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as Truku -太魯閣傳統歌謠探究
專題名稱 | Uyas Truku -太魯閣傳統歌謠探究 |
專題描述 | 每年學校都會參加太魯閣傳統歌謠比賽,每次聽著悠揚美妙的傳統歌謠,腦中就會想像祖先的山林生活。所以想要透過這次的專題研究,以部落音樂採集實錄方式,用影像紀錄,從中了解古調傳述的意義及故事。 |
隊伍名稱 | Fu Shi |
指導老師 | 劉育文 温莉美 |
參賽學生 | 所凱崙 林貴文 林郁婷 張誠真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9 | 作者 劉育文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DxMngSOKw&ab_channel=%E5%8A%89%E8%82%B2%E6%96%87 描述 花蓮縣富世國小~學生藤編田野紀錄(特色本位課程)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10:17:53 | |
8 | 作者 劉育文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27umbo8AI&ab_channel=%E5%8A%89%E8%82%B2%E6%96%87 描述 富世國小畢業典禮祈福儀式 | 張誠真 | 2021/10/7 下午 10:10:58 | |
7 | 作者 劉育文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WPxml3o4s&ab_channel=%E5%8A%89%E8%82%B2%E6%96%87 描述 富世國小傳統家屋建造過程及祈福儀式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10:07:52 | |
6 | 作者 劉育文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vLDxlWECQ&ab_channel=%E5%8A%89%E8%82%B2%E6%96%87 描述 富世國小108年夏日樂學實錄:狩獵文化、傳統美食、古道巡禮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10:04:37 | |
5 | 作者 余錦福 來源 賽德克與太魯閣族群曲調與歌詞之研究/玉山神學院學報第二十一期 描述 有關賽德克族(Sediq)與太魯閣族(Truku),無論是人類學或音樂學的研究,過去都歸類為泰雅族。音樂學方面的研究,歷來有不少學者專家做過相關的調查與研究(田邊尚雄 1922、黑則隆朝 1943、呂炳川 1982、許常惠 1999),而首先將太么族(泰雅族)與紗績族(即賽德克亞族)為各別獨立族稱之者為日本學者佐山融吉;並且在他所著的《蕃族調查報告書》,所採得的歌詞及翻譯,分別記錄了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歌謠慣用的區域旋律。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歌謠,有何慣用的區域旋律?音樂學者研究指出,兩族歌謠的性質皆是「四音組織」為主(黑澤隆朝 1973;呂炳川 1982;許常惠 1991;吳榮舜 1994、1998、1999、2000;余錦福 2001、2002;曾毓芬 2007 等)。有趣的是,遷徙後所形成的兩大聚落,彙整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資料顯示,分析兩族音樂特色時,在音樂的題材、風格、曲調等方面,確實有其各自區域性獨特的演唱模式。南投賽德克族有密集接應的輪唱方式與單音唱法,花蓮太魯閣族只有單音唱法沒有輪唱方式,但歌詞表現上常有重疊反覆方式的現象,而南投賽德克族的單音音樂卻少有此用法。引起筆者欲進一步探討的是,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區域性的獨特演唱模式,歌詞與曲調的表現,是音樂主導歌詞?還是音樂表達歌詞的意義?除音樂與歌詞以外又是什麼?音樂人類學範疇的 Alan P. erriam《民族音樂人類學》的「方法與技巧」(Method and Technique)一文,提到有關人類行為的語境中理解音樂問題,包含作為語言行為的歌詞,以及歌詞通過敘述所揭示的內容等。筆者試圖從此方向,剖析其兩族曲調與歌詞的相關問題。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02:58:46 | |
