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視若無睹】的無意─探討大眾對於原民微歧視的看法
專題名稱 | 那些【視若無睹】的無意─探討大眾對於原民微歧視的看法 |
專題描述 | 在如今文化多元的社會中,我們時常能與不同種族、年齡、職業、宗教……等與自己有所差異的人相處,這些差異或大或小,但多少都會造成溝通或相處上的代溝,而在無形之中所形成的微歧視,則可能造成他人的不悅,因此我將以原民為例,了解那些關於原民的微歧視,而又該如何去除這些微歧視,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衝突以及雙方的不愉快。 |
隊伍名稱 | 勞贖 |
指導老師 | 陳禹翔 徐彥哲 |
參賽學生 | 邱宥鈞 呂翊恩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潘雅媚 來源 http://ntcuir.ntcu.edu.tw/handle/987654321/6364 描述 這是一個關於「我」的故事。在臺灣現今如此注重多元文化的情況下,主流文化中仍然對於弱勢族群存有一些偏見與刻板印象,例如臺灣的原住民在主流社會觀點上,常認為原住民是愛玩樂、懶惰不願讀書等負面的觀點,而這些觀點都是長久以來大眾因為少數原住民或是媒體的報導、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不了解所產生的。本研究是以研究者「我」,一個雖然在山上出生,卻是在平地成長、受教育的原住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族群文化身份經過轉變之後雖然有正面認識,但是在成為教師後,在教育現場中仍然面臨許多矛盾與衝突。這個故事是寫下身為教育者的我,因為擁有原住民的身分,在平地非原住民部落擔任教師職務時,因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學校同事、家長對我這位原住民教師所給予的「不一樣」待遇。也因為族群的不同,雖然我擁有和別人一樣的教育專業學歷,卻要比其他非原住民教師,花費更多心力在我的教育工作上。而我在面對這些不一樣的眼光時,所持有的態度從無奈接受轉變為勇敢去面對,並且勇於承擔責任來展現自我的專業能力,改變人們對於原住民只會教體育等非主科的印象,以及與家長從「相互尊重」之理念中進行積極溝通,進而來影響人們原先的文化價值觀與對「非我族群」教師的信任度。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33:18 | |
9 | 作者 何縕琪 來源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44810-200806-201307170028-20130717 描述 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意象會因個人環境與經驗的差異而不同,但其獨特與多元的樣貌較少受到研究者的關注。由於許多原住民文學作品都反映出原住民的母文化與主體經驗,因而相當適合做為探討原住民學生族群意象之材料。本研究以東部一班太魯閣族國三生為對象進行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透過原住民文化及語言的學習、結合個人族群身分的思考、省思原住民刻板印象,以及原住民的文化創新與楷模學習,逐步強化學生的自我界定、族群歸屬感與族群態度。從課堂觀察、訪談、學習單及作丈資料的分析,發現原住民國中生的族群意象發展從「正向」到「無法歸類」間,有著不同類型的多元樣貌。這些結果除例證原住民文學的應用價值,也對原住民學生的族群意象的發展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31:28 | |
8 | 作者 邱韻竹 來源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9-2907200801223600 描述 相較於其他運動項目,棒球運動能夠在台灣得到如此高度的發展,最功不可沒的即是原住民,原住民族在棒球運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試圖探究原住民與棒球運動之間的相關性,並且掌握棒球運動與外在社會文化之脈絡。 在運動方面,原住民族先天的生理狀況與後天的社會地位,究竟為他們帶來了優勢亦或是阻礙呢?本研究試圖以影響原住民運動選擇之內在因素、外在因素與環境結構之因素做為主要之研究架構,訪談對象為大專院校棒球隊學生、棒球國手、職棒選手與棒球教練做為研究之樣本,共計十三名,並以開放式問卷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的目的有三: 一、探索原住民發展的社會背景,並且在棒球運動與原住民之間找尋 其相連結的關鍵點,藉此探討原住民所具有的內在以及外在因素 對於棒球運動選擇所造成的影響。 