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未來-淺論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與文化喚醒
專題名稱 | 編織未來-淺論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與文化喚醒 |
專題描述 | 一、研究動機:新聞播報:「巴黎奧運我代表團服首亮相,台灣設計師與8工藝家打造。」其中,「腰帶與鞋子上,有原住民手工藝的香蕉絲織片……。」「並結合臺灣特色工藝包含原民國寶工藝家嚴玉英…..。」社會課本提到了先民運用天然植物纖維製作衣服、自然課本也有提到植物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國語課本也提到台灣傳統藝術家等等。後來我們在參訪「新社香蕉絲工坊」回來後,發現在新社葛瑪蘭族對香蕉絲編織文化的傳統與技藝保存的推動相當不容易,也請耆老協助回復許多傳統技法與圖騰,之後又衍生出各種異材質的結合創新。在這樣的歷程中喚醒了族人對葛瑪蘭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並帶動花蓮三個葛瑪蘭部落發展香蕉絲編織的文化與技藝傳承,同時引起宜蘭葛瑪蘭族人的文化共鳴。然而,所有的努力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祕辛,未來香蕉絲的編織文化該如何創新及傳承?讓所有葛瑪蘭族人能喚醒族群共識。 二、研究目的 (一) 噶瑪蘭族的遷移歷史與編織文化 (二) 香蕉絲編織的技藝傳承 (三) 香蕉絲編織的現況與創新 (四) 香蕉絲編織品推廣與噶瑪蘭文化喚醒 三、研究流程:研究主題探討→實地參訪→閱讀文本→決定研究目的→整理與討論資料→編寫文本→討論與結論 |
隊伍名稱 | 編織未來隊 |
指導老師 | 田培林 葉嘉琳 |
參賽學生 | 謝詠丞 徐晞恩 曾于庭 劉曜愷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謝詠丞 標題 到台北國家圖書館找小論文資料 內容 暑假期間,因為蒐尋到一篇論文資料,感覺這篇資料會對小論文有幫助,所以就決定上台北尋找資料,結果到了國家圖書館才發現,國家圖書館正在整修,必須從隔壁大樓進入,繞了一圈來到了入口才發現我年紀太小,無法進入查詢資料,於是只好拜託媽媽進入館內幫我找尋這篇資料,而我只好到B1的咖啡廳等待,等待的時間裡我順便完成了我的暑假閱讀心得,同時也觀賞在咖啡廳裡進行的人物寫生活動,原來請模特兒來畫素描畫,是這樣子的!讓我大開眼界!希望我的素描課在結束靜物課程後,也能進展到人物素描。後來媽媽印好資料下來後,我們就趕往台北火車站,趕快買票坐車回花蓮,以免雨勢變大後,火車又斷了。 | 謝詠丞 | 2024/9/12 下午 02:53:11 |
7 | 作者 劉曜愷 標題 在408討論 內容 我兩點半時提前到408教室但大家都還沒到只有我、老師和弟弟妹妹,所以老師就叫我先寫札記本和活動集。 但我一開始根本完全沒有靈感,所以我只好看看身邊有什麼來收集靈感。但是我的身邊只有很吵的弟弟妹妹。 本來我覺得弟弟妹妹沒什麼好寫得,但他們得吵鬧起發了我的靈感,我就想可以寫弟弟妹妹的吵鬧。 | 劉曜愷 | 2024/9/11 下午 03:58:14 |
6 | 作者 劉曜愷 標題 在408討論 內容 我兩點半時提前到408教室但大家都還沒到只有我、老師和弟弟妹妹,所以老師就叫我先寫札記本和 | 劉曜愷 | 2024/9/11 下午 03:42:59 |
