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附生植物知多少
專題名稱 | 校園附生植物知多少 |
專題描述 | 我們以「花蓮縣南區蕨類植物脈型」之研究參加花蓮縣今 (113 )年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調查了花蓮縣南區 (包括玉里鎮、富里鄉、卓溪鄉與豐濱鄉) 之蕨類植物。過程中,我們了解了蕨類植物的脈型,同時發現蕨類植物的生長環境包括地生、岩生與附生,而且附生的蕨類植物數量很多,也發現除了蕨類植物外,也有不是蕨類植物的維管束植物也是附生植物。 本研究調查、探討附生植物的特性、種類及附生植物與環境間的關係,調查校園內樹木上的附生植物,分析附生植物的種類、附生植物與宿主植物間的關係,及附生植物與環境間的關係,揭開附生植物的神秘面紗。 |
隊伍名稱 | 大庄探究隊 |
指導老師 | 陳秋正 陳珮瑜 |
參賽學生 | 陳恩馨 陳文杰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陳文杰 標題 文杰札記0831 內容 校園的樹木中,以樟樹上生長的附生植物種類最多,豐多度也高,附生在樟樹上的附生植物包括抱樹石葦、杯狀蓋骨碎補、瓜子金、崖薑蕨、牡丹金釵蘭、姑婆芋、瓦葦、月桃、菲律賓饅頭果、榕樹、台灣巢蕨、苦楝與黃椰子共13種。 另外,龍柏雖然長得矮小,高度多在4公尺以下,但樹上生長的附生植物不僅種類多 (包括抱樹石葦、杯狀蓋骨碎補、崖薑蕨、牡丹金釵蘭、瓦葦、石葦、台灣巢蕨與伏石蕨共8種),豐多度也高,而且每一棵龍柏上都有附生植物生長,雖然長得並不高大,胸高直徑也都在20公分以下,但十分適合附生植物生長。 | 陳文杰 | 2024/9/27 上午 08:47:31 |
7 | 作者 陳恩馨 標題 恩馨札記0922 內容 水分是影響附生植物生長的重要因素,為了因應乾旱造成的生存危機,附生植物具有不同類型與生長機制: 1、校園內的附生植物,依據其形態可分為二大類:(1)葉片寬大、基部膨大成團狀,可有效收集較多的落葉、灰塵、降雨,提供附生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並有利於保存水分,例如崖薑蕨 與台灣巢蕨。(2)不具有收集落葉與灰塵的能力,常見著生在宿主植物樹皮表面的薄腐植質上,本校其他8種均為此類。 2、有些附生植物具有肉質的葉片,可保存較多水分,例如瓜子金、伏石蕨、瓦葦、石葦與抱樹石葦,牡丹金釵蘭的葉則特化成肉質之圓柱狀,也具有保水的功能。 3、附生的蕨類植物根莖上被覆較發達的鱗片,可以提升根莖四周的濕度,如杯狀蓋骨碎補與抱樹石葦;有些附生的蕨類植物具有肉質的根莖,也具有儲存水分的功能,例如杯狀蓋骨碎補與崖薑蕨。 4、環境乾燥時,瓦葦、抱樹石葦、伏石蕨的葉片會向葉面反捲,以減少水份的蒸散,下雨後,根部吸收足夠的水份後,葉片才會展開。 5、榕樹附生在宿主植物上,氣根會順著宿主植物莖幹像下生長,一旦深入泥土中,氣根回逐漸加粗,成為「支柱根」,當支柱根更為粗壯、發達,會將宿主植物緊緊勒住,影響宿主植物的生長,而成為「纏勒植物」。 | 陳恩馨 | 2024/9/26 下午 10:04:52 |
6 | 作者 陳恩馨 標題 恩馨札記0914 內容 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小山上的附生植物似乎特別多,前庭的附生植物似乎特別少。小山的樹木較多且密集,前庭的樹木較少且疏鬆。附生植物的多寡是否與樹木的密集程度有關? 依據樹木的密集程度,我們將校園分為四個分區。發現樹木生長的越緊密,有利於附生植物生長,附生植物的豐多度也越高。 我們測量四個分區的氣溫與濕度,發現生長茂密的樹林,形成溫度較低、濕度較高的微氣候,有助於附生植物的生長,而生長稀疏的樹林,溫度較高、濕度較低,不利於附生植物的生長。 | 陳恩馨 | 2024/9/26 下午 10:01:36 |
