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里沙卡的重生-林田山的復興之路

專題名稱摩里沙卡的重生-林田山的復興之路

專題描述在鳳林鎮長橋里長大的研究者,對林田山文化園區總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為了更瞭解林田山,決定以林田山為主題進行相關探究。一開始先參加東華大學觀光系與林田山工作站合辦的五感體驗活動與實境解謎,接著透過資料蒐集與專家訪談,希望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家鄉。
林田山,在台灣東部發展的歷史中曾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現代生活因為不常接觸,所以對於轉型為林田山林業與文化園區的它理解跟認知也不多。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這個主題的探究,更貼近在地的生活,也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家鄉。
本研究欲透過田野調查、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探討以下目的:
(一)瞭解林田山的歷史與文化沿革。
(二)探討林田山如何振興地方觀光與延續在地特色,以及做過哪些企劃與努力。
(三)探究林田山現在遭遇的挑戰與問題。

隊伍名稱山林守護者

指導老師許瓊櫻 王瓊涓

參賽學生陳沛吟 周尹恩 彭浩崴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6作者 唐珮蒂
來源 林業產業遺產再利用之體驗設計經營策略
描述 體驗經濟興起、文化觀光風行與永續發展的追求,此三者為全球所關注的趨勢。
本研究以體驗經濟為核心架構,以位於花蓮縣鳳林鎮之「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研究個案。透過產業遺產再利用、文化觀光與體驗經濟等理論作為結構,並借鏡國內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及美國波特蘭世界森林中心之經營模式探析,以參與觀察、半結構訪談及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為個案發掘場所精神並建立發展主軸。希冀透過國內外案例之援引借鏡,以體驗經濟設計為原則、以文化為本、創意為手段、體驗為策略,發展虛實合一之林業體驗園區為目標,本研究為個案提出符合全球趨勢之經營藍圖、聯外策略、發展進程表及商品開發之實際經營策略建議提案,供有關單位參考。
此外研究亦發現援引案例分階段保存與發展、主題性、複合式與體驗化的營運特色;而個案營運之困境則須跨越行政單位的藩籬,並確實落實適應性經營、產業遺產再利用等政策內涵,以呼應全球發展潮流。
周尹恩2024/9/27 上午 10:38:17
5作者 王鈴琪
來源 在地人說家鄉事-居民參與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解說的規劃與試作
描述 本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解說培訓及規劃」由林田山社區居民與協力者共同規劃解說,研究者我此時是實際參與解說規劃的工作夥伴,並以Healey (1997, 1998) 協同規劃理論中制度力的三項指標─知識資源、關係資源、行動能量,評估此解說規劃過程的效益。第二階段「導覽試作及檢討」由社區居民按照前階段所規劃的內容方法,進行導覽試作;此階段研究者我以參與觀察的方式,使用Ham (1992) 提出的四項解說特質E.R.O.T.為架構,來分析林田山社區解說員的解說特質。
研究結果發現社區居民所專精的是對資源的知識 (Kr),而解說機會 (IO)、適當技巧 (AT)、聽眾知識 (Ka) 則是協力者可以貢獻的部分。林田山社區解說員們在解說是有趣的 (E)、解說是有主旨 (T) 這兩方面的解說特質中,特別凸顯出外來解說志工所無法比擬的在地特色。解說對象方面,家族性的散客更能從頭到尾跟隨導覽,其中尤以家族中的年長者為關鍵人物。主動尋求在地人解說的散客,頗能接納部分社區解說員在解說技巧上的弱點。
社區解說員應把握在地解說的人文特色,在解說中融入個人經驗及在地關懷,而非仿效所謂專業知識的解說。個人特異的生命經驗使得每一位解說員都有各自無法被取代的獨到風格,以在地情感角度來述說林田山,會使林田山昔日的場景在社區解說員的口中活了過來,充滿人味,並且吸引遊客關心在地發展,此即解說之父Tilden所言總括一切解說原則的「愛」!