4 | 作者 受委託者:葛都桑音樂工作室 研究主持人:李文茹(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協同主持人:馬維駿 來源 太魯閣族部落社區民謠採集/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描述 民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歌曲當中記錄了該民族的生活、文化與情感。關 於太魯閣族的文化與生活型態等,在許多文化人類學相關研究當中都有詳細的記 載。由於大規模且有系統地對於原住民族展開研究的是在日治時期,因此《臨時 台灣舊慣調查會 蕃族調查報告書》是經常被引用的文獻,而我們在當中也可見 到一些太魯閣民謠相關的記載。但很可惜的是這當中沒有樂譜,只有幾句簡單的 歌詞與翻譯,所以我們無法想像當時的太魯閣族是用甚麼樣的心情、甚麼樣的聲 音來表達自己的文化或是當時的情感。 文獻記載確實有其重要性,但我們也不可否認,當太魯閣族在面臨民族遷 移、歷代外來政權統治、原史部落形態改變等的時候,他(她)們在情感方面的 各種感受,在以客觀寫實描述為主的歷史文獻中經常被省略。但所幸太魯閣族是 擁有即興民謠創作天份的民族,所以在文獻記載中看不到的情感部分,直到今天 我們依舊可以透過傳承下來的民謠,透過族人的歌聲來想像(他)她們的感受。 民謠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這當中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歷史情感。但是否透過大量的 採集,就表示收集了這民族所有的歷史了呢? 我們對於上述的問題,是採取否定的態度。在這次計畫執行過程中我們發 現,很多先前研究或是相關調查報告書,都將採集到的民謠進行文化人類學式的 分類,例如由胡清香在《太魯閣族傳統歌謠集》中,將採集到的歌詞依據內容進 行分類。但是必須聲明的是,對於擁有即興創作習慣或是以口述的方式傳承歷史 的民族來說,民謠內容會隨著時間、地點、演唱者心情而改變,除了生活習俗之 外的部分,並無一定準則可以整理出來。換句話說,大量採集若沒有配合縝密的 歷史考察、收集被訪者的人生經驗、對於該文化的深入理解的話,那麼就無法了 解隱藏在民謠背後的歷史、文化意涵。為了能更深入了解所採集到的民謠對於演 唱者本身亦或是對於太魯閣族歷史的意義,本次採集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我們除 了採取專業錄音技術之外,還進行口述訪談。也就是說,除了採集之外,還進行 質性研究分析。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02:56:21 | |
3 | 作者 峨崚‧芭芷珂 來源 哈尤.尤道十首太魯閣族語傳統歌謠與創作詩歌合唱作品研究與指揮詮釋/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描述 哈尤.尤道(莊春榮)是台灣近代重要的太魯閣族音樂作曲家之ㄧ,1954年出生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現職為花蓮縣砂卡噹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他的創作合唱作品融合了太魯閣族傳統歌謠及宗教信仰,其音樂創作手法和特質是以傳統古調的蒐集編寫與族群信仰內涵相結合,他所創作的音樂融合傳統古調及現代教會吟唱。 哈尤.尤道的創作合唱曲包含了傳統太魯閣族歌謠、創作詩歌及其他原住民族語傳統歌謠改編歌曲等。本論文即挑選哈尤〃尤道所創作的《十首太魯閣族語傳統歌謠合唱曲及創作詩歌》進行研究。 論文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限制及研究方法與步驟等說明;第二章為文獻探討針對太魯閣族歌謠、太魯閣族音樂家、太魯閣族拼音及發音作一概述;第三章為作曲家介紹,透過訪談了解哈尤.尤道之簡歷及創作風格;第四章則是針對哈尤.尤道十首創作合唱曲作樂曲分析及指揮詮釋;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將上述探討總結,並提出心得與具體建議,以作為合唱指導者教學上的參考,期望能有助於台灣原住民合唱音樂的推廣。 | 所凱崙 | 2021/10/7 下午 02:54:53 | |