5 | 作者 陳文杰 標題 研究札記0921 內容 之前調查的附生植物中,菲律賓饅頭果、月桃、姑婆芋、苦楝、黃椰子、腎蕨與血桐屬於「偶發性附生植物」,今天我們再一次檢視這幾棵宿主植物上的偶發性附生植物,發現編號044樟樹上的黃椰子與編號137號鐵刀木上的血桐,都已經不在了,可知這些原本生長在地上的植物,在偶然的機會下,在宿主植物上萌芽生長,但因為受限於生長的空間、水分與養分,它們通常都無法順利成長為地面生長的樣子。 今天老師也帶我們到村子裡看了寄生植物-菟絲子,我們比較寄生植物與附生植物的不同,知道附生植物只是借住在宿主植物上,不會吸取宿主植物的養分,寄生植物則不同,它們除了生長在其他植物上,還會吸取寄主植物的養分。換句話說,附生植物就好像居住的旅館 (宿主植物) 是「供住不供吃」,而寄生植物則是 「供住有供吃」。 | 陳文杰 | 2024/9/26 下午 09:46:42 |
4 | 作者 陳文杰 標題 研究札記0817 內容 這幾天,我們忙著調查學校的樹木,紀錄樹木的名稱、樹木的胸高周圍、有沒有附生植物、附生植物的種類及它們生長的層次 (低層、中層或高層) 及豐多度。 今天終於調查完成,我們發現,校園內的樹木竟然有140棵,也太多了,平常沒有注意的樹木竟然有這麼多。 我們也發現,許多樹木上面長了附生植物,有些生長在低層、有些生長在中層,可是高層上似乎沒有很多附生植物。 什麼植物、什麼環境適合附生植物生長?看來可得好好研究分析了。 | 陳文杰 | 2024/9/26 下午 08:52:41 |
3 | 作者 陳恩馨 標題 研究札記0919 內容 經過四個月漫長的調查與研究,我們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校園具有附生植物生長的樹木比例為39.29%。 (二)校園內適合附生植物生長的樹木有:龍柏、苦楝、樟樹、鐵刀木、欖仁與茄冬。 (三)樹木的胸高直徑與是否有附生植物生長沒有相關。 (四)每一株宿主植物上之附生植物平均豐多度,以龍柏最高,其次依序為樟樹、鐵刀木、欖仁、苦楝與茄冬。 (五)不管任何樹木,高層的豐多度都是最低的,且和低層與中層相差極大。 (六)本校校園中,以杯狀蓋骨碎補、抱樹石葦與牡丹金釵蘭之豐多度較高。 (七)不管任何附生植物,高層的豐多度都是最低的,且和低層與中層相差極大。 (八)影響宿主植物上附生植物有無與多寡之因素: 1、樹木本身: (1)、樹木的型態。 (2)、樹皮的型態。 2、樹木生長的緊密程度。 (九)校園內的樹木都是重要的資產,需要珍惜與保護。附生植物並不會像寄生植物一般吸取宿主植物的養分而影響宿主植物的生長與健康,因此建議不應予以移除。 (十)編號10的鐵刀木與編號23的樟樹上有榕樹附生,應密切觀察是否成為「纏勒植物」而危害宿主植物的存活,如已成為纏勒植物,建議切除榕樹之氣根,可同時維護榕樹與宿主植物之生長。 | 陳恩馨 | 2024/9/19 下午 04:11:56 |
2 | 作者 陳恩馨 標題 研究札記0715 內容 從5月份開始,我們就開始調查學校裡面的樹木和生長在樹木上面的附生植物。我們紀錄了樹木的種類、測量樹木的胸圍 (再換算為樹木的胸高直徑),記錄樹木上是不是有附生植物,如果有附生植物,那它的名稱是什麼?它生長的地方是在樹木的哪一個位置?是在低層、中層還是高層?它在這些位置的豐多度各是如何? 我們想知道校園的樹木上有哪些附生植物?哪一種附生植物最多?哪一種樹木上有較多的附生植物?每一種附生植物生長的位置都一樣嗎?附生植物有哪些因應乾旱的法寶嗎? 希望這次的研究可以解答以上的問題。 | 陳恩馨 | 2024/9/13 下午 04:11:18 |
