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老闆的「𥴊」願人生
專題名稱 | 雜貨店老闆的「𥴊」願人生 |
專題描述 | 隨著便利商店林立,守護台灣庶民生活的雜貨店也漸漸的變少,可是,不管在都市、鄉村還是偏遠的原住民部落,還是有一群人持續在經營的雜貨店,這些老闆們為什麼願意要在競爭激烈的生意中開店?是我們很想研究的主題。 研究過程,將以花蓮縣的13個鄉鎮為主,以實際訪談的方式來完成探究。 預期: 1.了解花蓮縣各鄉鎮雜貨店的興衰。 2.了解花蓮縣各鄉鎮雜貨店都市與偏鄉地區雜貨店經營方式的差異。 3.探究花蓮縣各鄉鎮雜貨店雜貨店老闆的經營故事。 4.透過研究歷程對家鄉有更深的了解與關懷。 |
隊伍名稱 | 很柑願對不隊 |
指導老師 | 陳文馨 邵婷煒 |
參賽學生 | 蔡岫妤 陳松麟 陳沐恩 龐安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8 | 作者 徐知誼 來源 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agri_story&id=99 描述 柑仔與𥴊仔 古早的中國農業社會時代,因生產力有限,一般百姓僅能維持最低限度生活水準,主要的經濟活動便是以物易物。來到作物收成的季節,農民就得拿穀物去向手工業者交換更新器具或其他日用品;隔年播種的時候,又必須將農閒之餘紡織的布換取更多的種子,如此年復一年。人類的技術與生產力提升後,物品交換超過了原始需求的意義,商業因之而生。據《易經》記載,神農氏曾在日中設市以「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這便是原始的市集了。交換商品種類不斷增加後,為方便交易,人們又發明了貨幣作為交易媒介。不過,歷來通貨膨脹與私鑄錢幣的問題層出不窮,物物交換依舊成為人們各取所需的最直接手段,存續至今。 《清明上河圖》內描繪著各式各樣的行業,其中行走在街頭上的搖鼓郎,身背木架,架上放置著日用品、胭脂、針線、玩具等貨品,轉動著搖鼓吆喝叫賣,這應該就是雜貨店的前身了。來到清領臺灣時期,搖鼓郎逐漸演變為挑擔或推車移動販賣的形式,同時也出現了固定地點販售的雜貨店。 雜貨店原來在閩南語中稱為「矸仔店」或「仔店」,名稱源於婆婆媽媽買酒、醋及醬油時都會提著叫做「矸仔」的玻璃容器去裝;或因早期雜貨店門口都用竹製容器「 仔」盛裝鹹魚、魚脯、小魚乾等。後來文字上大多習慣使用「柑仔店」。雜貨店紮根於鄰里街坊間,顧客的習慣也往往反映出在地特性,例如販賣土產、幫忙轉送信件,甚至半夜不打烊等。而不論主婦、農民或工人,透過來此消費的相遇、問候及交換訊息等互動,使得雜貨店成為凝聚社區情感與向心力的節點,超過本身為交易場所的基本功能。文/徐知誼 | 陳文馨 | 2021/10/8 上午 10:23:37 | |
7 | 作者 林欣誼 來源 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 描述 檯秤(磅仔)‧小型桿秤(量仔) 在電子秤普及前,雜貨店必備一座放置桌上的檯秤,閩南語稱「磅仔」,刻度為公克公斤,附近有秤錘,用來秤糖、鹽、魚乾等雜貨。 用手提起秤物的桿秤稱「量仔」,最大型需要兩人提起,用來秤大公豬、稻殼等重物雜貨店常用的微小型桿秤,可秤無法放在檯秤上的物品。更小的桿秤稱「 仔」,中藥行用來秤少量的藥材。 算盤 老一輩老闆不用計算機、收銀機,仍慣用算盤。中式算盤有上一株下四株的一四株算盤、上一珠下午珠的一五珠算盤等,店家常見的為上二、下五珠的二五珠算盤,方便一斤十六兩的十六進制使用,又稱「斤兩算盤」。 菸酒櫥.