5 | 作者 徐晞恩 標題 5月26日往新社香蕉絲工坊參觀 內容 在2024的5月26的這一天,我們老師帶著家長和學生來到了花蓮的新社香蕉絲工坊來參觀這一次的相關題目,到了新社,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了有一些人在編織、有一些人在二樓專門來導覽,上了二樓有一些老師就開始講相關知識比如為什麼要用香蕉不用其他種植物、為什麼要把切下來的香蕉葉拿去曬乾又比如他們砍樹前都要先祭祀,講了差不多4到5個小時就帶著我們到一樓嘗試編織,編織這個香蕉布的機器有分兩種機器一種是桌機另一種是地織機, 葛瑪蘭族把世間萬物都認為有神,葛瑪蘭族的生活和香蕉密不可分,他們把香蕉葉拿來治主人的病和拿來裝食物、香蕉的果實的是拿來給他們吃最後是香蕉的葉子他們會拿來編織成香蕉布編織這一種布要的是先後順序和不能讓繩子打結,後來參觀結束有拍合照之後我們就到一間餐廳吃飯,吃了一個半小時多我們就各自回家了。葛瑪蘭族他們的文化值得我們用心去讀你會發現和我們漢人不同的是葛瑪蘭族的習俗是非常特別的。謝謝老師帶我們到新社香蕉絲工坊來參觀。 | 徐晞恩 | 2024/9/7 下午 02:30:59 |
4 | 作者 曾于庭 標題 寫小論的心得 內容 在寫論時,總感覺自己必須擁有絕對的專注力,不然就寫不出好的文章,其實我在寫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寫奪多,原本對我來說1000字已經是極限了,我那時覺得,要寫到1000字,太多了吧.....但寫了之後,咦?怎麼那麼快就寫5頁了,就和田老師說的一樣:「人是會變的。」......我寫總結時,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很多(雖然沒有多到寫2頁),寫論文時,我最討厭的是記資料,因為總要記很多東西,就會感覺腦袋快爆炸了,但不管怎樣,到最後還不是要記起來,我最痛苦的事情就在這裡,只要記東西,我都只能寫便條紙......。 在我寫完時,總結總是是最不喜歡的,因為要從腦袋硬擠出東西(畢竟總結只能自己寫),剛好,就從上文說,寫完、記完,在記憶還熱騰騰時,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時候,寫總結就容易多了,我查了一下,發現總結是要靠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像來完成...... 最後查到:我查完資料才知道,原來居住在蘭陽平原葛瑪蘭族人,早在1760年,就已遭漢人遇害,被逼迫離開土地。更嚴重的在1796年,漳州人強力佔領葛瑪蘭,不得讓族群大遷移,例:三星、蘇澳等等,其中有一些族人跨越山林,來到花蓮遇難,並和撒奇萊雅族成為好朋友,但是在一場事件打斷了這美好的故事——加禮宛事件。加禮宛事件,事發生在1878年,清帝國要在山區上開發,因此在葛瑪蘭族旁的撒奇萊雅血肉橫飛、葛瑪蘭族死傷慘重,剩下的族人則瓦解雲散的分散到花東縱谷的各個地方,當然在蘭陽平原的葛瑪蘭族,是被迫來到花蓮豐的新社,這讓族人消失了多年之久。 葛瑪蘭族的祭典和語言,完全和阿美族不一樣,其實葛瑪蘭族自己深知他們不是阿美族的族人,在1980年,葛瑪蘭族終於展開真正的尋文計畫,經過日經月類的努力,在2002年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文化,成為了第十一族,也成功找到屬於自己別具一格的文化,因此吸引來很多人來觀光他們的文化...... 葛瑪蘭族的香蕉斯文化,其實是原住民族裡唯一一個最獨特的文化編織,因為現在的新社靠海,「所有的苧麻都長不起來並且很容易被吹倒,所以才挖出族人祖先的記憶,把香蕉做成香蕉絲。」,但住在宜蘭的族人,都已經把香蕉絲文化流失,現在只有新社的族人,記得最原始的祖先文化裡的香蕉絲製作方案並且將他永續傳承下去。香蕉絲的製作過程:(這是三大類)取線、漂白、分線(分解)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整經、編織等等...... | 曾于庭 | 2024/7/4 上午 10:22:40 |