二、從社會流動的觀點,探視原住民的運動生涯,及其未來就業問 題。 三、探討政府與企業對於運動員的培訓與生涯發展之影響性。 本研究結果為:1.原住民能夠在棒球領域有如此傑出的表現,可歸因於台灣受日本殖民之歷史背景、原住民本身之運動天賦、生活環境型態與人際網絡的引導。2.主流社會不斷強化與複製對於原住民的負面刻板印象,造成原住民受到階級與族群的雙重壓迫,始得原住民深陷其中難以脫困。3.原住民將其一生投入棒球運動後,想要轉換跑道並非如此容易,政府與企業對於棒球選手之未來發展雖有所助益,但卻缺乏長程規劃,使得棒球選手在生涯規劃上面臨實質的困難。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30:22 | |
7 | 作者 林承諺 來源 file:///C:/Users/USER/Downloads/%E5%8F%83%E8%80%83%E8%B3%87%E6%96%992.pdf 描述 「George Floyd 5 月 25 日在 Minneapolis 被捕,罪名是涉嫌使用假幣購買了一包香煙。 一名白人警官跪在他脖子上近九分鐘後,George Floyd 去世。」(BBC 新聞,2020) 這是最近 一位非裔美國人受警察過度執法而死亡的事件,造成全美反種族歧視暴動,由此可知美國嚴 重的種族歧視問題依然存在。還有某高中,因為有學生得到新冠肺炎及傳染給其他學生,造 成該校及該生受到龐大網路酸民攻擊的事件,讓我不禁注意到,「歧視」,這個名詞,似乎頻 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社會之中,也引發我想進一步研究,我的生活周遭,與我最貼近的高中環 境,以及高中生的成長過程中,"歧視"問題的嚴重性,同時調查高中生對於歧視問題的看法 與受歧視的影響。透過這樣的調查,針對高中生較為普遍性的歧視問題,提出可能的改善之 道。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26:32 | |
6 | 作者 黃曉依 來源 file:///C:/Users/USER/Downloads/%E5%8F%83%E8%80%83%E8%B3%87%E6%96%991.pdf 描述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是包括了三種意義(Sue et al., 2007):其一稱為 「微漠視」 (Microinvalidations)是較不明顯者,其特點是在互動溝通中,使受歧視者感到被排斥、被否定,或被漠視其心理想法或感受,或經歷因膚色不同而有實際歧異溝通經驗。其二即所謂的「微侮辱」(Microinsult),略為明顯的行為,其特徵係在對受歧視者傳達一種粗魯和缺乏敏銳關懷的行為,及貶低他人的種族文化遺緒或身份認同;代表著歧視者呈現出不明顯的傲慢,可能連自己不自知,但卻明確地對有膚色差異的人傳達一種隱藏性的侮辱訊息。其三是「微攻擊」(Microassault),這是較為明顯的行為,主要是故意透過口頭或非語言的攻擊傷害,可能是迴避接觸受歧視者,或辱罵或故意的種族歧視,損害受歧視者權益之行為。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25:16 | |
5 | 作者 劉幼琍 來源 https://ntujournal.typepad.com/files/5-10.pdf 描述 原民族群因為只佔台灣人口的1.7%,所以一向不為商業媒體所看重。我國廣電媒體對賺民的報導在【量】方面顯得十分不足;在質方面,卻經常以刻板印象的方式來呈現。民國82年政府開放廣電頻道以來,獲得籌設許可的118家申請案中,也只有蘭嶼之繩和太魯閣電台是以原民為主。 | 邱宥鈞 | 2021/9/9 下午 04:51:36 | |
4 | 作者 程建教 黃森泉 來源 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459 描述 以往教科書中的【漢族中心主義】,及其對原住民的不公平都受到批評;當前台灣已是一個種族文化多元的社會,若育經由教育過程來建立和諧之族群關係,培養愛鄉土及愛國家之情操,則必須在教材中融入各族群之文化。學生經由鄉土文化與族群社會話課程,不但能認識各族群之文化,消除不當的刻板印象,而且能認同自己的種族語鄉土,並能以包容之態度,對其他族群之文化有所療解,不再以自我族群的觀點衡量其他族群之文化。 | 邱宥鈞 | 2021/9/9 下午 04:45:55 | |