掌櫃桌 在金屬架和鋁門窗刷新雜貨店的門面之前,老店用的木造門窗與櫥櫃,搭築了上個時代的迷人韻味。早期木頭選多為民間慣稱的Hinoki(台灣扁柏,又稱黃檜,與紅檜Benihi並稱為台灣檜木),檜木不受蟲蛀,許多店家從第一代保存至今,經年使用,呈現滑潤光澤,別具歷史感。 除了在牆上釘製簡單木架,更講究的則打造有底座、安上玻璃的玻璃櫥。在民義品藏家眼中,菸酒除更是「玻璃櫥的王者」,往往迎們擺放,象徵店家的高檔格調。一般的菸酒除造型方正,最氣派的則有高低雙塔造型,四面玻璃具展示效果,木造或水泥磚石砌的底座再貼上白色磁磚,增添優雅。 掌櫃桌即今日的櫃台,是收銀、處理文書或店主安坐看報的地方,通常為一張附有抽屜的大木桌,有的裝上直接挖一孔洞投錢,保險又便利。 長板凳(椅條) 現今便利商店多闢有座位區,其實是復古作法,因雜貨店常就有供人閒坐的地方,店內外散放板凳、藤椅、躺椅、小學生課桌椅、甚至整座沙發等,用「來來來,內面做坐」的方式迎客。 | 陳文馨 | 2021/10/8 上午 08:07:23 | |
6 | 作者 洪維健 許中熹 來源 古早味 懷舊柑仔店 描述 瑞芳簳仔店的特展,顧名思義就是雜貨店的歷史回顧展,在短短兩個月的展期中,賴志賢展出琳瑯滿目的各色收藏,生動重現了六○年代的復古風情,帶領觀眾一起通過時光隧道,重溫褪色的兒時回憶。簳仔店所說的「簳仔」就是扁平竹編的圓盤容器,可以曝晒食物或是風乾滷味,清末的老式雜貨店鋪,最常擺設這類容器,因此也被稱為簳仔店,後來更被以訛傳訛寫成「柑仔店」,瑞芳這個地名的起源,據說就跟簳仔店有一段奇妙的淵源。 瑞芳早期稱作柑子瀨,據說當地唯一的一家雜貨鋪又以「瑞芳」為號,所以後來瑞芳店就成了地名,不過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瑞芳店這個地名更成了廣泛使用的名稱,日軍把這裡當作重要的軍事訊息收發處,不但登上文書記載而且沿用至今,當時往來這個商鎮的旅客購買日常用品,都會提到要去「瑞芳」,而瑞芳這個名字更因此代表了傳統雜貨鋪簳仔店,這段傳說至今還是當地人津津樂道,至於年份考據也就無法追究了。 | 陳松麟 | 2021/10/7 下午 08:54:16 | |
5 | 作者 撰文 /繪圖 蘇拉圖(蘇俊賓) 來源 每一個老招牌都是經濟變遷的縮影 【每一個老招牌都是經濟變遷的縮影】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老物潮:收藏者的回憶加值學》由遠流出版 描述 從專賣〈公賣〉制度以來,菸酒公賣局的招牌算是經歷了三代,每一代都在台灣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日本人在台灣的專賣制度,到後來國民政府的菸酒公賣局,到現在的菸酒公司,隨著時代的演進,也發展了好多款式的招牌。 日據時代,專賣的項目有塩、酒、煙草,這三塊招牌,這「孿生三兄弟」,是許多追尋收藏台灣老招牌的重要里程碑。方形的招牌,橢圓形的白底,分別以三款字體寫上的字,擺在一起,特別有味道。 十多年前,前後也是花了幾年才陸續找到這三款。收藏時,價格不一定高,但真的很難找。以難度而言,塩最難找,其次是酒,再來是煙草。大概跟當年販售點普及度有關吧!台灣的塩招牌與日本不同,日本是綠框黑字,台灣是綠框綠字,很多朋友找不到台灣的綠框綠字,就跑去日本找它的孿生兄弟,過過乾癮。 光復後的菸酒公賣局時代,就是另一種收藏的樂趣了。在台灣,不管是農村或都市,不管是大街或小巷,這一塊圓圓的招牌,成了大家的共同回憶。絕對可以說是台灣最經典款的招牌。 「菸酒公賣局」的招牌在將近四十年中,發行了超過十二萬面。也因為每間柑仔店,一定都會掛上一面,所以這白底上寫著菸酒兩紅字的老風格,就成了大家的共同回憶。