2 | 作者 江正豐 來源 基督教長老教會對太魯閣族音樂的傳承與影響/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描述 太魯閣族在過去的文獻中,幾乎都被歸屬於泰雅族旗下的一個族群。然而在每位族人的文化認同中,並不稱他們自己是泰雅族,而是稱自己為太魯閣族。可是,受到外來強勢文化的衝擊,其傳統文化正在一點一滴而至快速的流失當中。正名之後的太魯閣族,其社會變遷及信仰的改變,對太魯閣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及影響,在相關之學術研究文獻上亦非常缺乏,部份的族人或文史工作者等也正努力蒐集資料,且肩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其中教會在太魯閣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上更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筆者嘗試著以花蓮縣富世地區教會為主,周邊部落教會為輔,對太魯閣族音樂文化的現象。透過田野調查、文獻資料分析與比較等研究方法,來探討太魯閣族音樂在教會的推動之下所展現的各式面貌。並試圖從音樂歌謠的內涵中,架構出傳統文化與教會之間所共同認定的文化發展模式。 | 温莉美 | 2021/10/7 下午 02:53:00 | |
1 | 作者 研究主持人:孫大川 研究助理:吳雪月、旮日羿•吉宏 來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盤點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 描述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近二十年來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與原住民相關事物的文化盤點;並透過耆老口述歷史的記錄與整理,突顯國家公園內豐富的歷史人文風貌,見證人與自然可以達到的和諧關係。一方面作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二十周年的回顧,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未來「公園」與「原住民」新伙伴關係的起點。 我們在第一章說明了本計劃的目標與方法,並先進行一九八六年之後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有關的文獻清點。除評述若干重要研究案的成果與論點外,也對二十年來研究議題的發展,對照太魯閣國家公園、大社會演變趨勢與原住民自主意識的提升,指出不同階段的研究旨趣。附錄部份,我們還將文獻依性質、項目分類歸目,方便檢索。 第二章我們重新踏查了太魯閣族群的傳統領域與部落遷徙。本章除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外,大量運用耆老口述和新近傳統領域調查的發現,配合衛星定位及電腦圖繪的技術,更清楚地呈現太魯閣族人遷徙、分化的時空交錯影像。同時,我們也初步完成了太魯閣族群的系譜調查。 第三章我們以口述資料為主,分別展示、分析太魯閣族人之起源神話、遷徙傳說、祖靈傳說、巨石傳說、紋面傳說、巨人傳說、射日神話以及動植物傳說等,並進一步探討其感性寓意及其獨特之神話思維。 第四章我們先介紹了太魯閣族的歲時祭儀和祖靈信仰,理解太魯閣人傳統社會中倫理規範的模式;接著討論當代太魯閣人信仰生活的變遷,側重她與基督宗教的接合。最後,則透過近十年來原住民文化祭儀的復振,觀察其與日常生活、文化觀光與部落營造間的互動、發展。 第五章我們論述了太魯閣族民族動、植物所隱含的生態智慧,也展望其可能的加值潛力。第六章我們也調查、整理了目前太魯閣國家公園周邊部落的社會組織、民間社團與文化產業,作為未來互動、互利的基礎。結論(第七章)中,我們除了綜合研究的成果,也提出若干具體後續研究的建議。謹供參考。 | 劉育文 | 2021/10/7 下午 02:49:36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7 | 作者 温莉美 標題 心得感想 內容 本次行動研究為探究太魯閣古謠,藉由實際踏查採集,讓學生以彼此分工合作的方式,發掘問題、工作分配、心得分享、疑難處理等等,落實主動觀察,問題解決能力,並融入多媒體製作,讓孩童培養探究精神,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看著孩子犧牲午休及假日時間進行採集及資料整理,由毫無頭緒互相對望,到後期的侃侃而談,真的感覺十分欣慰!教育應該是如此,不再只是老師講、學生做;換個模式,適時引導給予協助,孩子是能夠在合作中,運用所學的知能,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使命! 在指導學生進行主題探索課程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潛力無窮,只要用點心,給學生舞台發揮,學生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回饋。未來,我們將以此研究為基礎,將太魯閣族文化規畫成為學校校本課程,讓學生能更深入的探究文化內涵。 | 温莉美 | 2021/10/7 下午 05:37:33 |