陳沛吟2024/9/26 下午 05:58:26
4作者 許硯涵
來源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遊憩資源效益評估
描述 林務局於1996 年提出開發林田山為森林遊樂區之構想後,引發包括文化局,當地社區,學術界,民間團體與政治人物之關切,最後林田山確定朝向林業文化園區為走向,林業文化園區的設立是為了保存珍貴的生態環境與維護當地文化資產,為探討影響「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願付價值之影響因素,本研究以條件評估法模擬假設市場,以收取門票為支付工具,支付卡法為誘導支付方式,針對「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到訪遊客為受訪樣本,進行人員面訪。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在願付價值中的使用價值或是遺贈價值上,教育程度、年齡、月所得均會顯著影響願付價值,在願付價值分析中使用價值73元、遺贈價值106元。
陳沛吟2024/9/26 下午 05:56:33
3作者 郭舒瑋
來源 林田山遺產觀光發展歷程暨問題之探究
描述 遺產觀光的發展,往往被認為是對一個地區經濟再發展的工具。正如同許多國內外產業遺產轉型發展的軌跡,地處花蓮的林田山,欲藉由觀光來尋求地方再發展、復甦和回春的機會,決策者和作用者都將面對發展遺產觀光的嚴肅課題。 本研究係以永續觀光的角度,來探究一個曾經是重要的林產地區,也留下極為珍貴的產業遺產地區—林田山,如何透過各作用者的力量來轉型發展遺產觀光。本研究透過田野調查及深度訪談等質性方法,解釋該地區在轉型發展遺產觀光的過程中,曾有哪些作用者的行動如何改變既有的結構,同時也分析該地區在轉型發展的歷程所面臨的問題。 本研究發現,林田山在轉型的歷程中,以國家為首的幾個作用者,為地方的重建經濟發展,投入大量的經費與資源;但地方社會卻因為兼具員工、社區居民和NGO的多重身份,又因為受限於人力老化及相關法令的限制,對園區發展的規劃及涉入程度,只能用相對弱勢的立場參與著林田山的發展。然而,文化部門及林政部門雖對林田山的發展有一些構想,但卻礙於人力編制、法令不明確、土地爭議、鄰近地區對共榮發展的認知及經濟利益分享的問題,也牽動各利害關係人間的行動。此外,林田山在轉型過程,除硬體整建與產業遺產的保存外,還必頇兼顧永續發展及真實性呈現的問題,使得林田山未來的觀光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周尹恩2024/9/26 下午 05:31:29
2作者 張國興
來源 林田山社區文化重建過程之紀錄1996-2002
描述 林務局於 1996 年再度提出開發林田山為森林遊樂區之構想後,迄今六年間,引發包括文
化局,當地社區,學術界,民間團體與政治人物之關切,最後林田山確定朝向林業文化園區
為走向,在政策轉變之過程中,除了主管機關花蓮林區管理處之外,花蓮縣文化局,學術界
以及當地文史工作者,都扮演著積極參與以及持續關心之角色。
本研究之目的是欲藉由訪談林管處,花蓮縣文化局,學術界,當地文史工作者,居民以
及鄰近之萬榮鄉,了解在林業文化園區重建過程當中起承轉合以及變遷之轉折,並針對:
一,林田山之走向。
二,林場與居民之重要性與處境。
三,各界在林田山重建過程中所應扮演之角色。
四,各界對林田山重建之憂心。
五,林田山目前最急迫需要做的事。
六,林務局與萬榮鄉之互動。
七,林田山未來之經營管理
等議題,做歸納整理。
周尹恩2024/8/12 下午 03:33:51
1作者 王鈴琪
來源 國家圖書館、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描述 本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解說培訓及規劃」由林田山社區居民與協力者共同規劃解說,研究者我此時是實際參與解說規劃的工作夥伴,並以Healey (1997, 1998) 協同規劃理論中制度力的三項指標─知識資源、關係資源、行動能量,評估此解說規劃過程的效益。第二階段「導覽試作及檢討」由社區居民按照前階段所規劃的內容方法,進行導覽試作;此階段研究者我以參與觀察的方式,使用Ham (1992) 提出的四項解說特質E.R.O.T.為架構,來分析林田山社區解說員的解說特質。
研究結果發現社區居民所專精的是對資源的知識 (Kr),而解說機會 (IO)、適當技巧 (AT)、聽眾知識 (Ka) 則是協力者可以貢獻的部分。林田山社區解說員們在解說是有趣的 (E)、解說是有主旨 (T) 這兩方面的解說特質中,特別凸顯出外來解說志工所無法比擬的在地特色。解說對象方面,家族性的散客更能從頭到尾跟隨導覽,其中尤以家族中的年長者為關鍵人物。主動尋求在地人解說的散客,頗能接納部分社區解說員在解說技巧上的弱點。
社區解說員應把握在地解說的人文特色,在解說中融入個人經驗及在地關懷,而非仿效所謂專業知識的解說。個人特異的生命經驗使得每一位解說員都有各自無法被取代的獨到風格,以在地情感角度來述說林田山,會使林田山昔日的場景在社區解說員的口中活了過來,充滿人味,並且吸引遊客關心在地發展,此即解說之父Tilden所言總括一切解說原則的「愛」!