1 | 作者 陳文杰 標題 研究札記0715 內容 研究是很漫長的過程,從五月科展結束以後,我們就投入校園內附生植物的調查。 本來對附生植物是一無所知的,但在做科展研究 (研究題目是:花蓮縣南區蕨類植物脈型之研究) 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些蕨類是生長在樹木上的、有些是生長在地上的,也有些是生長在岩石上的。 我們也同時發現,附生植物除了蕨類外,也有其他的植物是附生植物,例如姑婆芋等。 我們希望能夠了解附生植物與樹木間的關係,哪一種植物的附生植物比較多?附生植物的多寡和樹木的年齡有關係嗎?樹木的哪一個層次會有比較多的附生植物? | 陳文杰 | 2024/9/10 下午 03:56:35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網站名稱 老樹共和國(六):老樹上的植物。 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1bf4549-dd5b-4f6b-aa3d-3ab98b007f58 網站簡介 本文將依附在老樹上的植物,按其性質說明如下: 1. 著生植物:又稱附生植物,根群附著於大樹枝幹上,本身可行光合作用依不同性質可以細分為三類:(a)完全附生植物:在樹上完成整個生活史,與地面完全沒有接觸,如山蘇花、崖薑蕨等;(b) 半附生植物:有部分生活史階段與地面接觸;(c)偶然性附生植物:部分植物種類,並非定義中的附生植物,如鳥類攜帶之偶然情形,使生活史位於樹上。 2. 攀緣植物:即藤本植物,根群著生於土壤中,沿枝幹向上攀生,本身可行光合作用。分為4類群:(a)纏繞藤本,如血藤、賽山椒;(b)卷鬚藤本,如菝葜、廣東山葡萄;(c)盤根藤本,如柚葉藤、風藤;(d)匍匐藤本,如黃藤及火炭母草。這些植物在繁密的森林中,由樹冠層植物取得機械支持或養分來源。 3. 纏勒植物:原根群著生於大樹上,本身可行光合作用。待根群向下伸展至土壤中,易藉粗壯的氣生根將老樹包圍纏勒致死,如雀榕、榕樹、白榕等。 4. 寄生植物:著生於老樹上,具有葉綠素可以行光合作用,但無法獨立生活,以吸器從寄主植物上取得養分及水分。數量過多時會危及老樹,如椆櫟柿寄生、大葉桑寄生等。 台灣的著生植物主要分佈在中低海拔及中海拔森林,在森林生態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陳恩馨 | 2024/8/13 上午 07:18:22 | |
4 | 網站名稱 附生植物的求生法則--森林裡的先行者 網址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539 網站簡介 森林裡,有一群住戶,把大樹當成公寓,不需要土壤也能活得很好。它們有的長在樹冠層,有的依附在樹幹上,它們是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的多寡,也可以當作判斷森林健康與否的指標。因為附生植物是森林裡重要的養分循環來源,它們體積小,沒有穩固的根系,很容易受到颱風或人為擾動而掉落地面。附生植物對森林的貢獻度和森林裡的落葉,都是土壤裡重要養分供應者。 附生植物對環境很挑剔,它們雖然散播種子的時候,是出動千萬大軍,但真正落腳生存的,卻是少之又少。即使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山蘇,都是歷經重重考驗才存活下來的。 | 陳恩馨 | 2024/8/10 上午 11:55:37 | |
3 | 網站名稱 寄生植物與附生植物 網址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50931 網站簡介 本網站介紹附生植物與寄生植物的相同處與相異處,並將寄生植物分為半寄生與全寄生。 攀附在其他植物身上,奪取養分以生存的植物,稱為寄生植物,寄生植物用來附著宿主並吸收養分的器官非常發達。有一些寄生植物是自己有葉綠素可以行光合作用,卻還要奪取其他生物的營養,屬於半寄生形式,這種類型的植物,即使不能順利的寄生,也能自己長出根,用葉子行光合作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的生長狀況會非常差。所有的養分來源都要仰賴其他植物的寄生方式,稱為全寄生,這類型的代表性植物為菟絲子。 有些攀附在樹木表面的植物,是屬於附生植物,它們外表上看起來很像寄生植物,不過附生植物並沒有奪取營養。附生植物一般不具有根,而是以附生根攀附在其他植物上,許多蘭科植物和蕨類植物皆屬於附生植物。 | 陳恩馨 | 2024/8/10 上午 11:54:33 | |