圓形的菸酒招牌,每塊都有它的零售編號。所以,在一萬號以內〈甚至一兩千號以內〉都是超級資深的招牌,可以說是菸酒公賣局的前幾號零售商了。 我常說,這塊招牌,可以說是鐵招牌裡頭的「 大同寶寶」。因為幾乎只要一拿出來, 大家都有印象, 是台灣具有高度共識的經典款招牌。喜好收藏台灣老東西的同好,幾乎大家都會收藏一面,也是我收藏的第一面老招牌。想想,幾十年來,曾經有十多萬間雜貨店掛著這塊招牌,能見度相當高。直到公賣局改制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才換了方形的新款。 早年有些店, 只賣菸沒有賣酒,或者只賣酒沒有賣菸。這些小攤販、小店面,公賣局也幫忙製作了招牌,一樣有編號,因為數量較少,就沒有菸酒圓型招牌這樣的激起大家的共鳴了。 至於塩的招牌,光復後,改用了食鹽兩字。小小的釘牌,不是琺瑯烤漆材質,而是一般噴漆。風吹雨打下,一般都生鏽得很嚴重,除非收藏到庫存新品。 【每一個老招牌都是經濟變遷的縮影】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81 ) | 龐安 | 2021/10/7 下午 08:42:18 | |
4 | 作者 徐知誼 來源 從地方到雲端:柑仔店的古今演繹 描述 《清明上河圖》內描繪著各式各樣的行業,其中行走在街頭上的搖鼓郎,身背木架,架上放置著日用品、胭脂、針線、玩具等貨品,轉動著搖鼓吆喝叫賣,這應該就是雜貨店的前身了。來到清領臺灣時期,搖鼓郎逐漸演變為挑擔或推車移動販賣的形式,同時也出現了固定地點販售的雜貨店。雜貨店原來在閩南語中稱為「矸仔店」或「仔店」,名稱源於婆婆媽媽買酒、醋及醬油時都會提著叫做「矸仔」的玻璃容器去裝;或因早期雜貨店門口都用竹製容器「 仔」盛裝鹹魚、魚脯、小魚乾等。後來文字上大多習慣使用「柑仔店」。雜貨店紮根於鄰里街坊間,顧客的習慣也往往反映出在地特性,例如販賣土產、幫忙轉送信件,甚至半夜不打烊等。而不論主婦、農民或工人,透過來此消費的相遇、問候及交換訊息等互動,使得雜貨店成為凝聚社區情感與向心力的節點,超過本身為交易場所的基本功能。 | 龐安 | 2021/10/7 下午 08:31:56 | |
3 | 作者 蔡岫妤 來源 訪談記錄表 描述 彙整花蓮縣13鄉鎮柑仔店田野調查資料,表格化每間不同商店的訪談日期、店特色、店齡、營業項目、及人生故事等。 | 蔡岫妤 | 2021/10/7 下午 08:17:42 | |
2 | 作者 李美京 來源 一枚銅板也很幸福的雜貨店時光 描述 歡樂的回憶,藏在雜貨店裡 即使太陽山後天色變的昏暗,雜貨店前的路燈也會亮著四周。吃過晚飯出來遛達的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聚在一起,雜貨店前就這樣成了孩子們遊戲的天堂。鬼抓人、捉迷藏、藏鞋遊戲等,這裡是孩子們盡情奔跑玩耍,一同低著頭做焦糖餅來吃的最佳遊戲場所。童年時期最喜歡的回憶,就藏在這樣的雜貨店裡。 被深深吸引後,出發尋找雜貨店 漫步在寧靜的巷弄之中,心情也格外地悠閒自在。家家戶戶的圍牆裡,一串串高掛在樹上的橘黃色柿子,鮮豔的色彩與湛藍的天空相呼應,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溫暖。故鄉老家的柿子樹結實累累,而雜貨店的柿子樹則開啟了我無限的想念。 在古老的街上 開始畫雜貨店後,有時我會感受到某種牽引我的引力。季夏時節的某一天,我漂泊的步伐穿越春川,在經過洪川驛田坪里,往家的方向前進。翻過蜿蜒崎嶇、鮮少人跡的矮山頭後,我緩慢地拐過彎。一瞬間,垈谷商會就像正等待著我一般地出現在我眼前。撲通撲通,我的心跳蹦蹦跳地加快了。 | 蔡岫妤 | 2021/10/7 下午 05:20:08 | |