王瓊涓2024/7/29 下午 01:37:54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8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最後的修改-格式和轉word檔
說明
今天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歷經無數個日夜,我們的論文終於要定稿了。回想起這段時間,我們一行人不斷地修改、討論、再修改,就好像在雕琢一塊璞玉,希望呈現出最完美的樣貌。
最讓我頭痛的莫過於格式的調整了。因為一開始大家在打文本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字體和字級,導致最後整個文件看起來雜亂無章。密密麻麻的文字,錯落有致的字體大小,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災難。為了符合規定的新細明體12級字,我花了好幾節課的時間逐一更換,眼睛都快花了。
好不容易搞定了字體,卻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論文頁數超標了!這可怎麼辦呢?經過和老師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從內容下手,刪減一些不必要的贅字,將冗長的訪談對話簡化,並剔除掉與研究目的無關的內容。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頁數控制在剛好11頁的範圍。現在就只剩下最後的文字校整工作了,希望能順利通過!
回顧整個論文撰寫的過程,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學會了如何進行學術研究,更鍛煉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這次的經驗實在是讓我受益匪淺!
周尹恩2024/9/26 下午 12:11:21
7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全文閱讀與討論修正
說明
9/23(一)今天夜輔,指導老師帶領我們透過閱讀小論文文本內容,檢視全篇文章架構和內容的正確性,希望透過討論進行論文的修正,讓論文內容更加精準。
沛吟是小論文高手,對論文格式最為熟悉,因此專注於調整小論文的格式規定,例如小論文的字體規定是要新細明體,字體大小也又規定是要12級,這部分交給她就沒錯了!尹恩擅長的是文字精簡修正,討論過程發現訪談內容或是部分敘述不夠精確,交給她處理讓大家都放心!而我是協助判斷引用的論文資料哪一個和我們的主題無太大相關,在論文過於龐雜的狀況下必須把它刪掉,也協助查找與正文相關的圖片,並協助將註解標示上去,校長說我們蒐集的資料真的太多了,撰寫的內容也相當豐富,在篇幅有限的狀況下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並同心協力將文章精簡下來,大家把握最後寶貴的幾天,一定要順利完成任務!
彭浩崴2024/9/25 下午 10:29:00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論文-編修及調整格式
說明
有一句話是:「分工合作,效率加倍」, 我們三位同學各自負責不同的部分,在9/23(一)的夜輔,我們在用文本編輯這部分,尹恩在精修文字,浩崴負責撰寫文獻的參考出處,也就是把研究過程中參考過的書籍、網站等等,詳細記錄下來,避免抄襲問題,也讓評審老師能更深入了解我們的研究,尹恩是在精修內容,如果內容太多,她會幫忙刪掉一些重複、不重要的部分,或是將較長的段落簡化,也就是把寫好的內容再仔細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文章更流暢、更精確,我是負責研究跟調整小論文的格式,例如:除了字體需使用新細明體、字級、行距之外,也要注意標題、段落縮排、圖片插入等方面的格式,確保整篇論文風格一致等等的版面規定。在撰寫過程中,我們可以互相幫忙檢查、修改,集思廣益,讓論文的品質更高,在文本的內容我們善用資源,利用圖書館找到的書籍、網路資源,透過對林田山的研究,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還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
陳沛吟2024/9/25 下午 05:50:53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小論文文本
說明
今天,我們一群對林田山懷抱著熱情的夥伴,齊聚在校長室裡,展開一場關於林田山研究的文字馬拉松。這項任務,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我們將林田山研究的龐大工程細分為多個部分,各自負責不同的段落。而最或不可缺的就是——「文獻蒐集」。
我們翻遍了碩博士論文網的資料庫,試圖找出與林田山相關的論文。起初,我們信心滿滿,以為只要輸入關鍵字就能輕易找到所需的資料。然而,現實卻給我搧了一掌。符合我們研究主題的論文少之又少,這無疑給了我們當頭一棒。我開始懷疑,我們選定的研究方向是否過於狹窄?或者說,林田山這個主題,已經被學界挖掘殆盡了嗎?
