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嬤都比你強? 太魯閣族古部落的防災效果剖析
專題名稱 | 我阿嬤都比你強? 太魯閣族古部落的防災效果剖析 |
專題描述 | 隨著極端氣候發生的次數增加,居住在山區中的原住民部落安全問題越來越嚴峻,成為政府防治天災的重點區域,甚至還要考慮遷移部落來避開災害的可能性。然而,本校近年進行太魯閣尋根踏查過程中卻發現,古部落的房舍雖然毀壞到只剩駁坎和房基遺址,但所在地點卻未有大型崩塌或土石掩埋的跡象。這似乎暗示,太魯閣族先民在缺乏現代科學知識與工具的情況下,仍能依靠其長期累積的山地生活經驗與自然觀察技巧,選擇安全的居住地點,成功抵禦自然災害。 本研究旨在探討這種傳統智慧的防災效能,並試圖以科學方法驗證太魯閣族部落選址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透過利用日治時期的古地圖,尋找並確認這些高山地區的古部落位置,再結合現代GIS技術及地形、地質和水文等資料,分析古部落選址的防災效果。本研究希望透過此研究剖析太魯閣族傳統知識的科學基礎,也能為現今的防災研究提供參考方向。 |
隊伍名稱 | 我阿公阿嬤超強 |
指導老師 | 駱昌宏 |
參賽學生 | 吳芳妤 陳宇安 許劉子婷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作者 江冠榮 來源 https://file.mo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T2xkRmlsZXMvQWRtaW5VcGxvYWRzL250bWhpc3Rvcnkv 描述 本文介紹了布農族的傳統選址智慧,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傳統禁忌與夢占、自然環境的觀察以及軍事防禦功能。布農族在選址時會遵循多項禁忌,如避免在黑熊聚居地、溫泉附近或他族領域建房,還有曾發生不幸事件的地方也不能居住。此外,夢占對他們非常重要,夢境往往影響選址決定,凶夢會阻止他們遷居某地。布農族長期居住在中央山脈,熟悉當地的自然環境。他們認為自然物體和人類一樣擁有靈魂,因此,選址行為中會尊重自然,而非任意操控。他們的自然觀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也反映在地域命名上,經常依據地形、動植物等特色來命名。 | 陳宇安 | 2024/9/26 下午 04:27:45 | |
4 | 作者 吳健蘭 來源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aSUfja/search?s=id=%22090PCCU0141005%22.&openful 描述 為了解原住民聚落開拓與地形環境的關係,本研究以台北地區(包括台北縣、市及基隆市)為範圍,彙整並分析全新世時期的自然環境資料,以了解地形環境的變遷歷程,並蒐集台北地區各時期的原住民遺址報告及村社研究文獻,藉以分析各時期聚落的所在地形環境及空間分布情形,進而判斷地形環境變遷對各時期原住民聚落分布的影響。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時期約6500YBP左右。所以,6500~4500YBP的大坌坑文化聚落皆散布於淡水、三芝一帶的高位海階上。由於在10000~7000YBP間,台北盆地的地層陷落活動較明顯,所以海水早在6500YBP的全新世最高海平面之前即已侵入盆地,並在8000~7500YBP之間形成全新世時期的最大海漫面,直至4500YBP前,台北盆地大半地區仍為海水所覆蓋,原住民聚落僅分布於盆地西北緣山麓,並未見於盆地南側或盆底平原。隨著台灣島嶼逐年抬升,4500~3200YBP的訊塘埔文化聚落才逐漸由高位海階面移往低位海階面、海岸沙丘及平原等低地上,聚落沿北海岸向東分布,最遠可達福隆一帶。此時期台北盆地的地層陷落趨於緩和,加上地盤隆升及河流輸砂堆積旺盛,受海水覆蓋的盆底陸地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出露。早期散布於盆地北緣山麓一帶的原住民聚落沿盆地北緣丘陵擴展至盆地東南側山麓及盆底平原;由於盆底平原的河流流路尚未穩定,易生洪患,圓山文化聚落分布於盆地南側的丘陵緩坡,並沿新店溪向上游延伸進入北勢溪谷的河階面上,發展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300YBP以來,台北盆地的地形環境漸趨穩定,此時期本研究區的平埔族為凱達格蘭族,聚落多分布在河岸及河流會流處,內湖、新莊一帶的洪患及因地震發生地層陷落所形成的康熙台北湖,仍是影響聚落分布及遷移的原因。同一時期本區的高山族群為泰雅族,散布面積小,聚落多集中於南勢溪谷兩岸不受洪患且易取得山澗泉水的河階面或緩斜坡地上。 | 陳宇安 | 2024/9/26 下午 04:18:30 | |