6 | 作者 劉育文 標題 心得感想 內容 經過探索式以部落音樂古調為主題的過程,從學生的學習歷程更讓我確認必須要建立部落生命影像資料,實踐部落傳統保存與傳承的終極情懷,持續發掘部落文化議題與族群人文故事情節,真實呈現社區脈動與變遷史錄,藉由學校師生的操作,記錄在地人文與環境議題,永續經營部落文化實踐與傳統知識的傳遞。 這次活動以記錄部落民謠為主題,與學生在製作成果和資料整理時發現民謠之所以重要,我們發現在歌曲當中記錄了該民族的生活、文化與情感,雖然只有幾句簡單的歌詞與翻譯,但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太魯閣族是用甚麼樣的心情、甚麼樣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文化或是當時的情感。未來我們企圖以民族教育課程之實施內涵為出發點,以部落文化核心為主,透過師生操作,以探究、體驗與發表,使師生深度認識傳統地方知識,操演傳統文化美感。 | 劉育文 | 2021/10/7 下午 05:36:39 |
5 | 作者 林郁婷 標題 心得感想 內容 我很感謝劉育文主任、温莉美老師,在這些日子的努力,我們終於成功的完成這次的活動和訪談。我們利用中午及課餘的時間完成我們的工作進度,希望下次還可以參加這樣的活動。這項活動我們學習到了如何分工合作,如何進行採訪,聽到了很多太魯閣族的古謠,認識了許多太魯閣族的文化,我覺得收穫滿滿。還記得我們去訪談伊祭.達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獵首笛所演奏的古謠,古謠的意思是祭魂及防禦的意思。原來每一首古謠都有傳統的意思,我是太魯閣族人,我要多瞭解太魯閣族的古謠,將來就可以告訴學弟學妹,這樣我們太魯閣族的文化才不會消失。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05:35:47 |
4 | 作者 林貴文 標題 心得感想 內容 小論文研究,從開始到結束,我增加了很多知識,學到了很多的技能,像是我知道了很多太魯閣的文化,學到了如何使用攝影機、如何提問、如何分工合作......等,我學到好多好多。還記得在訪談時我好緊張,還好我撐過來了,我聽到詹老師告訴我們太魯閣族有好多種歌謠。例如:編織歌、狩獵歌、搶婚歌、祭典歌等,編織歌意思是:凌晨四、五點的時候,每一家的女生都在編織,她們在編織的時候,會有Bong Bong的聲音。狩獵歌的意思是;打中獵物的時候,呼叫朋友來幫忙把獵物帶回去......等等。原來每一首古謠都有意義及故事,我覺得太魯閣的祖先太有智慧了,雖然我是阿美族的,但是我仍然想學習有關太魯閣文化的知識。所以我要感謝老師讓我參加這一次的活動,感謝老師的指導,也感謝和我一起完成這活動的同學們。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05:32:33 |
3 | 作者 所凱崙 標題 心得感想 內容 感謝老師指導我參加全國小論文競賽,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太魯閣傳統歌謠比賽,在活動中我聽到了很多現代和過去的古謠,當時我就覺得太魯閣族歌謠真好聽。之後老師帶著我們進行古謠的訪談,在訪談中我覺得收穫好多,因為當被訪談者每唱完一首古謠,就會講出那首古謠的意思及故事,原來我們的祖先那麼有智慧。參加這個活動,我很想再繼續了解太魯閣族還有哪些古謠以及他的故事及意思,而我自己是太魯閣族人,更想進一步研究太魯閣族的文化。感謝這次指導我們的老師,一起分工合作的同學們,還有告訴我們很多故事的受訪者,我的收穫真的很多。 | 所凱崙 | 2021/10/7 下午 05:31:37 |
2 | 作者 張誠真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在訪談詹老師時,老師教我們唱很多原住民的歌,還有講解歌的意義,老師還有講到獵首笛是以前的人獵人頭要吹的,而這獵首笛不能亂摸。接著她也提到以前豬的肝只能老人才可以吃,如果年輕人吃了就是對長輩不尊敬,之後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怎麼唱原住民的歌,也有敲木琴,我們今天問的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希望我們還可以繼續努力的學習,將太魯閣族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 張誠真 | 2021/10/7 下午 05:30:45 |