而負責整理歷史沿革的我,面臨的是另一個極端的問題——資料過於龐雜。參考了多篇論文,將林田山的大事記羅列出來,但這些事件的時間跨度小,內容繁雜,要從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並將它們以簡潔明瞭的方式呈現出來,實在是一件非常考驗耐心的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協調,我們終於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案。我們決定重新調整研究方向,將焦點放在林田山在特定時期的發展上。此外,我們還決定採用圖表和時間軸等視覺化方式,來呈現林田山的歷史沿革。
雖然今天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我們並沒有氣餒。相反,這些困難反而激發了我們的鬥志。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完成這項研究任務!
今天的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研究工作的艱辛。它不僅需要我們具備扎實的學術知識,還需要我們具備耐心、毅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我相信,通過這次的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林田山的歷史,還能夠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
周尹恩2024/9/20 下午 04:49:56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訪談賀主任&去鳳林圖書館
說明
八月七日的上午,我們去林田山的萬榮工作站,訪談賀主任,他在林田山工作好多年了,對林田山有一定的了解,經過幾次的討論跟擬定問題稿後,我們前去拜訪。一到工作站裡,裡面的工作人員得知我們的來意後,便帶我們進去主任的辦公室,主任也很熱情的招待我們還請人泡茶給我們喝,真的很感謝~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輪流向賀主任問問題,賀主任也都面帶微笑地一一仔細回答,讓我在過程中沒有甚麼壓力,就像在聊天一樣!賀主任說的內容很多,其中令我很深刻的是林田山未來可能會發展面向,雖然現在無法進行,但我很期待,因為那將是林田山的蛻變。
八月七日的下午,我們去鳳林圖書館收集相關書籍,查找林田山的相關資料,一到圖書館,我覺得圖書館改變好多,設備越來越好,然後書也越來越多,我們在書架中來回穿梭,睜大眼睛搜索書架上的書有沒有跟我們研究主題相關,隨然找很久,但是~我們今日在鳳林圖書館的收穫一共2、3本書,算多了~真的超開心,我們能夠那麼順利迅速的完成!
陳沛吟2024/9/20 下午 02:52:59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林田山實境解謎活動
說明
8/3,我和同學跟老師一起前往林田山參加了上午場的「實境解謎活動」,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我感到無比興奮與充實。早晨的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山中清新的空氣讓人倍感舒暢,讓人能夠放下疲憊的心情走進裡面,在活動開始前,我們大家聚集在一旁邊然後組隊,還有聽著工作人員介紹活動規則,我的心裡對即將展開的解謎充滿期待。
在解謎的過程中,我和隊友們需要共同合作,解開一個個謎題。每當成功解開一個謎題,心中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特別是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團隊的默契與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是智力的挑戰,更是對彼此信任的考驗。
當我們破關後,心中滿滿的成就感!活動結束後,我們在中山堂裡觀看了一部紀錄片,內容是關於林田山的歷史與文化,影片中展現了這片土地曾經的繁榮與變遷,讓我對這裡的過去有了更深的認識。看到那些老照片和故事,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更加深厚。
今天的活動不僅讓我享受了解謎的樂趣,也讓我對林田山的歷史有了新的認知,這樣的經歷讓我感受到探索與學習的無窮魅力,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去發掘更多未知的世界!
周尹恩2024/8/13 上午 11:47:50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去林田山找資料
說明
今天的資料搜尋行程讓我感到非常充實而愉快!我們首先前往萬榮鄉圖書館,希望能找到我們所需跟專題有相關的書籍,進入圖書館後,我們開始在書架間搜尋,然而,我們發現找到的書籍實在不多,讓我們有點失望,因為圖書館裡的資料並不如我們所希望的那麼豐富,找到的書籍非常有限。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林田山林業文化區裡尋找更多資料,當我們抵達林田山後,工作站的工作人員非常熱心的接待了我們,詢問我們的來意並幫助我們尋找所需的資料,在他們的協助下,還詢問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資料,他們耐心地幫助我們搜尋資料,並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建議。經過一番努力,我們順利地找到了對我們研究很有價值的資料,心情也隨之愉快起來。
正當我們開心地準備回學校時,圖書館的館長突然打電話給老師,告知我們說找到了一本絕版書!我們立刻決定去拿那本書,這讓我們的收穫更加豐富。
今天的行程真的是收穫滿滿,不僅找到了有用的資料,還意外地得到了絕版書籍。這次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尋找知識的過程中,熱心的幫助和意外的驚喜都是不可或缺的!