3 | 作者 劉翠溶 來源 https://ir.sinica.edu.tw/handle/201000000A/69415 描述 本文以聚落作為探討臺灣環境史的對象,目的在於瞭解十七至十九世紀間漢 人拓墾與聚落的變化,並檢討環境變遷的意義。各地方的聚落環境無疑的受自然 與人文條件的影響,然而,聚落畢竟是人所營建的,人如何塑造或改變其聚落環 境,應是研究環境史所要關懷的主要問題之一。大致上,這三百年之間,臺灣的 自然地理條件,在地形和氣候方面並無明顯的變化,1 然而,臺灣由荒島變為良 田,這個改變主要是漢人拓墾的結果。聚落環境涉及的問題很廣,舉凡與一地開 發相關之問題都可包括在內,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新問題不斷出現。由於難以在 一篇論文中關照所有的問題,本文只擬就漢人拓墾和聚落形成先作一個歷史的陳 述,其他問題將另撰文,或由其他同仁研究 (如陳國棟研究臺灣森林的採伐)。 為了便於敘述並掌握變遷的脈絡,本文將以時間為經來貫串漢人在臺灣拓墾 的經過;討論的問題主要包括移民、聚落的形成和變化、水利與土地的開拓,以及隨之出現的環境變化。在空間方面,本文並不採硬性的分區 (如東西南北四 區),而是以行政區為基礎,配合主要的地理指標,如河川,來勾勒所討論的範 圍。行政區的範圍時有變動,這固然造成一些困擾,例如,前後比較時指涉的範 圍可能不一致。不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行政區的增加未嘗不是反映聚落的增 加。因此,本節嘗試以時間配合行政區作為敘述的主要線索 . | 吳芳妤 | 2024/9/26 上午 12:03:32 | |
2 | 作者 辜炳寰 沈哲緯 蔡宇龍 來源 https://swcdis.nchu.edu.tw/AllDataPos/JournalPos/%E7%B7%A8%E8%99%9F52/%E7%AC%AC2%E6%9C%9F/3.%E5%8E%9 描述 2009 年莫拉克颱風後,災害型態由洪水或崩塌等單一形式災害,轉變為崩塌、洪水、土石 流之複合災害,原住民族部落安全亦逐漸受到政府重視,在面臨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加情況 下,核心目標應以原住部落安全為主,評估各類災害影響,除研提工程與非工程防減災措施外, 甚至考量部落遷居規避災害可能性。本研究針對原住民族部落,進行部落環境勘查,建立相關 致災因子及災害影響分析,輔以問卷進行居民遷居意見調查及遷居關鍵議題蒐集與剖析。 | 陳宇安 | 2024/9/25 下午 09:05:07 | |
1 | 作者 江冠榮 來源 https://file.mo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T2xkRmlsZXMvQWRtaW5VcGxvYWRzL250bWhpc3Rvcnkv 描述 本文介紹了布農族的傳統選址智慧,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傳統禁忌與夢占、自然環境的觀察以及軍事防禦功能。布農族在選址時會遵循多項禁忌,如避免在黑熊聚居地、溫泉附近或他族領域建房,還有曾發生不幸事件的地方也不能居住。此外,夢占對他們非常重要,夢境往往影響選址決定,凶夢會阻止他們遷居某地。布農族長期居住在中央山脈,熟悉當地的自然環境。他們認為自然物體和人類一樣擁有靈魂,因此,選址行為中會尊重自然,而非任意操控。他們的自然觀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也反映在地域命名上,經常依據地形、動植物等特色來命名。 | 駱昌宏 | 2024/9/25 下午 04:15:52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陳宇安 標題 在完成小論文的最後階段 內容 在完成小論文的最後階段,我深感收穫頗豐,這段旅程讓我對研究的過程有了全新的理解。經過多次的資料收集、分析和反覆修改,我的論文逐漸成形,這讓我體會到細節的重要性和論證的力量。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讓我對所選主題有了更深入的洞察。 此外,我也意識到時間管理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每一階段的時間,讓我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與同學的討論和老師的指導也為我提供了寶貴的支持,讓我在面對挑戰時不再孤單。 總之,這次小論文的經歷不僅提升了我的研究和寫作能力,還增強了我的自信心。我期待未來能夠將這些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更多的學術探索中,持續挑戰自我,追求更高的學術成就。這段旅程不僅是對知識的追求,也是對自我能力的深刻反思和成長。 | 陳宇安 | 2024/9/27 上午 11:08:51 |
