
內容
我們得資料是從這裡來的:
這是一種波長極長的重力波。若是發生於在近岸淺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漸淺而波高驟增,可造成嚴重災害。此波於大洋中傳遞極快,每秒速度可超過二百公尺。在地震發生處的波動可能只有0.1公尺到5公尺的高度,波長卻可能是1500公里。隨著水波傳到岸邊波長會縮短到5公里,高度卻可達到50公尺。
原因
海嘯到達海岸形成水牆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0公里以內、規模6.0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坡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
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或者是隕石撞擊都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海嘯等自然災害都會產生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次聲波,對遠處發生的火山地震都會有反應,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的海嘯,由於大象聽到海嘯產生的次聲波,不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大象的遊客才得以生還[4]。
近地海嘯所引起的海潮暴漲通常伴隨著地震,遠洋地震所引起的海嘯則不會感受到地震動。史籍上若提到大地震,之後海潮暴漲,則海嘯的可能性極大。然而多數記載只提到海潮暴漲,並無其他說明,是否是地震海嘯就有待進一步探討。因此將史籍上所述之海嘯或疑海嘯,以海嘯信度表示其發生之可能性。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海嘯衝擊泰國喀比
當海嘯從較寬廣較深的海域傳到海岸時,則會變形。當海水傳到岸邊時,因為水深變淺,所以波浪的傳遞速度變慢。當前一波海浪的速度變慢後,後一波因為速度未降追了上來,所以變成波高變高。所以即便在深水區不高的波浪,到了岸邊波高卻會增加許多。
當海嘯到達海岸時,看來很像加速版的潮汐的起落。如果波高太高時波浪則會碎掉,或是可以看到很高的水牆。不過海嘯一般很少在岸邊成為如塔般很高的水牆,或是看到明顯的破浪,因為有時波浪是在離岸較遠處就已破碎了。另外海嘯來襲時波浪若進入淺水海灣或河流出海口,也可能看到類似階梯狀波浪的湧潮(bore)出現。這些都會造成海岸邊的海水高度升高。若震央較近海岸時,甚至有觀測到升高相當於十層樓高的。
由於熱帶氣旋吹襲沿岸地區時,風暴中心氣壓低把海水吸起,亦會引發海水暴漲、巨浪隨強風湧上陸地,造成嚴重傷亡及廣泛破壞,因此亦有不少人以海嘯作形容,甚或與海嘯混淆。但事實上由熱帶氣旋引發的海水上漲稱為風暴潮。
這些是海嘯的由來,閱讀完後,我就開始疑惑為甚麼有海嘯,以及海嘯的成因、海嘯到底是甚麼。

陳畇睿2024/5/20 下午 04:27:44
8作者 陳畇睿
標題 海嘯的研究心得
內容
這是一種波長極長的重力波。若是發生於在近岸淺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漸淺而波高驟增,可造成嚴重災害。此波於大洋中傳遞極快,每秒速度可超過二百公尺。在地震發生處的波動可能只有0.1公尺到5公尺的高度,波長卻可能是1500公里。隨著水波傳到岸邊波長會縮短到5公里,高度卻可達到50公尺。
原因
海嘯到達海岸形成水牆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0公里以內、規模6.0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坡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
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或者是隕石撞擊都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海嘯等自然災害都會產生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次聲波,對遠處發生的火山地震都會有反應,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的海嘯,由於大象聽到海嘯產生的次聲波,不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大象的遊客才得以生還[4]。
近地海嘯所引起的海潮暴漲通常伴隨著地震,遠洋地震所引起的海嘯則不會感受到地震動。史籍上若提到大地震,之後海潮暴漲,則海嘯的可能性極大。然而多數記載只提到海潮暴漲,並無其他說明,是否是地震海嘯就有待進一步探討。因此將史籍上所述之海嘯或疑海嘯,以海嘯信度表示其發生之可能性。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海嘯衝擊泰國喀比
當海嘯從較寬廣較深的海域傳到海岸時,則會變形。當海水傳到岸邊時,因為水深變淺,所以波浪的傳遞速度變慢。當前一波海浪的速度變慢後,後一波因為速度未降追了上來,所以變成波高變高。所以即便在深水區不高的波浪,到了岸邊波高卻會增加許多。
當海嘯到達海岸時,看來很像加速版的潮汐的起落。如果波高太高時波浪則會碎掉,或是可以看到很高的水牆。不過海嘯一般很少在岸邊成為如塔般很高的水牆,或是看到明顯的破浪,因為有時波浪是在離岸較遠處就已破碎了。另外海嘯來襲時波浪若進入淺水海灣或河流出海口,也可能看到類似階梯狀波浪的湧潮(bore)出現。這些都會造成海岸邊的海水高度升高。若震央較近海岸時,甚至有觀測到升高相當於十層樓高的。
由於熱帶氣旋吹襲沿岸地區時,風暴中心氣壓低把海水吸起,亦會引發海水暴漲、巨浪隨強風湧上陸地,造成嚴重傷亡及廣泛破壞,因此亦有不少人以海嘯作形容,甚或與海嘯混淆。但事實上由熱帶氣旋引發的海水上漲稱為風暴潮。
這些是海嘯的由來,閱讀完後,我就開始疑惑為甚麼有海嘯,以及海嘯的成因、海嘯到底是甚麼。