彭浩崴2024/8/6 下午 09:38:22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林田山-五感體驗
說明
這個活動的活動名稱是「五感體驗」,說到五感,一定會聯想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在林田山中我看到了一些高大的樹木、以及古老的建築還有展覽館裡面令人驚嘆的古物,透過導覽叔叔的解說介紹,還有透過近距離的觀察那些物品,可以想像前人在早期生活的畫面。
首先第一個活動,我們實際在林田山裡,四處走動找尋自己所屬的葉子,利用大自然環境中最常見的樹葉,用拓印的方式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明信片,還可以將自己精心製作的明信片寄給自己想寄的人。
第二個活動是:參觀林田山文物展示館的導覽,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刀具,也認識了每樣的功能跟使用的時機,接下來是看以前的消防車,我看到的時候,心中充滿疑問,因為跟現在的消防車體積未免差太多了吧!!然後我們還看到以前消防的濾水器、值班牌、宣傳單、臂章、消防帽等.....下一個介紹的是電話交換機,導覽叔叔的仔細解說中,我得知如果同時有兩個人打電話,電話會先切另一個電話線,結束過後再切另一個電話線,真的好神奇喔!我還看到暖火爐,掀開可以煮飯,超便利的,我還看到以前會社牌、門牌、時鐘、價目表、錦旗、鼓、唱片、提袋等生活的日需用品,我還看到以前的警察局、燙髮部、米食部、醫院等地方,可想而知,以前的林田山是很繁華的。
我們還體驗了鋸木頭,實際拿著鋸子然後平平的鋸,因為這樣受力面積大,比較好施力。
陳沛吟2024/7/31 下午 02:55:23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8作者 周尹恩
標題 整理訪談稿
內容
今天我在整理萬榮工作站採訪賀主任的訪談稿,真是讓我又愛又恨啊!當初採訪時,賀主任侃侃而談,分享了許多關於林業管理的心得和工作上的大小事。同學們轉成的文字稿雖然很詳盡,但冗長的對話和大量的贅詞卻讓我感到有些頭痛。
一開始,我興沖沖地想將訪談稿改得更精簡有力,而老師提醒我,整理訪談稿時,應該以問句和答句的方式呈現,這樣才能更清楚地表達出訪談的內容。為了能將訪談稿整理得更符合老師的要求,我仔細閱讀了每一句話,試著從中找出關鍵字和重點。這個過程就像是在大海撈針一樣,既耗時又費力。刪掉了許多廢話和贅詞後,我終於把訪談稿整理得差不多了。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林業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賀主任的分享讓我對森林保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我也體會到整理訪談稿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
這次的整理經驗讓我受益匪淺。不僅提升了我對文字的敏感度,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從大量的資訊中提取出重點。更重要的是,我對林業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雖然整理的過程有些辛苦,但回想起賀主任精彩的分享,以及自己整理後的成果,還是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周尹恩2024/9/27 上午 10:34:49
7作者 彭浩崴
標題 研究過程心情紀錄
內容
今天花了一整天整理林田山研究的資料,感覺腦袋都快打結了!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忙碌,真是感慨萬分。
一開始,我們先確定了研究的主題和目標,就是要深入探討林田山的永續發展。接著,我們實地走訪了林田山,對周遭的林地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那時,走在林間道路上,看著翠綠的山林和古老的木造建築,心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好奇。
接下來的五感體驗活動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在東華大學師生的帶領下,我們透過觸摸樹皮、聆聽鳥鳴、嗅聞花香等方式,更深入地感受林田山的自然生態。特別是實境解謎的環節,讓我們在遊戲中學習到許多關於林田山的知識。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林田山,我們還前往萬榮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那些泛黃的舊報紙和書籍,彷彿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林田山最繁榮的時期。
最讓我感到興奮的,莫過於採訪萬榮工作站的賀主任了。賀主任對林田山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分享了許多關於林田山的故事和發展歷程。我們將訪談內容錄音下來,回到學校後,花了許多時間將錄音檔轉成文字稿,並仔細校對。
在整理文字稿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對於林田山未來發展的議題探討得不夠深入。於是,我們決定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永續林田山」和「未來發展」這兩個核心問題上。我們希望能夠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為林田山的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此外,我們還將五感體驗和實境解謎活動中發現的問題,例如遊客對環境的影響、林業資源的永續利用等,納入我們的研究範圍。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林田山未來發展所必須面對的挑戰。
今天就整理到這裡吧,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資料,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為林田山的永續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彭浩崴2024/9/25 下午 06:43:57
6作者 彭浩崴
標題 問題與解決方式
內容
今天社團課,我們大家聚在一起,目標一致:深入探討林田山。翻開厚重的論文集,一頁頁細細閱讀,卻發現許多論文雖然提及林田山,但篇幅卻相當有限,而且鮮少有專門針對林田山的目錄。這讓我們感到有些困惑,難道林田山的歷史資料就這麼少嗎?