7 | 作者 陳宇安 標題 做小論文的過程 內容 做小論文的過程讓我獲得了豐富的學習經驗,深刻體會到研究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選擇適合的主題,這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透過查閱資料和文獻,我逐漸掌握了有效收集和篩選信息的技巧,這讓我對研究的主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撰寫論文不僅需要深入的思考,還需要對資料進行批判性分析。我逐漸學會如何將不同觀點整合到我的論證中,這增強了論文的說服力。此外,與同學之間的討論和交流,讓我獲得了新的視角,激發了許多創意。每次的反思和修改過程,都讓我對論文內容的邏輯性和流暢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了我的寫作技巧。 這次小論文的經歷讓我認識到,研究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學習的過程,耐心和毅力是成功的關鍵。面對挑戰時,我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思路,克服困難,並在每次修改中獲得成長。這段旅程不僅增強了我的學術能力,還讓我對未來的研究充滿期待,期待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應用到更廣泛的學術探究中。 | 陳宇安 | 2024/9/27 上午 11:07:54 |
6 | 作者 陳宇安 標題 做古部落的困難 內容 做古部落的研究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讓我對這個主題的複雜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古部落的資料往往分散且難以獲取,許多資訊來源不易查證,這使得我在建立可靠的研究基礎時面臨挑戰。考古資料的解讀也需要謹慎,因為不同的考古學家可能對同一文物有不同的見解,這增加了研究的難度。 此外,古部落的文化和習俗通常是口耳相傳,缺乏系統化的記錄,這使得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困難。我常常需要依賴間接的文獻或現代部落的類比,這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古代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與同學的討論有時也會出現意見分歧,導致對某些觀點的理解不夠一致,進而影響論文的整體方向。 這些困難讓我意識到,研究古部落不僅需要扎實的學術能力,還需要靈活的思維和持續的耐心。儘管過程充滿挑戰,但我相信這些經歷將使我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刻。未來,我希望能克服這些困難,繼續深入探索古部落的故事,並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傳遞下去。 | 陳宇安 | 2024/9/27 上午 11:05:16 |