周子宇2024/5/20 下午 04:14:33
7作者 李宥磬
標題 海嘯的成長過程
內容
不曉得你對於震驚世界的2004 年南亞海嘯以及 2011 年日本東北大海嘯有沒有印象呢?因海嘯造成的慘重死傷讓人們不得不正視大自然的威力,而臺灣四面環海,是不是很容易發生海嘯呢?在臺灣以往的歷史紀錄中,最為知名的便是1867年發生的基隆海嘯。然而海嘯的生成也並非那麼輕而易舉。
自然界中,有四種劇烈環境變化會導致海嘯的發生,包括海底地震造成地殼變形、海底火山爆發、海底山崩、及隕石撞擊。而在地球上,海嘯最常發生的原因就是海底極淺層強震;根據歷史紀錄,如果海底地震為極淺層(即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地表下 30 公里以內),且芮氏規模大於7時,就要警戒海嘯的發生。然而,符合上述條件的海底地震就一定會引發海嘯嗎?這還不一定,必須有將海水作大規模垂直方向的擾動。
我們知道板塊運動是由地函的熱對流所產生的,在這過程中會造成岩層的水平張力作用或擠壓作用而產生斷層,從斷層的運動方式可分為正斷層、逆斷層與平移斷層,其中只有正斷層與逆斷層會造成地表的垂直位移,所以單純就平移斷層而言是無法引發海嘯的,因為海嘯的形成條件之一為必須有垂直方向的擾動,而平移斷層則為水平方向移動。

周子宇2024/5/20 下午 04:14:21
6作者 吳雅仁
標題 海嘯 心得
內容
海嘯是一種自然災害,通常由地震、火山爆發或其他海底地質活動引起。它會在海洋中產生巨大的波浪,這些波浪可以在接近海岸時變得異常強大,並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面對這樣的災難時,人們需要保持警惕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護生命和財產。
海嘯的形成多半是由地震、火山爆發或海底地滑等自然災害引起的。當這些地質活動發生時,可能會產生大量的能量,導致海床上的水產生劇烈的波動,形成海嘯。這種自然現象通常帶來巨大的破壞力,不僅對沿海地區的建築物和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害,還可能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其次,對於海嘯的預防和應對至關重要。在許多沿海地區,政府和相關機構通常會建立海嘯預警系統,用於監測地震活動和海洋波動,以便及時向民眾發出警報,從而降低海嘯造成的損失。此外,人們還應該接受相關的應急訓練,了解應對海嘯時應該採取的行動,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
最後,面對海嘯這種自然災害,我們應該保持警覺和準備,但也不應該過分恐慌和絕望。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的努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海嘯,減少損失,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減少人類活動對地球的破壞,從而減少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海嘯是一種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但通過科學技術和人類的努力,我們有能力減少其對我們生活和社會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加強預防和應對的能力,同時也要更加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吳雅仁2024/5/16 下午 04:17:50
5作者 吳雅仁
標題 海嘯形成心得
內容

海嘯是一種天災,形成於海底地殼運動所引發的海洋波動。它可能是地震、火山爆發、岩層崩塌或隕石撞擊等自然現象的後果。這些事件導致海底地殼發生劇烈變化,進而激發海水的巨大波動,形成海嘯。在海嘯的形成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步驟。
首先,海底地殼發生變化。例如,地震造成地殼移動,或是火山爆發引發海底火山的崩塌,都會造成海底地形的改變。這種變化會造成海水的劇烈波動,形成初級波。
接著,初級波在海洋中快速傳播。這些波通常具有很高的速度,可在海洋中迅速傳播。當初級波到達淺水區時,它們開始減速,但波幅卻會增大,導致海面上升。這就是海嘯的經典現象之一:當初級波接近海岸時,海水退潮,然後以極高的速度重新湧向岸邊。
最後,海嘯波登陸,造成破壞。當海嘯波到達陸地時,它們的能量非常巨大,可以摧毀建築物、淹沒土地,並造成大量傷亡和財產損失。這種巨大的破壞力是海嘯被認為是最具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之一的原因之一。