更讓我們感到棘手的是,那些好不容易找到的歷史文件,時間點大多集中在較近的年代。這意味著,林田山早期更豐富、更詳實的歷史,可能還深埋在某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挖掘。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向校長請教。校長聽完我們的困惑後,給了我們一個中肯的建議:「先把扎記和活動集做好,為後續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校長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先把今天所做的一切,包括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以及個人的心得,詳細地記錄下來。同時,也要將社團活動的過程、成果,以更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
仔細想想,校長的建議確實很有道理。將這些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林田山,也能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寶貴的參考。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能讓我們更加團結,共同為林田山研究貢獻一份心力!

彭浩崴2024/9/20 下午 03:36:54
5作者 陳沛吟
標題 撰寫小論文
內容
首先我們在暑假期間確定了主題與目標,確定後開始蒐集林田山的相關文獻並整理資料,並整理完後我們閱讀蒐集的相關資料,包括書籍、文章等。我們還有到林田山進行實地考察,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地方,我們也訪談了當地居民和工作站的主任,收集到第一手的資料,接著透過繪製心智圖,來整理出研究面向,將從圖書館蒐集到的資訊還有訪談得到的訊息分類整理後,開始撰寫文本,我負責撰寫的是的是研究動機、目的,還有整理與林田山相關的論文,並製成分析表格。在過程中,我感到很快樂,不只因為我在過程中學到很多關於林田山的事情,我還學習到:研究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應該要享受其中的樂趣,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更因為此研究能更了解自己的家鄉地區特色並向別人介紹, 如果在過程中遇到困難,不用害怕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他們可能會提供一些寶貴的建議。

陳沛吟2024/9/20 下午 03:25:20
4作者 陳沛吟
標題 參加趣味解謎&觀看紀錄片
內容
今天,我和同學跟老師一起前往林田山參加了上午場的「實境解謎活動」,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我感到無比興奮與充實。早晨的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山中清新的空氣讓人倍感舒暢,讓人能夠放下疲憊的心情走進裡面,在活動開始前,我們大家聚集在一旁邊然後組隊,還有聽著工作人員介紹活動規則,我的心裡對即將展開的解謎充滿期待。
在解謎的過程中,我和隊友們需要共同合作,解開一個個謎題。每當成功解開一個謎題,心中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特別是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團隊的默契與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是智力的挑戰,更是對彼此信任的考驗。
當我們破關後,心中滿滿的成就感!活動結束後,我們在中山堂裡觀看了一部紀錄片,內容是關於林田山的歷史與文化,影片中展現了這片土地曾經的繁榮與變遷,讓我對這裡的過去有了更深的認識。看到那些老照片和故事,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更加深厚。
今天的活動不僅讓我享受了解謎的樂趣,也讓我對林田山的歷史有了新的認知,這樣的經歷讓我感受到探索與學習的無窮魅力,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去發掘更多未知的世界!