5 | 作者 陳宇安 標題 做古部落的研究心得 內容 做古部落的研究心得讓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化和人類社會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了如何研究古代文獻、考古資料和口述歷史,這讓我對古部落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社會結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透過探索不同部落的習俗與傳統,我發現他們如何在自然環境中適應並生存,這讓我對人類的創造力和韌性感到敬佩。 在研究中,我特別感受到部落文化的多樣性及其與環境的密切關聯。不同部落在生活方式、藝術表現及宗教信仰上展現出獨特性,這不僅增強了我對人類文化的理解,也讓我反思當代社會的價值觀。與同學的討論和交流使我能夠分享研究成果,這激發了更多靈感,讓我對古部落的探索更加深入。 整體而言,這次的研究不僅提升了我的研究技能,還讓我認識到文化保存的重要性。我希望能繼續深入這一領域,發掘更多古部落的故事,並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這段旅程讓我對人類歷史充滿了興趣,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探索和學習。 | 陳宇安 | 2024/9/27 上午 11:01:37 |
4 | 作者 吳芳妤 標題 做完小論文的感想 內容 完成小論文的過程無疑是一次充滿挑戰的學習經歷。回顧整個過程,我有以下幾點感想: 1. 學到了更多自我管理的能力:小論文的製作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與自我管理。我學會了如何合理分配時間,設定階段性目標,並在壓力下持續推進工作。這段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律的重要性,並培養了更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2. 提升了研究與思考能力:從選題、資料搜集到撰寫,每個環節都需要批判性思維和嚴謹的分析。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篩選有效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並且透過學術寫作將這些觀點表達清楚。這讓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能夠更有條理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3. 耐心與毅力的考驗:無論是面對資料不足、寫作瓶頸,還是需要反覆修改的過程,這都極大地考驗了我的耐心與毅力。小論文的完成讓我明白,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不斷的努力與改進來實現的。 4. 自我滿足感:當我最終完成小論文時,那種滿足感與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這不僅僅是一份學術成果,更是一種個人成長的象徵。儘管過程艱辛,但完成後的喜悅讓我明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總結來說,小論文的完成不僅讓我收穫了學術上的進步,也讓我在人生技能與個人素質上有了明顯的成長。 | 吳芳妤 | 2024/9/26 下午 02:18:40 |
3 | 作者 許劉子婷 標題 小論文心得 內容 心得報告 我覺得了解這些很有趣因為我之前本來就很喜歡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和一些戶外活動所以我參加了尋根之旅在尋根時我學到了很多像是要怎麼搭帳篷在野外要怎麼煮飯山上原來那麼冷等……而且尋根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原來在那麼高的山上竟然有一個小小的部落但這個部落雖然小但他也不賴喔哪裡面還是有國小和一個很可愛的操場裡面的小孩們也很可愛喔穿著族服跳著舞也就是因為這次尋根我才對小論文產生興趣但在寫小論文前發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就是403大地震我們還是震央,就在早上我們準備比賽時突然一陣劇烈搖晃當時的我以為就只是一個小小的地震沒想到後面越搖越大我們就趕快緊急疏散到大草坪時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有同學已經被嚇哭因為想到那麼大的地震家裡的人會不會出事或是家裡會不會怎麼樣我也被嚇到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參加了小論文我一開始做小論文覺得根本就輕輕鬆鬆簡簡單單結果到後發現我的知識含量比我想像中的少剛做的時候還很開心得聊天因為就找個樣本而已到後面要找裡面對我們有用的東西逐漸開始用電腦裡的這個軟件那個軟件我的腦袋要爆掉了但在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像是如果在開車中突然有落石往山壁靠和原來深山裏以前有那麼多的部落原來我們現在的部落其實並不是安全的原來古人是不需要現在的技術就可以找到安全的部落不被落石砸重所以我們的隊名叫我阿嬤都比你強! | 許劉子婷 | 2024/9/26 下午 01:59:53 |