當海嘯波到達陸地時,它們的能量非常巨大,可以摧毀建築物、淹沒土地,並造成大量傷亡和財產損失。這種巨大的破壞力是海嘯被認為是最具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之一的原因之一。
了解海嘯的形成過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力量,並採取預防措施來減少海嘯帶來的破壞。

吳雅仁2024/5/13 下午 04:25:51
4作者 陳畇睿
標題 海嘯的研究心得
內容
研究海嘯後,我了解:何謂風浪、颱風巨浪衝擊、颱風風浪危害、何謂海嘯、海嘯傳播速度、海嘯的成因,更讓我了解:每一場災難都有它的危險性存在,但是也有著它的好處,所以,我們平時就要做好準備,更不能小看這些災害。
日本宮城海嘯之後,由於造成的慘重死傷震驚了全世界,也再次引起了國內外對海嘯的研究熱潮。
以下是一篇文章:
將近20年前,南亞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海嘯。當時,印尼海底發生了一次芮氏規模達9.0的強烈地震,引起了巨大海浪。這場大地震不僅重創了蘇門答臘島,還波及了波斯灣和非洲東岸,估計有超過30萬人死亡或失蹤。台灣四面環海,因此當海嘯來襲時,對國人非常危險,因此海嘯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地區,一直以來都有許多關於海嘯的文獻記錄。在經歷了2004年的南亞海嘯和2011年的台灣歷史上,根據收集的資料和可信度分析,僅有1867年金山基隆一帶發生的海嘯是被公認比較確定的,其他南台灣發生的海嘯記錄,雖有一些人信以為真,但大都仍受到質疑。海嘯不僅會破壞海岸和港口,還會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水災。日本的311大地震造成了1.5萬人死亡。
以上的文章深深地影響了我們,所以我們就開始研究海嘯,然後我們才了解了海嘯。

陳畇睿2024/5/9 下午 04:55:09
3作者 詹沃然
標題 研究心得
內容
我們從閱讀相關的科學文獻和新聞報導開始,了解海嘯的成因、預防方法和應對策略。我還觀看了許多有關海嘯的紀錄片和影片,以加深對這一現象的理解。 實驗與觀察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嘯的形成過程,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和模擬。我使用模型模擬了不同規模和來源的海嘯,觀察其在不同地形下的傳播和影響。我還進行了實地考察,訪問了海嘯災區的居民和專家,聽取他們的見解和建議。 結果與討論 我的研究結果顯示,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對沿海地區的影響十分巨大。為了減少海嘯帶來的損失,我們需要加強預防和應對能力,包括建立有效的預警系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提高公眾的防災意識。 結語 通過這次研究,我對海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識到了我們面臨的挑戰。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夠為海嘯的預防和應對提。希望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研究海嘯。

詹沃然2024/5/9 下午 04:54:30
2作者 李宥磬
標題 海嘯的危險
內容
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威脅。以下是海嘯可能帶來的危險:
1洪水和浪潮: 海嘯通常伴隨著巨大的洪水和浪潮,這些浪潮可能會淹沒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2海水侵入: 海嘯帶來的海水可能會淹沒低洼地區,包括沿海城市、村莊和農田,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3土地沖刷和崩塌: 海嘯的巨大力量可能會導致土地沖刷和崩塌,加劇災害的程度,甚至使建築物倒塌。
4海嘯後的次生災害: 海嘯過後可能會引發次生災害,如火災、核事故或污染,進一步加劇災難。
5人员伤亡: 海嘯帶來的破壞和洪水可能導致大量人员伤亡,特別是對於無法及時疏散的居民而言。
總的來說,海嘯是一種極具破壞性和危險性的自然災害,因此必須重視預防措施並適時應對。

海嘯來臨時,首要的是確保自己的安全。如果你生活在潛在受到海嘯影響的地區,以下是一些建議:
1尋找高地或者避難所: 盡量前往離海岸線較遠的高地或者指定的避難所。越高越好,因為海嘯可能會湧過低洼地區。
2向上游移動: 如果你位於河口附近,海嘯可能會影響到河口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向上游移動可以提高安全系數。
3遵循當地的警報和指示: 如果地區有海嘯預警系統,務必密切關注警報並按照指示行動。遵循當地政府或應急機構發布的指示。
4避免靠近海岸線: 盡量遠離海岸線,因為海嘯可能會引發巨大的浪濤並推動海水進入陸地。
5保持警惕: 即使沒有收到官方警報,也要保持警惕。如果感覺到地震或者觀察到其他跡象,立即考慮轉移到安全地點。
6準備好應急物資: 如果可能的話,事先準備好應急物資,如食物、水、藥品、應急燈具等,以備不時之需。
總的來說,最好的防範措施是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當地的風險並知道應對策略。