3 | 作者 譚光鼎 來源 http://aci-taiwan.org.tw/pdf/%E8%AA%B2%E7%A8%8B%E8 描述 探討學校課程教學中所潛藏的族群偏見。透過各種相 關文獻的評閱,研究者分析臺灣原住民族所遭遇的扭曲和忽略。大眾媒體應扮 演促進社會正義的角色,但由於權力關係不平等,少數民族和弱勢族群在媒體 中的再現容易受到扭曲與污名化。在歐美國家及臺灣地區,原住民在媒體報導 中都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主流媒體對於原住民族經常具有偏見,相關報導比 較傾向揭露其特有之問題,或刻意忽略、強化刻板印象。從課程政治的觀點而 言,課程教學隱藏社會權威,教科書內容的選擇也被社會權威所支配。教科書 對於原住民的描述,大多具有刻板印象,或是零碎而不完整,甚至是資訊錯誤。 由於中小學教師大多缺乏多元文化素養,因此可能容易因為文化遲鈍而加深學 生對原住民的負面印象。未來學校教師應檢討教科書和課程中所隱藏的族群偏 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以協助學生發展健全的族群關係。原住民族則應該積 極書寫自己的文化與歷史,建立主體性,在媒體中展現豐富且有尊嚴的文化。 | 邱宥鈞 | 2021/9/9 下午 04:37:16 | |
2 | 作者 何品萱 吳欣樺 鄭如婠 來源 http://webftp.cogsh.tp.edu.tw/lisa/Project/2012111 描述 在政府與民間團體逐漸重視原住民福利,以及原住民族群亦不斷強調自身 文化的同時,社會大眾仍存在著對負面的刻板印象。 身為原住民的我們,經常省思一個問題:「原住民真的是如大眾所認知的那 樣嗎?」因此我們想要把原住民的文化精神傳達給大家。 | 邱宥鈞 | 2021/9/9 下午 04:35:54 | |
1 | 作者 陳泳安 來源 http://www.ater.org.tw 描述 學校背負著教育孩子品行及智能的責任,理論上它應該是被建構成執行公平正義的處所,也是教導孩子公平正義的地方。在教學現場放慢腳步回顧時,不免發現從師生、師師互動,甚至在課程中都涵蓋著主流文化對異文化的刻板印象,最終孩子學到的可能是帶著走的偏見或歧視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56:54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呂翊恩 標題 9/26 製作問卷 內容 今天學弟找我討論這次消論文研究的問卷調查,主要是針對大眾對圍棋式的了解和對原民的刻板印象的看法,關於【對原民的刻板印象的看法】,我們採用情境句的方式來料揭,這個方式是學弟發想的,我覺的很有趣 | 呂翊恩 | 2021/10/8 下午 03:58:35 |
9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9/25 一波四折的主題 內容 關於研究大眾騎士界線的主題的,實在是令人感到十分困難,因為涉及到專業知識的部分,總之我的研究方向不斷的被更改,總共被改了四次,真是令人難過,而當我把第四版的本文交給老師後,總算是到了老師的認可,最後將主題定為「那些被【視若無睹】的微歧視─探討大眾那些關於原民的微歧視」,總之要做這次的主題著實是不簡單,期望自己能夠...進入複選吧!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52:39 |
8 | 作者 呂翊恩 標題 9/22 改主題 內容 今天宇翔老師找了我和學弟重新討論主題,似乎是因為【歧視】這個主題太過於專業,所以必須進行修改,總之在經歷了令人精疲力盡的討論後,我把主題指向微歧視,,關於微歧視我聽到的第一瞬間其實是完全不懂的,但看到學弟和老師似乎斗瞭接,瞬間讓我變成局外人,不過經過瞭警後稍微夠理解何謂為歧視,總之就是在無意間的歧視行為,這主題對我來說十分的新鮮,引此我以迫不及待的想要更深入了了解關於微歧視這個議題,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解答。 | 呂翊恩 | 2021/10/8 下午 03:50:37 |
7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9/13 關於文獻 內容 今天完成了大部份的文獻探討,著實是蠻累人的,現在只要交給老師過目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製作問卷了,感覺又是一場硬仗,可能又得付出一個連假的代價惹......,這次查資料的過程中,我見識到了看似以包容多元文化的台灣,其實對原住民仍有許多偏見和不公平的待遇,而原民在不管是求學、工作......等方面還是有歧視的問題產生。原民文化是台灣重要的一部份,我也希望台灣能真正達到對於多元文化的包容,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則鰻慶幸自己能夠生活在台灣的,不僅是在這個文化交會的天堂,能夠接觸到各種文化,我也很開心各種文化在台灣都不會受到打壓,雖說還是有許多偏見的存在,但對比一些只允許單一信仰、政治理念,並打壓各種異類文化的郭家,在台灣已經很幸福了,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49:22 |