2 | 作者 陳宇安 標題 小論文心得 內容 在這次的小論文中我覺得我其實沒幫到什麼,我前兩個禮拜都還挺迷茫的,剛加入我根本就不知道要幹嘛,到這幾天我才有了一些進度,他們從暑假就開始做了,讓我覺得我加入好像是來玩的,但是慢慢的我開始有了些許的優越感,漸漸地好像有了興趣,我才發現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會慢慢地喜歡上,而且這麼多人一起做不會無聊,很開心,我也了解的很多關於災害的嚴重性,我也學習到了很多電腦的用處,不只是玩遊戲,還可以尋找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識,但並不是全都可以相信的,但我學到最多的還是與朋友的分工合作,需要和根據朋友的興趣以及專長分配. | 陳宇安 | 2024/9/26 下午 01:58:41 |
1 | 作者 吳芳妤 標題 小論文 - 心得 內容 這次的小論文讓我學到如何使用Biggis來查詢各個部落的所在地,以及災害區,這個程式剛開始我還不會用到後面發現這個程式有很多功能,可以劃分區域、也可以定點一個部落,讓我們知道部落的準確地,在查詢古部落的時候,我們有用到古地圖來確定古部落的位置,還有用Google keep 去翻譯以前古部落的位置,( 會用到翻譯是因為以前的古部落是日本人管轄的,所以是日文的拼音)查完這些我們就去核對部落的名稱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完成我們的工作!這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 還有切割保麗龍板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部分,老師先去買了很多的保麗龍板拿到保麗龍板就開始畫線切割切割的用具是電容筆,它加熱之後的溫度非常的高要小心使用,我們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失敗的地方,包刮保麗龍板破掉、歪掉,但是我們都沒有放棄,我們反而更認真揣摩如何切的更好更完美,我們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切割保麗龍,也很小心拿它避免破裂,這也是一個努力的過程! | 吳芳妤 | 2024/9/25 下午 11:24:47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5 | 網站名稱 峽谷自然災害的治理防災規劃與試驗計畫第一期 網址 https://www.taroko.gov.tw/News_Content.aspx?n=5522&s=227311 網站簡介 (一)峽谷自然災害以大理岩峽谷區之燕子口步道和九曲洞步道為最。災害型式為突來落石傷人。落石來源有三: (1)隧道頂拱細碎落石; (2)半隧道外緣巨石落盤; (3)峭壁不明高處凌空落石。 (二)本計畫研究結果顯示:欲有效改善峽谷步道安全,須工程治理、工程防護、與非工程管理策略因地制宜並施。如此應可大幅提昇步道安全。 (三)峽谷步道本為公路段。過去公路隧道、半隧道與峭壁低處者之傳統工法之處理頗見成效,對峽谷自然景緻與遊憩環境亦無損傷,故建議作為步道此等路段持續改善計畫之工法。 (四)來自峭壁高處不明地點之風化落石傷人,為峽谷步道主要安全課題。明隧道為最佳之防落石工程對策,其缺點為須改變自然環境並影響觀景視野,故不被採用。 (五)為解決此一難題,本計畫以「不改變自然環境、不影響觀景視野」為維護自然景觀之底線,研發可提升遊客安全之輕巧、環保、經濟「蝶形凌空墜石防護傘」,並設置四座試驗用蝶形凌空墜石防護傘於常落石地點,經兩次公開現場以大於步道一般落石粒徑兩倍以上之石塊從約十公尺高處以自由落體方式撞擊傘面,以檢驗其耐撞力,結果構造物均無明顯損傷,顯示其最大耐撞力應遠大於此。 (六)「蝶形凌空墜石防護傘」設置四個月,其間經歷多次地震與颱風和落石事件,證明其結構與減災功能完美無缺。科學以實驗結果為依歸。本設計試驗結果符合科學驗證法則。 (七)防護傘設置四個月蒐集之實驗統計資料顯示:若於賞景拍照區設置防護傘,可使落石災害減半,則遊客傷亡機率可從百萬分之1.20降至百萬分之0.60;而每年遊客可能傷亡人數則可從 0.95人降至0.48人。 