1 | 作者 林欣誼 來源 Facebook走找古早時代的文化 描述 早在清光緒年間,北迴鐵路和宜蘭線尚未搭前,先民因,當時陸路交通不便,台北地區的貨運靠靠基隆河水路運輸補給。瀨(kamalua,就是現在的柑坪里(合稱內瑞芳),已成為台北地區現在於噶瑪蘭(今之宜蘭縣)之間的必經之地。後來因為金瓜石及九份一批陸續發現金礦,採金絡人確實不絕。 上山採金必先通訊(竹敢隆)仔仔,適時基河接駁渡口附近,有一家雜貨店,因為在(竹敢)瀨仔所以人稱(竹敢隆)仔仔店,經過窯仔開店生活變成了全貌台灣雜貨店的代。(竹敢)仔店取名為「瑞芳」,而其店貨之日用品,可說是南北雜貨俱備,成為瑪蘭山區採金與陪陪瑪蘭中途補給及休息所。由於往來者從,不約而同或相約,都說「去瑞芳」,或「瑞芳回來」,襲成名。 日治時期設台北州基隆郡瑞芳街,1940年曾發生瑞芳事件,1945年戰後改稱台北縣瑞芳鎮,至2010年隨著五都升格實施而改制為新北市瑞芳區。 | 陳沐恩 | 2021/10/6 下午 06:41:47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龐安 標題 研究歷程–札記篇–行動麵包車 內容 在暑假時,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踏上旅途,去雜貨店進行訪問。再某次的才訪中我們遇到了一個意外的驚喜。當時我們才訪的工作快要結束了。「謝謝您的配合」我說,「不會」老闆娘回應。我們開始三五成群的去買東西,就在我剛拿起一塊口香糖時,便聽到從遠方傳來隱約的歌聲,「垃圾車?聲音和時間都不對,於是我出來一看,原來是麵包車!」車子的後車廂開著,裡面放著一個鐵架,每一層都有放著各式各樣的麵包、馬卡龍,甚至是雞腳。,面對這樣的景象對我來說十分新鮮,因為我們都沒有見過,便好奇的圍上看個仔細。 大家有沒有想過,在這種偏鄉地區,為何會有麵包車的存在?他們什麼要做這件事?在他們叫賣聲的背後是零晨一兩點就起來購買麵包,並花好幾個時辰開車到偏鄉地區,只為了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 | 龐安 | 2021/10/8 上午 10:45:34 |
9 | 作者 龐安 標題 研究歷程–札記篇–了解雜貨店之旅 內容 我原本以為雜貨店就只是很老、很舊,有時候還會刻意繞過,但透過一些紀錄片,讓我了解它的價值。因此我們基於雜貨店和便利商店的不同、為什麼還要繼續開店等問題,而開始了研究。 我們的目標是一鄉一雜貨店,因此我們跑遍了全花蓮縣13個鄉鎮的雜貨店,分別是花蓮市、鳳林鎮、玉里鎮、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富里鄉,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每一個鄉鎮都會採訪2到3家的雜貨店,其實也就是跟他們聊天問問他們一些問題,我們4人有的問問題,有的寫紀錄,則我目前大部分是拍一些我覺得很特別的畫面,並回家畫圖,也算是一種證明自己有到現場,並留下紀錄。我們去了20幾家雜貨店,則我也要畫20幾張畫。 每一家店都各有特色,在深入探訪之後發現,有些雜貨店的功能並不是表面上的賣一些零食餅乾,其實可能是一個社區或一個部落的重要。我拿一個部落的「三姊的店」雜貨店來舉例:這間雜貨店不只有賣各種零食餅乾,還能幫忙叫瓦斯,部落裡的農忙也會把農作在這邊寄賣,代替收貨、代替送貨,甚至幫忙叫計程車,小朋友也會在那裡等校車,這些都是便利商店無法做到的事,在那個部落裡,那裡不只是一間雜貨店。 