6 | 作者 呂翊恩 標題 9/2 討論主題 內容 今天跟學弟討論小論文的主題,因為我本身是原住民,所以聊到了關於原住民相關的議題,我們特別注重歧視這方面(自己有過數不勝數的經驗)。在討論後,發現每個人對於歧視的定義大不相同,出於好奇,所以決定了這次的研究主題訂為關於不同族群的歧視界線,對於這個主題,我感到既興奮又好奇,希望能將我和學弟的知識一起交匯到這篇小論文哩,也希望能在比賽中學習,就算沒有得獎,也能藉由觀看別人的作品讓自己更進步,想到著我就已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研究了! | 呂翊恩 | 2021/10/8 下午 03:42:30 |
5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9/2 主題的決定─第二次參賽的想法與願景 內容 過了一個暑假,又要參加一次小論文競賽了,上次的比賽結束後,其實我就不斷的在關注生活周遭的議題,而這次的主題再思考以及和學長、老師討論後,將大方向初步訂為【不同種族的歧視界線】,因為我的生活時常能和不同種族的人相處,而學長剛好是一個原住民,且我們都對其是有著不同的看法所以才有這次的發想。不過這次的比賽是第一次的全國賽,就感覺蠻特別而且刺激的,因為有機會跟其他縣市的組別以起參賽,感覺就很酷,而我這次參加的目標就先定在銀獎以上吧...,應該有機會達成喔,當然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從這次的小論文競賽學到一些從來沒學過的事,而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雖然感覺會很累,但我不怕,總之我很期待這次的比賽之旅! | 邱宥鈞 | 2021/10/8 下午 03:37:32 |
4 | 作者 呂翊恩 標題 10/8 製作完畢 內容 今天是個令人開心大日子,我跟學弟終於把這次的小論文做完了,這一路上的嘔心瀝血成了過去,並推動我們去爭取更高的榮耀,總而言之就是,超開心的。不過其實我自己不太長用電腦,所以我的貢獻就是餐與討論,好險有學弟在,不然我現在可能連一頁都打不完。 | 呂翊恩 | 2021/10/8 下午 12:00:28 |
3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9/27 問卷製作完畢! 內容 把本文做完後,我和老師重新討論問卷製作的方向,便開始不斷的將問卷製作與修改,其中遇到了一些爭議的問題,因此找了資源的原住民老師近討論,這裡要特別感謝她,雖然完全不熟,卻仍傾囊相授,真的讓我十分開心與尊敬,而今天終於把問卷改完送出去了,希望能有人填答...,這次的問卷主要是要探討大眾對微歧視的認知與理解,再將方向帶到關於原民的微歧視,希望能得到有用的成果。 | 邱宥鈞 | 2021/10/8 上午 11:45:21 |
2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10/7 本文製作完畢 內容 今天總算把處理一個月的小論文製作完畢了,遙想整個製作過程,從討論主題(以及修改四次),深入探討關於微歧視等等的問題,到製作文卷,發放文卷,回收問卷,和整理問卷資料,無一不困難的,但也讓我從製作中收穫良多,不僅是累積了關於微歧視的知識,也讓我懂得從各個面向討論問題,其中我十分的感謝禹翔老師給予的專業指導,不管是教我操作excel,抑或是陪我熬夜思考問題,在這次的小論文競賽當中,禹翔老師真的幫了大忙,不僅提供了方向,也讓我在製作關於原民微歧視這種【較為敏感的議題】,能夠盡量保持客觀的角度去切入,以免惹議,而我也十分感謝翊恩學長在百忙之中播空陪我參加這次的小論文競賽,不僅是能夠有人一起討論整個論文的方向,億恩學長原住民的身分也讓我能以不同族群的角度去切入,這不僅能夠讓我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也讓我更快速的找到問題的核心並加以剖析,也得已讓這次的小論文製作不管是立意,過程、與結論都更加的圓滿,最後來說說我的心得,這次的小論文比賽,研究題目為那些被【視若無睹】的微歧視─探討大眾那些關於原民的微歧視,我很慶幸能夠參加這次競賽,從中,我得到了以前從未思考過但已存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問題【微歧視】,這讓我懂得尊重各族群,不輕易地以鄙視的眼觀看待與我不同族群的人,我希望這股省思不只發勝在我升上,能擴散道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整個台灣(有點不切實際),讓每個人都能不感受到微歧視。 | 邱宥鈞 | 2021/10/8 上午 11:42:45 |