1 | 作者 林郁婷 標題 訪談心得 內容 在訪談時,我印象最深的是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伊祭‧達道所演唱的招魂歌,那是有關因為太魯閣戰役而死掉的族人經由這首歌可以安撫那些去世人的靈魂。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05:30:07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網站名稱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dmtip.gov.tw/web/index 網站簡介 認識太魯閣族的人文地理與傳統文化。 | 張誠真 | 2021/10/7 下午 02:05:16 | |
7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 https://www.cip.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8BEBF5BE0A53E41F&type=84B62E287CE43C4FD0636733C6861689 網站簡介 是政府最核心負責原住民事務的公家單位台灣是一個位於亞洲太平洋的美麗島嶼,居住著各種族群,其中原住民族約有5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對台灣而言,原住民族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 | 張誠真 | 2021/10/7 下午 02:01:43 | |
6 | 網站名稱 秀林鄉公所 網址 http://www.shlin.gov.tw/tw/index.aspx 網站簡介 太魯閣族主要族人的居住地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01:58:59 | |
5 | 網站名稱 原住民族語E樂園 網址 http://web.klokah.tw/video/list.php?lid=352 網站簡介 這個網站的影音中心/歌謠篇/太魯閣族語,收錄了31部傳統歌謠影片,可供我們 學習。 | 林郁婷 | 2021/10/7 下午 01:55:11 | |
4 | 網站名稱 太魯閣國家公園 網址 https://www.taroko.gov.tw/ 網站簡介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歷史文化中,有五大主題,分別為: 1.太魯閣史話 2.人物訪談 3.太魯閣原住民 4夥伴關係 5.社區工坊 | 所凱崙 | 2021/10/7 下午 01:50:34 | |
3 | 網站名稱 彼得洛.烏嘎的獵人家園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itayru/?fref=ts 網站簡介 過去,因為日本以及國民政府的文化衝擊,東部紋面民族的文化原本應該隨著太魯閣峽谷中的雲霧蒸散。但是,在厷魯閣音樂會中看到那身著古樸衣物,身上佩帶真正由自己捕獲的野獸骨牙為飾品的紋面人,彼得洛‧烏嘎,他就是那股奔騰的血脈。 他沒有受過主流社會的教育,但是他向大自然學習;他沒有受過主流社會的餵養,但是他接受著山林的孕育。多年前,彼得洛投身紋面民族的文化復振工作。他以最簡單,但是卻最為難得的方式呈現文化,那就是『活在紋面民族的文化裡』。透過祖先的口述方式~民謠述說出太魯閣古早的故事編織,狩獵,文化行動與藝術展演,乃至於日常生活作息,彼得洛皆服膺著紋面民族先人的方式,這不只是彼得洛的維持生計方式,更是他文化復興推廣的途徑。彼得洛常說「我時常一個人獨處孤寂黑暗的高地懸崖,但是我不害怕,因為我的信仰與我同在,我不恐懼為難,因為我不愧對我臉上的刺紋,那是我向天地鬼神證明我人格與能力的表徵,更是我有著天地鬼神注目的憑證。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01:40:58 | |
2 | 網站名稱 鏡好聽----EP04|靈路:太魯閣族藝術家 / 覡(smapux)者 東冬.侯溫 網址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15/2069?fbclid=IwAR09JN-VT4fIRNc1Ntqn06WjQlWL8Q6i0IsXuDHw4uPo6NRxC_sUUTsesVYvytu 網站簡介 東冬.侯溫,一個年輕太魯閣族藝術家,是他的故事,也是他父親的故事,只是帶著不同姿態回到部落。 | 林貴文 | 2021/10/7 下午 01:36:47 | |
1 | 網站名稱 https://ticeda.moc.gov.tw/home/zh-tw 網址 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 網站簡介 這個網站介紹了各族的神話故事、祭典、樂舞、紋樣和服飾。在影音專區中,有11部太魯閣族的傳說故事、歌舞劇場和訪談記事,可以讓我學習。 | 所凱崙 | 2021/10/7 上午 10:2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