陳沛吟2024/8/3 下午 02:35:37
3作者 陳沛吟
標題 觀看林田山林業紀錄片
內容
今天下午我們和老師留下來,看關於林田山的紀錄片,從影片中我得知林田山面臨了人口外流的問題,所以影片中不只會講林田山的歷史跟文化,還會講述該如何永遠的讓林田山發展下去還有讓更多人看到以前的文物。
影片中有說:林業跟族群有關聯性,那時後有閩客族群還有外省人跟原住民族群,影片中在介紹他們如何生活、還有生命延續及傳承、樹木的生產的這三部分比較多,日治時期的總督府有推動理蕃政策、花蓮港廳也有做森林調查,然後發現檜木、高經濟樹種在林田山那一帶比較豐富多元,於是資本家就在那裡發展了伐木事業。
西元1918年,東台灣木材合資會社成立了,隨後是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的成立,運用了木馬道和木滑道還有林用手押軌道來運送木頭,當資源開發的差不多後,就從林田山往上慢慢開發,到大安山,他們為了運送大量的木材,建設了4段軌道3段索道,當林木生產基地變得繁榮,越來越多的移民到林田山或周邊地區尋找工作,工作福祉也很不錯,是當時很多人都想去工作的地方。
在這部影片,我們一起回看歷史,看見林田山的輝煌時代,我得知林田山是熱鬧、溫馨 、活力充沛的好地方。

陳沛吟2024/7/31 下午 05:53:46
2作者 周尹恩
標題 尋找與林田山相關的資料
內容
今天7/30(二),我們上午是暑期輔導課程,下午留下來跟老師一起為了小論文努力。首先我們第一個去的地方是:「萬榮鄉的圖書館」,因為那裡的書籍非常的多,我們要去找關於林田山的文獻資料。
一到圖書館,我們先去二樓的原住民書籍專區,那裡關於原住民的書非常多,但我們和老師都沒有找到與林田山相關的書,所以我們改變找書的方式,從有關「日治時代」和「臺灣歷史東部」的書籍分類開始找起,可惜沒有什麼收穫。我們決定詢問館長有沒有關於林田山的書,他拿了廖髙仁校長寫的書給我們,還跟我們說可以去拜訪廖高仁校長跟戴國健校長,因為他們對鳳林是很了解的,真的超感謝館長給我們這些資訊。
接下來我們去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工作站,原本我們找賀主任,詢問他關於林田山的資料,但是賀主任他不在,當我心裡覺得可能找不到想要的資料時,江小姐得知我們的來意跟用途後,她很熱心的拿了我們要找的書和DVD給我們。當我們回到學校的時候,我們很開心能夠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書,當我們還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又有令我們更興奮的驚喜!館長通知老師說他找到關於林田山的書──《憶森坂》,之前林田山工作站的江小姐說那本書絕版了,所以無法借閱,於是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開心!
今天真的是被幸運女神眷顧的一天,我們能在這幾天那麼順利的找完資料。

周尹恩2024/7/31 下午 01:14:19
1作者 陳沛吟
標題 參加林田山的活動
內容
7/28(日)的早上,我和同學以及校長老師一起參加林田山的五感體驗活動,首先第一個活動是利用拓印樹葉所製成的明信片,在活動中,不僅可以更貼近大自然,還可以將自己精心製作的名信片寄給自己最想念最重要的人,接下來是鋸木頭,了解以前的時代是如何鋸樹,我們還親自去體驗鋸樹的感覺,我發現鋸樹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簡單,它要平面的鋸受力面積才是最大的,以及用哪些工具還有聽以前運送木頭火車的聲音,聽到的時候我覺得好酷喔!在現在這個時代幾乎都聽不到了~接下來是最精彩的!就是聽導覽,首先我被三個掛在空中很像西瓜的東西吸引,於是我進去裡面,發現裡面又三種樹木的味道,真的好香~然後聞完後,聽導覽老師對每項器物的介紹,我心中充滿敬佩之情,在導覽的過程中,我得知一起鉅樹的工具很多,那個刀每個都吸引住了我的眼珠,每個我都不常看到,覺得好新奇,我也從老師的口中知道以前的人不會帶那一堆刀具,他們會分工合作,還有看到以前的消防車、暖火爐等等的…。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更了解林田山了,也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林田山!!