1 | 作者 邱宥鈞 標題 9/30 充實的9月 內容 小論文製作了一個月,感覺就是很充實,整個月都全心投入小論文的製作,從構思主題,修改本文,到製作問卷,我都在這次的小論文之旅收穫良多,由其是關於原民議題的部分,不只是修正了一些對於原民錯誤的刻板印象,更多的則是更注重微歧視對於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再開始彥就失前,我對微歧視的印象就像我的問卷選項,「有聽過,但不了解」,而經過這次的比賽,也許依然稱不上十分了解,但我也會更重視著個議題,總之這個9越十分的充實,我很開心 | 邱宥鈞 | 2021/9/30 下午 04:57:41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小世界 網址 http://shuj.shu.edu.tw/blog/2021/04/11/uba%E7%88%86%E7%A8%AE%E6%97%8F%E6%AD%A7%E8%A6%96-%E5%8F%B0%E7%81%A3%E6%98%AF%E5%8F%8B%E5%96%84%E4%B9%8B%E5%9C%8B%EF%BC%9F/ 網站簡介 2020年46歲的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涉嫌使用假鈔被捕時,白人警察單膝跪在佛洛伊德脖頸處超過8分鐘,導致他失去知覺,隨後被宣告死亡。影片曝光後立刻引起全球共憤,「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口號再次被呼喊,但日前UBA大專籃球聯賽八強賽時,世新大學黑人學生球員阿巴西卻被台師大球員以歧視言語謾罵,一向以對人友善聞名的台灣,最美的風景真的是人嗎?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47:44 | |
9 | 網站名稱 BBC中文網 網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8/160801_taiwan_indigenous_apology 網站簡介 台灣總統蔡英文就中國大陸漢族人口移民台灣以來原住民所受到的迫害,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作作正式道歉。 蔡英文在接見原住民代表的儀式上說:「我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原住民族,致上我們最深的歉意。對於過去400年來各位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她還宣佈針對原住民的待遇成立調查委員會,強調「過去的錯誤絕不會重覆」。 原住民立法委員高潞·以用·巴魕剌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對此表示肯定,促請政府必須做好公正調查。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45:34 | |
8 | 網站名稱 親子天下 網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475 網站簡介 黑人弗羅伊德命案引發的民權運動正在延燒全美。說到種族歧視,我們常常以為,那是美國才有的問題,我們台灣沒有種族問題。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從部分店家拒絕招待外國人,到北車禁坐爭議,我們發現,種族問題在台灣事實上是存在的,只是我們長久以來視而不見。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43:51 | |
7 | 網站名稱 獨立評論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004 網站簡介 「請問在座的校長、主任、老師、社區協會理事長及教會的課照班老師們,你們在原住民部落服務,本身也很多是原住民,何時台灣要有原住民的總統呢?」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40:50 | |