李宥磬2024/5/9 下午 04:48:13
1作者 詹沃然
標題 查資料心得
內容
我們了解到海嘯的定義、海嘯的形成等。當我們在收集資料時,我們知道,原來世界上的每一場的海嘯事件都很危險。很少海嘯沒有造成損失。像是將近20年前,發生南亞大海嘯。當時,印尼海底一場芮氏規模達到9.0的巨震帶起了大浪,這場大地震不僅重創蘇門答臘島,就連波斯灣和非洲東岸也遭受波及,估計罹難、失蹤人數就超過30萬人,就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例子。當海底發生大規模淺層地震時,可能會造成海底地形變動,如海床垂直位移、海溝斜坡崩塌等現象,從而引起水體擾動而成長週期的波浪,稱為海嘯,其他如海底火山爆發、大型隕石撞擊都可能造成水體擾動而引發海嘯。 由於其週期較長,所以相鄰兩浪頭間之距離可遠達500至650公里,因此海嘯非常重要。嘯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它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造成沿海地區的嚴重破壞,甚至導致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除了直接的物理破壞外,海嘯還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如洪水、淤積和水文變化等。 預防與預警 為了減少海嘯帶來的損失,預防和預警至關重要。科學家和政府機構通過監測海底地震、建立預警系統以及開展公眾教育活動等方式來提高海嘯的預警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防波堤、海堤和避難所等措施來降低海嘯造成的損害。


詹沃然2024/5/9 下午 04:48:08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地震
作者 王志忠
出版社 牛頓出版社
簡介(摘要)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們居住的地球就像顆煮了八分熟的雞蛋硬硬的蛋杸像地殼凝固的蛋白是地函而半生半熟的蛋黄部3分就是地核。科學家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出地球各部分的厚度和結楼地的厚度可以知道那天空呢?抬起頭來看天空彷徕,深不可测,其實,我們所看到的藍色天空就「大氣層」它雖然看起水很遍选,彷彿沒有蓝頭,其實它還是具有一定範圍的高度自骨F600大氣層情況天氣樂化和地球的水分、溫度等都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可以說沒有大氣層就沒有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呢!
外氣層:這是大氣層的最外層
熱氣層:氣溫最高可達攝氏一千二百度左右
中氣層:大氣層中溫度最低的一層•
上平流層:集中在此層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绿
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下平流層:長程客機大都在這個範圍内飛行
對流層:天氣變化幾乎都發生在這一層,和人類
的活動息息相關
導讀
費5了8九台牛三八虎如之业力么搭建”好不積!大子,誰民知业道车好不文容县易一才在易積!木又全倒了。!不交小云心号碰到桌子冬子啦啦,•們的。房子的、當?大子地么震出來子候家”具台等物x品多,我含不,就台像示這出些三積!木又一-樣天也品會叉被子震”得主来之倒西回事八呢?誠只我兰們?一—起三來分對冬地之震岁作&進。地震台究文竟公是口怎子麼?-解品吧氵!步交的了:3
李宥磬2024/8/11 下午 01:35:09
4書名 地震
作者 王志忠
出版社 牛頓出版社
簡介(摘要)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們居住的地球就像顆煮了八分熟的雞蛋硬硬的蛋杸像地殼凝固的蛋白是地函而半生半熟的蛋黄部3分就是地核。科學家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出地球各部分的厚度和結楼地的厚度可以知道那天空呢?抬起頭來看天空彷徕,深不可测,其實,我們所看到的藍色天空就「大氣層」它雖然看起水很遍选,彷彿沒有蓝頭,其實它還是具有一定範圍的高度自骨F600大氣層情況天氣樂化和地球的水分、溫度等都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可以說沒有大氣層就沒有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呢!
外氣層:這是大氣層的最外層
熱氣層:氣溫最高可達攝氏一千二百度左右
中氣層:大氣層中溫度最低的一層•
上平流層:集中在此層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绿
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下平流層:長程客機大都在這個範圍内飛行
對流層:天氣變化幾乎都發生在這一層,和人類
的活動息息相關
導讀
費5了8九台牛三八虎如之业力么搭建”好不積!大子,誰民知业道车好不文容县易一才在易積!木又全倒了。!不交小云心号碰到桌子冬子啦啦,•們的。房子的、當?大子地么震出來子候家”具台等物x品多,我含不,就台像示這出些三積!木又一-樣天也品會叉被子震”得主来之倒西回事八呢?誠只我兰們?一—起三來分對冬地之震岁作&進。地震台究文竟公是口怎子麼?-解品吧氵!步交的了:3
李宥磬2024/8/11 下午 01:35:07
3書名 漫畫自然災害
作者 文/全芝恩·繪/Papyrus·譯/蘇世甄 審定/國立中興大學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溤正一
出版社 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世界上每天都有意外發生,但沒有一種意外所引起的災書比天炎 更慘重。古代的龐貝城因火山爆發, • 一夕間化為烏有;美麗的觀光 勝地東南亞,也因為巨大的海嘯,瞬間滿目瘡痍。另 一方面,每年 的颱風與乾旱、暴雪也使人們深受其害,大自然的力量讓人不得不 畏懼! 請打開本書,和膽小鬼及嚴芝一起了解人類過去遭受的自然災害 ,以及末來可能面臨的災變,共同思耆解決之道。
