3 | 作者 謝詠丞 標題 香蕉絲工坊參訪心得 內容 在去香蕉絲工坊的前一天,我既興奮又開心。我之前還沒聽過香蕉絲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香蕉絲。我們到新社香蕉絲工坊的二樓,階老師幫我們介紹香蕉絲的由來和製作方式,他們用香蕉絲製作的布和包包在國內外展出的過程,還有這次巴黎奧運中華隊的隊服裡,其中的腰帶和球鞋鞋面是香蕉絲所編織而成的。階老師還有告訴我們噶瑪蘭族的歷史文化、飲食、衣服的主要顏色和圖騰,圖騰裡有螃蟹、船槳和海浪...等。噶瑪蘭族的族語老師有教我們講大家好、老師好、祈福儀式的噶瑪蘭語。透過階老師和族語老師的介紹後,我發現香蕉絲還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的包包、帽子和衣物上,此外我也更了解噶瑪蘭族的歷史變遷,以及復興香蕉絲技藝來傳承文化。 後來我們到一樓看到了曬乾的香蕉絲,之後看到了分線及接成連續接線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過程很費眼力也要很有耐心。接下來我們參觀織布的過程,阿姨讓我們每個人都體驗織布機的操作,我發現操作織布機需要很大的力氣,但力道也要拿捏得剛剛好,不然織出來的布會不平整或是香蕉絲會斷掉。當我看見要經過著麼多過程才能將香蕉絲織成布,我覺得真的很辛苦。 | 謝詠丞 | 2024/6/2 下午 11:59:31 |
2 | 作者 曾于庭 標題 香蕉絲工廠參觀心得 內容 在逛香蕉施工廠的前一天,我非常期待與興奮,我想要立馬得知,香蕉絲到底要怎麼做,我覺得只是把香蕉切成絲狀而已,很簡單,我完全沒有想到是要加入多少心思,來去製作......我很想了解,他們香蕉絲以前的文化是怎麼來的 ?我也想知道葛瑪蘭族是怎麼知道可以用香蕉絲來做出各種飾品? 逛香蕉絲工廠 : 今天我了解到, 原來新社的香蕉,透過了葛瑪蘭族特殊的工藝,藝術 與智慧創造出屬於他們的特色,我原本以為做香蕉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沒想到從我踏進香蕉施工廠的第一步,我才知道原來做香蕉絲,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過程除了 :砍割香蕉樹、剝開瓣膜分割成長條、生刮雜質、曬纖、分線、積接成連續長線、整經、織布到完成,這些以外還要加上族人奮不顧身的堅持與深厚的記憶, 才能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 其香蕉絲編織坊的成立,其實是為了讓原本保留的香蕉絲編織繼續傳承下去,永遠不消失,葛瑪蘭族用過了很多的天然植物來編織,而在其中「香蕉絲織布」是唯一具有部落特色之一,也是其他族群比較少見的,噶碼蘭族裡三位國寶級的香蕉絲編織女藝師:潘烏吉、潘阿玉及朱阿比。 在這次的觀賞中,我發現,葛瑪蘭族用了香蕉絲製作出很多服飾、背帶等......,慢慢的浮現出了許多人對香蕉絲的肯定,也讓香蕉絲展現出了獨有的魅力。 | 曾于庭 | 2024/6/1 下午 09:50:19 |
1 | 作者 劉曜愷 標題 新社香蕉絲工坊參觀心得 內容 5月26日老師帶我們前往新社的香蕉絲工坊參觀葛馬蘭族的編織過程,一開始我還以為用香蕉絲製作物品會很簡單,但是我實際操作桌織後發現他其實沒有那麼容易,而且還很辛苦,那裡的導覽員還說部落裡的年輕人都不想要學編織所以會編織的人越來越少都快要失傳了,噶瑪蘭族的編織還有分桌織和地織,地織有限制長度桌織則沒有,他們的編織過程分別是 1 收割香蕉假莖 2 香蕉絲材料製作 3 日曬與水洗 4 績線 5 染色 6 整經 7 織作 8 布匹復處理 9 成品製作等步驟,噶瑪蘭族的香蕉絲編織真的很獨特,尤其在今年的奧運我國選手的鞋子上也有香蕉絲的編織,希望這個獨特的文化可以讓大家都知道。 | 劉曜愷 | 2024/6/1 上午 11:24:14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網站名稱 YouTube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xl3ek9eaI 網站簡介 1987年起,已故「噶瑪蘭族之父」偕萬來為推動噶瑪蘭族正名,走訪宜蘭、花蓮找尋偕姓親族歷史,建置噶瑪蘭族資料、母語教材,並鼓勵族人重新學習香蕉絲織布工藝,2002年,噶瑪蘭族正式成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也成功找回香蕉絲編織這項傳統技藝。