2 | 網站名稱 附生在巨人的肩上 網址 https://www.owlhk.org/zh/publication-and-resources/4200017/%E9%99%84%E7%94%9F%E5%9C%A8%E5%B7%A8%E4%BA%BA%E7%9A%84%E8%82%A9%E4%B8%8A 網站簡介 附生植物不少地衣、苔蘚、蕨類和蘭花等等都以附生的生活方式生存,稱為「附生植物」。雖然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都依附在其他植物上生活,但附生植物只依附在樹木的表面上生活,有別於會以根部從寄主表皮內的組織竊取養分的寄生植物。 生活在其他樹木之上,能夠帶給附生植物高度的優勢,除了可以更直接地接觸陽光外,還可以增加傳播花粉、種子或孢子的機會及距離。 根部沒有接觸泥土的附生植物演化出物盡其用的適應能力,除了少量停留植物表面上的雨水外,根部還可以直接從空氣汲取水分,亦發展出根莖等的器官作儲水之用,而養份則是從在寄主植物表面累積的落葉及腐殖質當中汲取。由於水份及養份需求少,因此附生植物亦是受歡迎的室內觀葉植物。 | 陳文杰 | 2024/8/9 下午 09:02:39 | |
1 | 網站名稱 大樹公寓與房客們的二三事 ──附生植物 網址 https://www.tfri.gov.tw/News_Content.aspx?n=7495&s=809&_CSN=28 網站簡介 本文作者為徐嘉君,網站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什麼是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或稱為著生植物)是指通常萌發於宿主植物上,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時期生長在空氣中、不與地面接觸的植物。與寄生植物不同的是,附生植物的養分來自本身的光合作用,而非攝取自宿主植物。 附生植物,可進一步分為兩大類:維管束及非維管束附生植物,維管束附生植物包含蕨類與種子植物,而非維管束附生植物則以苔蘚及藻類為主。 據作者的統計,在台灣,維管束附生植物就有350種左右,以蕨類為大宗,約有170種,其中水龍骨科有將近60種左右,是附生蕨種類最多的科;其次是附生蘭花,大概有120種。亞熱帶台灣的附生蕨種類多於附生蘭,與世界上其它熱帶區域的附生植物組成有點差異(多半是附生蘭種類大於蕨類),除了台灣本是蕨類天堂以外,據作者推測也與蕨類植物普遍比蘭花耐寒有關。 附生植物的種類,大概佔全世界維管束植物的10%左右,幾乎全部分布在熱帶的潮濕區域。 二、挑戰離群索居的孤高生活 為了爭取得來不易的陽光跟生長空間,附生植物只好遷居到高高的樹上,但為了彌補無法從地面獲得水分與養分的缺憾,附生植物也發展出截留空氣中水分及養分的種種技巧。 在某些溼度較高、環境相對穩定霧林裡,也不難見到地生植物存活於樹冠層中,稱之為偶發性附生植物。 三、附生植物在森林生態系裡的重要性 附生植物是維繫森林生物多樣性的關鍵類群,雖然依賴森林樹木提供棲地,附生植物本身也在樹冠層提供豐富多樣的棲息環境。 | 陳文杰 | 2024/8/9 下午 08:4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