導讀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每每都有意外不斷發生,其中沒有一種意外引起的災害比氣候變化和地殼變動等所造成的還要慘重。
古羅馬時期,義大利的龐貝城因火山爆發而變成化石,眾所皆知的美麗觀光勝地—東南亞,也因為巨大的地震海嘯而喪失無數生命,且在一夕之間成了廢墟;除此之外,每年的颱風與颶風讓許多都市變成一片汪洋,使災民無家可歸,還有乾旱、暴雪等天災也使無數人深受其害。
大自然力量真正讓人不得不畏懼的原因在於難以預測、靠人類的力量只能有限預防,而且可能全球沒有一處能倖免於難。然而,我們不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儘管無法阻擋各種天災,但是有許多方法,足以將災害程度降至最低。如果可以針對危險預作準備,熟悉並實踐面對各種狀況的應變方式和避難要領等,就能有效將災害降到最低。
接下來就跟著本書主角們一起了解人類過去曾遭受的各種自然災害,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災變,集思廣益,讓我們能在面對這駭人的自然力量之時,能臨機應變,採取最佳的對策處理。
詹沃然2024/7/26 下午 01:36:01
2書名 神秘的海洋世界
作者 文/李光雄 圖/朴鐘官 譯者/Sushi
出版社 世一文化公司
簡介(摘要)
這本書會帶你探索三個地點:三個大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北極地區和馬里亞納海溝。你會了解海洋為甚麼會形成,還由中洋脊、火山和地殼板塊的運動。此外,你們還會了解洋流和海浪的差異,海水的性質,還有颱風和海嘯的成因。
導讀
這本書有介紹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還有南/北極和馬里亞納海溝的形成原因和特徵,讓讀者理解海洋的基本組成。探索中洋脊的作用、火山活動及板塊運動對海洋形成的影響,讓讀者認識地球內部和地質變遷。了解洋流和海浪的差異並領悟海水的性質及人類活動有何影響。解釋颱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成因,以及它們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威脅。介紹海洋中重要的經濟魚類和其他生物種類。
吳雅仁2024/7/20 下午 09:29:32
1書名 大海嘯 毀滅與重生
作者 經典雜誌編著
出版社 經典雜誌
簡介(摘要)
在西元2004年歲末,一場發生在印尼亞齊省的世紀大地震,引起南亞沿海地區突如其來的海嘯,奪走至少29萬多人寶貴的生命、造成上百萬人無家,驚世的災難帶給人類警示的覺悟

導讀
在2004年12月26日上午9:00時,印度大亞齊市災區一只蒙塵破鐘,顯示受創時間在2004年12月26日上午9:00,這個「黑色星期天」的世紀大海嘯,首當其衝襲擊了印尼,之後,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陸續襲向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12個國家,造成至今仍無法正確估算傷亡人數,就在時間停格的瞬間,許多人的世界也碎裂成一片片不堪的回憶
陳畇睿2024/5/21 下午 08:54:46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4月3日地震發生當天,我們剛抵達學校,縣政府因為不斷收到強震警報基於安全考量宣布停班停課。當中央氣象署也發出海嘯警報時,讓我們聯想到老師提過日本曾經在2011年3月11日當地時間下午2點46分時,發生地震規模9的大地震,這是自1900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四大規模地震。而隨之而來的強烈海嘯,在多處引起高達10公尺的巨浪,不僅硬生生將漁船沖上岸、摧毀大半的仙台機場,在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海嘯波更造成交通中斷、多處失火等災害。
台灣和日本同樣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而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台灣不能免於海嘯的威脅,因此如何防患未然,建置海嘯預警系統是必須重視的議題。
詹沃然2024/9/26 下午 09: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