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pateRungan(新社部落族語名,原意為船停泊靠岸之地)的新社香蕉絲工坊,現今84歲的藝師嚴玉英,是偕萬來的遺孀,也是當時香蕉絲編織工藝復振行動一員,他們從在活動中心上課,並用塑膠繩練習,進階到「刮取纖維」、「分線」等步驟,一步步找回部落傳統技藝。 一度失傳的香蕉絲織布技藝,在部落耆老的努力推動下重新拾回,而嚴玉英藝師那句「不認真一點,就消失掉沒有了」也傳達出原住民族重拾文化的決心及艱辛。 | 徐晞恩 | 2024/9/7 下午 02:12:45 | |
4 | 網站名稱 YouTube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BX6ObM5Pc&list=PLaZB_uCL6bQvuXcyhBcXGJeYfdQW5pmRu&index=2 網站簡介 文化就是生活 文創來自文化的延續 文創展現歷史與祖先千年的智慧傳承。噶瑪蘭族的香蕉絲編織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獨一無二的特色。也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1968年花東海岸公路(台11線)開工後,因交通便利,新社部落快速的「代化」,隨著各式物資的傳入,香蕉絲技藝漸漸式微。所幸地,在孕育噶瑪蘭族復名與文化復振運動的同時,老一輩族人重新使起傳統地機織布的技法。從香蕉的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整經到編織等工序中,累積了深厚的技藝基礎。為要將傳統手工藝文化及祖先的智慧延續,活絡,新社香蕉絲工坊發展文創開發至今10年,部落的手工藝香蕉絲文創產品將噶瑪蘭族傳統織紋發展創意用品,並且將這傳統手工藝代代傳承。取自原生材料的香蕉絲纖維,表達了噶瑪蘭族的精神與文化價值,尋求開創噶瑪蘭族文化產業的契機。 | 徐晞恩 | 2024/8/20 下午 10:08:14 | |
3 | 網站名稱 蘭陽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72c32595-01c8-11ea-8482-2760f1289ae7/ 網站簡介 古老的文獻上,記載著噶瑪蘭人的傳說。在早先他們常會在自己房屋的門檻或樑柱上,刻有各種人物及幾何圖紋作為裝飾,人像為正面像,兩側對稱,追究其文化淵源,噶瑪蘭族的木雕是平埔諸族中保存較多的,且自成一體。在風格上,具有亞太地區木雕藝術的特色,在內容上,反映出噶瑪蘭人追求美滿生活和光輝生命的象徵意義. | 謝詠丞 | 2024/6/27 下午 04:52:37 | |
2 | 網站名稱 vogue taiwan 網址 https://www.vogue.com.tw/article/paris-olympics-chinese-taipei-uniform-design 網站簡介 將於七月正式登場的 2024 巴黎奧運進入倒數,眾人關注的焦點除了運動員本身,今年更因全球最大精品集團 LVMH 成為法國代表隊官方贊助商,讓「時尚」成為一大亮點。 | 劉曜愷 | 2024/6/27 下午 04:50:32 | |
1 | 網站名稱 youtobe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x8pr87FSc 網站簡介 🔺結合香蕉絲工藝 我奧運代表隊進場服亮相 今日首度亮相的「巴黎奧運中華臺北代表團進場服裝」由臺灣設計師周裕穎精心設計,臺灣特色工藝包含原民國寶工藝家嚴玉英。 由新社香蕉絲工坊專任的工藝師、志工加起來大概10個人力,最台灣原住民的精隨。 | 徐晞恩 | 2024/5/28 下午 12: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