6 | 網站名稱 關鍵評論 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1183 網站簡介 週六電視金鐘獎的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得獎人Pangoyod(鍾家駿)、Buya(陳宇)穿著達悟族、泰雅族的族服上台受獎,一年的成果備受肯定,是多麼競爭,也是多麼光榮。不過台上一回事,台下(我指的是youtube直播的留言)就是讓人感到噁心與憤怒交雜的複雜,台灣就是一個充滿歧視的國家,甚至是難以自覺自己帶有歧視的程度,這樣說來難過,因為直白地說就是自己有病都不知道,好聽的說叫做沒有病識感。還活在自以為舒服自在的社會裡,不!你們的自在就是另一群人的悲傷與憤怒。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38:57 | |
5 | 網站名稱 獨立評論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8935 網站簡介 每到了考試季節,原住民族加分相關的問題就不斷冒出。相關的問題大部分也是試著釐清加分政策之間的影響以及淵源。在我看來,原住民族加分升學政策是一項原住民族的權利,也是台灣外來政權剝奪原住民族土地和一切文化、資源後的微小福利。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36:39 | |
4 | 網站名稱 原視界 網址 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152 網站簡介 1960至1970年代,經由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的驅使,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從原鄉進到都市,社會大眾認識與接觸原住民已是習以為常之事。然而60年過去了,我們的社會做好尊重多元族群的準備了嗎?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35:14 | |
3 | 網站名稱 MATA•TAIWAN 網址 https://www.matataiwan.com/2020/04/18/microaggression/ 網站簡介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又譯為「微侵略」、「微冒犯」)是 1970 年代美國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主流社會對於非主流社群的細微歧視行為。調查顯示,不只是心理,微歧視更對北美原民造成了實質的健康衝擊,近幾年來北美的原民社群也開始力倡主流社會應正視微歧視的影響。 「微歧視」並不是說這種歧視類型比較「微小」,就字面上而言,可以理解成「隱微的躲在善意背後的歧視」所以,不是在說原民遭到歧視經驗的可以被淡化或忽視、更不是指我們受的歧視經驗是微小的、可以輕忽的。這個概念本身的發展,是在提醒主流社會,很多時候「自以為」無意、無害或無傷的言語或行動,卻可能還是會因為不同族群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和歷史創傷,對聽的、看的人造成了傷害。這也是許多原住民族人的生命歷程中,非常沈重的經驗。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32:05 | |
2 | 網站名稱 報導者 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urban-indigenous-peoples-microaggression 網站簡介 沒有熟悉的原鄉、不會流利母語,都市原住民青年在「我是不是原住民?」的迷惘中成長,找不到定位。在日常生活的都市,他們得面對社會的刻板印象,但回到部落原鄉,他們卻被視為外人⋯⋯。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28:07 | |
1 | 網站名稱 獨立評論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376 網站簡介 台灣的教育以及認同文化需要反省,依舊有那些自我優越感很重的漢民族來歧視原住民,用無知的態度說出「我不懂啊!我不知道!」原住民從來不奢望什麼,我們只希望獲得認同,獲得跟大眾一樣的平等。「懂得笑,就不會恨。」這是某導演說出的一句話,可是你們笑的,卻是我們的痛。 | 邱宥鈞 | 2021/9/8 下午 04:2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