故設置防護傘等於減少遊客暴露於危險懸峭壁時間,從而達到減少傷亡之機率至一半或更低。 (八)經高空落石現地實物試驗顯示:24支傘骨之一般雨傘可承受直徑5公分以上之天然石塊撞擊而不傷及持傘人,於發生細碎落石群時有其防災實用價值,可供參擇。 (九)任何天然災害防護措施都只能作到減少災損,而不能完全免災。因此步道安全設施如能多免一人之災難,就能多免一個家庭之災難,這不僅僅是積德,也是管理績效。每年有80萬遊客之峽谷步道採取積極性之防災措施有其客觀上之需要性。 (十)儘管防護傘設計與設置之二大基本原則為:無損於自然環境及無礙於賞景活動,而且已經以實物和實驗證實已經達到此目的,惟迄今為止的懸疑問題是:當防護傘作規模性之設置時,其景觀衝擊之規模效應如何? 對此問題唯一可能的回答還是計畫性與規模性的實驗。例如以連續防護傘構成安全廊道於遊客集散處及最愛賞景點,以檢驗其景觀適宜性。 (十一)峽谷步道最急迫的防災課題是:當地震突然發生時,九曲洞東、西洞口遊客集散地和開闊長峭壁步道區的遊客,如何可適時獲得適當的庇護,以儘量降低傷亡。 (十二) 為同時解決(十)和(十一)兩項的問題,本計畫做如下之建議: 立即可行建議 建議內容 目的 主辦機關 1.峽谷步道落石區調查與區劃 1.區劃步道危險區 太管處 2.峽谷步道落石區防災策略與工法規劃 2.在遊憩災害敏感區進行規模性防災試驗 太管處 3.遊客集散區、主要賞景區、地震避難區 3.解決防災構造物之景觀衝擊懸疑 太管處 實驗性防護廊道之架設 4.防護廊道之防護功能與環境和景觀衝擊承載量觀測 中長期建議 1.依前期試驗觀測結果確立峽谷步道防災策略 1.確立峽谷步道防災政策 太管處 2.研擬峽谷步道遊憩安全改善執行計畫 2.研擬執行方案與執行計畫 太管處 (十三)峽谷馬拉松活動前減輕災害之因應規劃:在現狀路況下,建議上、中、下三策,須從行政面作其適宜性評估。 •上策:將馬拉松活動路線侷限於相對安全之公路。 •中策:將馬拉松活動路線侷限於相對安全之步道路面,人員依規定戴安全帽。 •下策:開放全步道區,人員依規定戴安全帽。 | 許劉子婷 | 2024/9/26 下午 04:26:27 | |
4 | 網站名稱 太魯閣族 網址 https://knowlegd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55BE1C83A051D6B4&sms=9424A464D3C37244&s=F7108731A09221D6 網站簡介 歷史遷移 傳說太魯閣族(Truku)的祖先在史前時代由南洋一帶乘坐rowcing(漂流木,即船隻之意),在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登陸,登陸後散居於臺中至臺南一帶的平原上,後因與平原上之平埔族不合且寡不敵眾,被驅逐追殺,因而被迫向臺灣中部高山地區遷移,先遷至埔里西方名為Ayran(愛蘭)的地方,然後漸次向東的山區遷移,經過好幾個世紀共遷居十七個地方,最後遷移到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族人稱此地為德鹿灣(Truku Truwan)。德鹿灣這個地方是由Ayug Lqsan、Ayug Busi、Ayug Brayaw 三個溪谷所構成的臺地,在此逐漸發展產生「集體的歷史記憶」與「共同的生活經驗」。 德鹿灣在今天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的範圍,地理空間包含了三個溪谷範圍,在太魯閣族傳統的說法是Tru Ruku(三個居住的地方),兩個ru的音合併後成為「Truku」。太魯閣族人在德鹿灣生活一段時間後,因為人口增加、耕地獵區有限,有些族人遷移至仁愛鄉菁英村春陽溫泉的周邊臺地,自稱為「德克達雅」(Tgdaya,意思是指來自上方的原居地Truku Truwan)。另有些人遷移到現在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這群族人稱此地為「都達」(Toda,路過或是必經之地的意思)。太魯閣族人在德鹿灣與遷居達克達雅(Tgdaya)、都達(Toda)之後而形成了德魯固(Truku)、德克達雅、都達(Toda)三個群體認同,當中因為德鹿灣是族人的歷史根源,也讓Truku 成為太魯閣族三個群體的共同認同。 太魯閣族人(Truku)在十七、十八世紀往東越過了中央山脈的奇萊山、能高山、合歡山,到達臺灣東部的花蓮地區,在東部建立了新的家園。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紀的荷蘭、日本與中華民國政府,皆因為太魯閣族人在東部的勢力,而以「大魯閣」、「太魯閣」一詞作為地名、族群稱呼使用至今,並受日文漢字「太魯閣」發音影響而讀為「ta-ro-ko」。