陳沛吟2024/7/29 下午 01:43:09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悅讀花蓮
作者 廖高仁
出版社 花蓮縣鳳林鎮
簡介(摘要)
本書主要依據三套花蓮縣誌編寫,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認識花蓮,是筆者的本意,因篇幅有限,擇其精要,以饗讀者,以通俗筆調書寫
導讀
1939年台灣興業株式會社獲得總督府的特許權,在鳳林邵萬里溪畔開發森林,在森版(今鳳林鎮森榮里)設林田山伐木事務所,砍伐萬里溪流域林田山森林事業區高山的針葉林,以修除索道與高山鐵路運輸下山
彭浩崴2024/8/28 下午 03:19:45
4書名 花東縱谷的珍珠-悅讀鳳林客家小鎮
作者 廖高仁
出版社 花蓮縣鳳林鎮
簡介(摘要)
本書從牡丹社事件後三路開通,東台灣黎明談起:您會認識鳳林客家小鎮,您會知道一些東台開發的史實,您會瞭解一些客家文化。

導讀
林田神社參道的南側由外往內依序是:相撲的土表,手水舍(洗手漱口潔身潔新),後段並立開村紀念碑。
彭浩崴2024/8/28 下午 03:19:32
3書名 林田山史話
作者 鄭仁崇/陳文政
出版社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簡介(摘要)
林田山森林開發,始於日治時期的大正7年(1918年),歷經「台灣興業株式會社」、「中興紙業公司」、「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林田山林場」、「林務局木瓜林區管理處」,民國78年改為公務預算單位「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林田山林場扮演著東台灣森林經營的縮影。
導讀
《林田山史話》是一本深入探討台灣林田山地區歷史與文化的著作。這本書由當地的歷史學者撰寫,旨在保存與傳承林田山的歷史記憶,讓讀者了解這片土地的過去。書中詳細描述了林田山的開發過程,從早期的原住民生活,到日本時代的森林開發,再到戰後的社會變遷。作者透過豐富的歷史資料與口述歷史,呈現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以及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此外,書中也探討了林田山的生態環境及其重要性,提醒讀者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透過這些內容,讀者不僅能夠了解林田山的歷史背景,還能感受到當地人對於土地的情感與責任。
陳沛吟2024/8/11 下午 09:18:43
2書名 憶森坂
作者 張嘉榮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簡介(摘要)
林田山歷史悠久,繼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等臺灣三大林場之後,號稱臺灣第四大林場,以高級檜木聞名於世。身為東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林業事業地,林田山林場留下許多老照片,如今,一幅幅珍貴的圖像彙編成《憶森坂——林田山林業影像集》,見證林田山林業發展的生動紀錄,祈願讀者從中看見林田山的榮光以及林業人的貢獻。
導讀
「憶森坂」是張嘉榮作者所著的一本書籍,內容主要介紹了臺灣的林田山林場。
林田山林場是東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林業事業地之一,是三大林場之一,被譽為臺灣第四大林場,以高級檜木聞名於世。這本書通過彙編了許多林田山林場的老照片,呈現了林田山林業發展的生動紀錄。
「憶森坂」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讀者能夠從中看到林田山的榮光以及林業人的貢獻。書中的珍貴圖像見證了林田山林業的發展歷程,讓讀者能夠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以及感受林田山的特殊之處,並對林業的貢獻有更深刻的認識。
陳沛吟2024/7/31 下午 02:50:19
1書名 戀戀摩里沙卡:林田山林業史
作者 王鴻濬
出版社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簡介(摘要)
  「摩里沙卡」不只是一處文化景點,更是花蓮人的集體記憶之一,它不僅是東臺灣林業史的一塊拼圖,在臺灣林業史也佔有一席之地,其榮枯更緊扣臺灣近代史,走一趟「摩里沙卡」就像走進臺灣林業史,翻開《戀戀摩里沙卡》猶如翻開臺灣近代史。歡迎國人翻開書頁,從林田山走進臺灣。
導讀
「戀戀摩里沙卡:林田山林業史」是王鴻濬所著的一本書,內容主要是在介紹花蓮的文化景點「摩里沙卡」,並探討了它在花蓮人心中的重要地位。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摩里沙卡的書籍,更是一本關於台灣林業史和近代史的寶貴資料。
書中講述摩里沙卡在東台灣林業史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台灣林業史上的地位。摩里沙卡不僅是台灣林業發展的一部分,更是台灣近代史的一部分。透過閱讀《戀戀摩里沙卡》這本書,讀者了解摩里沙卡的歷史背景和在東臺灣林業史上的重要性,同時也佔有臺灣林業史中的一席之地。摩里沙卡的興衰與臺灣的近代史息息相關,所以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走進臺灣林業史一樣。
這本書關於林田山、摩里沙卡和台灣林業歷史這部分介紹很多,如果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說是一本寶貴的資源。它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知識和故事,閱讀完絕對能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和歷史。
陳沛吟2024/7/31 下午 02:49:10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林田山,在台灣東部發展的歷史中曾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現代生活因為不常接觸,所以對於轉型為林田山林業與文化園區的它理解跟認知也不多。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這個主題的探究,更貼近在地的生活,也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家鄉。
本研究欲透過田野調查、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探討以下目的:
(一)瞭解林田山的歷史與文化沿革。
(二)探討林田山如何振興地方觀光與延續在地特色,以及做過哪些企劃與努力。
(三)探究林田山現在遭遇的挑戰與問題。
王瓊涓2024/9/27 上午 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