太魯閣族往東拓展後,在花蓮立霧溪、太魯閣溪兩岸河谷建立部落,十九世紀末太魯閣族人逐漸往立霧溪中、下游移動,往北到達和平溪流域,往南則發展到三棧溪、木瓜溪、清水溪流域。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太魯閣族部落土地被認定為國有地,壓迫傳統生活空間與自主權,引起族人不滿與反抗;像是明治29 年(1896)發生的「新城事件」、明治39 年(1906)的「威里事件」,以及大正3 年(1914)的「太魯閣事件」。大正3 年(1914)太魯閣事件後,各部落勢力逐漸被日軍所控制住,深山的族人也被迫遷徙到山腳地帶,並分散到不同的新部落,以弱化族人對部落的向心力。 | 許劉子婷 | 2024/9/26 下午 04:23:00 | |
3 | 網站名稱 太魯閣族人 網址 https://www.taroko.gov.tw/cp.aspx?n=8246 網站簡介 過去人類學家把泰雅族分為泰雅亞族和賽德克亞族,其中賽德克亞族又分為太魯閣群( Truku )、道澤群( Teuda )、和德奇塔雅群( Tkdaya )三個群。 賽德克亞族的原來居住在中央山脈濁水溪的上游,現今的南投縣仁愛鄉,因為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或尋找新的獵區的因素,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散居在花蓮縣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日本統治時期,於太魯閣事件之後對太魯閣族實施混居集團移住政策,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今日的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繁衍後代,他們認同Truku Truwan 是三個群共同的祖居地,所以自稱是「太魯閣族人」(Seejiq Truku)。 清領時期稱他們「大魯閣」,日治時代日本人稱他們為Taroko,居住地也以Taroko稱之。二戰後沿用日本人的稱呼,譯音為「太魯閣」,不論是大魯閣、Taroko或太魯閣,三個稱呼都是來自Truku(太魯閣)的發音,連後來「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名稱,也因為太魯閣族人居住於此而得名。 太魯閣族與同源同種的泰雅族,因為分居的年代久遠,生活環境不同,在風俗習慣、文化、傳說、服裝、歌謠及語言,產生極大的變異。但是不變的是「以山林為家、視土地為生命」的堅毅民族性格。經過族人長期的努力,太魯閣族終於在民國93年(西元2004年)1月獲得官方正名,成為全國第12個原住民族,從此族人可以大聲地說:「我是太魯閣族人」。 | 許劉子婷 | 2024/9/26 下午 04:14:17 | |
2 | 網站名稱 維基百科 網址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95%83%E7%AB%A5%E6%95%99%E8%82%B2%E6%89%80 網站簡介 蕃童教育所是台灣日治時期蕃地的原住民義務教育學校,存在於1908年至1945年間,並在1936年改稱教育所,屬於警務系統理蕃政策的一部分,其學校老師全由當地警察兼任,實質上為行政控制及治安管制,教育目的則是其次。蕃童教育所最多於1934年設有188處,其學生逐年增加,在1943年時有11,596人。中華民國在1945年二戰後接收統治台灣,將教育所改制為「國民學校」,是台灣大部分山地原住民族部落國小的前身。 | 許劉子婷 | 2024/9/26 下午 03:53:06 | |
1 | 網站名稱 部落蓋在哪可不能只靠夢占!台灣原住民族聚落多樣化的選址指南 網址 https://kjmu.org.tw/%E5%8F%B0%E7%81%A3%E5%8E%9F%E4%BD%8F%E6%B0%91%E5%BB%BA%E7%AF%89%E9%81%B8%E5%9D%80/ 網站簡介 遙遠的過去沒有捷運跟商圈,原住民遷徙時都怎麼選擇該住哪呢?根據王人英(1967)所著《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調查,臺灣原住民族主要因為天然災害、土地耕作面積不足、交通不便這三個因素而遷移,而針對這三個因素,各族在選擇居住地時也有不同的權重。 | 陳宇安 | 2024/9/25 下午 08:5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