台灣在便利商店出現以前,大家都是在雜貨店買東西的,就像現在的便利商店。但隨著時代變遷,便利商店的出現取代了它的位子,使雜貨店慢慢的消失。但我在參加田野調查後,發現許多老闆從開店到現在都還在使用,或已經沒有再使用了的經營工具,像算盤、木櫃等…,都可以叫古董了。我們還有去一家百年老店:永豐綜合商行,從日治時期就開店了!還有一些老品牌現在都看不到了,只有它還在賣。我不希望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雜貨店消失。 | 龐安 | 2021/10/8 上午 10:44:13 |
8 | 作者 陳沐恩 標題 研究歷程–札記篇–有年紀的工具 內容 許多的雜貨店都有從以前就有用到的工具,這些是年紀的證明,有些雜貨店有年紀的工具只有一兩樣,但有些雜貨店整間都沒換,原因主要是因為,那房屋或器具有特別的故事與回憶,但有些是因為以前的器具很貴,他可能用大多的財產買來的器具或房屋,所以捨不得丟或換掉。 文記商行就是只有一兩樣有年紀工具的雜貨店,文記商行只有一個從開店以來用到現在的舊的秤鐵工具,而在古情綿綿這本書上面有介紹,在雜貨店裡,「秤」是不可或缺的。早期物資較為缺乏,百姓總是零買一些用品,足夠就好,用完再購買。所以店家準備了這個器具,秤物品的斤兩,童搜無欺,公道買賣。 寶玉雜貨店也是,但她的有年紀的東西是最後面的櫃子,你一定知道,雜貨店裡不可能沒有櫃子,如過沒有櫃子,就無法擺放商品,但櫃子可以換,可以不換,最有可能的是因為他用大多的財產買來的櫃子,所以捨不得丟或換掉。 有只剩一兩個老舊東西的雜貨店,當然就有整間都沒換的雜貨店,而胡奶奶的店就是那個整間都沒換的店,他的店就是因為在林田山森林公園裡面,所以看起來像一班住家,也許是她的爸爸或媽媽在死亡之前給她的唯一財產,所以捨不得換成一般豪宅或搬家。 福利商號也是,她那裡也有一個櫃子是在古情綿綿這本書上面也有介紹的玻璃櫃子,在早期農業社會,許多人都有抽菸、吃檳榔的習慣,工作之餘,抽根菸,吃吃檳榔,雜貨店也有專擺檳榔和菸盒以供販賣的櫃。 許多有年紀的工具都代表著不同的故事,也證明著他們的辛苦與努力,期望我能在更多的雜貨店看到更多有年紀的工具及故事。 | 陳沐恩 | 2021/10/8 上午 10:42:12 |
7 | 作者 陳松麟 標題 研究歷程-札記篇-都市與鄉村雜貨店的差別 內容 都市的樣貌,很現代化,貨架都很大很高,而且都可以擺放很多東西,並且店內用的陳設幾乎都用很好的材料,還有店門口的招牌製作方式都不一樣。都市販賣的東西,大部分的東西都很新,食品包裝的廣告上面都會有很詳細的介紹,成分標誌、食品認證標示、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甚至連卡路里標示也逐漸興起;還有食品的包裝過程、材料、型式、品質都會經過產品公司及設計廠家再三討論。接著現在要講都市雜貨店的特色,都市雜貨店,也可以講便利商店,通常具有連鎖體系、24小時營業、面積小、開架式販售等特質。 部份商店採用無店鋪販賣,提供型錄販售與預購的業務,例如有年菜、書籍、電腦維修、旅遊產品等,也提供店面供顧客透過網路購物到店取貨, 許多便利商店內也有自動櫃員機、影印機及傳真機。 鄉村雜貨店的地理位置幾乎都是挑很偏僻、很少人的地方,和都市差很遠的地方,而且那裡的人都是年紀大的人,且也跟雜貨店是同一個時代的,也因為那裡很少便利商店,並且便利商店也覺得那裡收入不高,就不會在那裡開店,所以那裡的居民都會去到雜貨店那裡買東西,但是開雜貨店的老闆想法幾乎都一樣,不過也因為這樣,雜貨店還是會有一些競爭。鄉村的雜貨店商品有分食品和用品,大部分都是以食品為主,用一種叫做「柑仔」這種竹片編織而成的圓筐來盛裝蝦米、鹹魚和麵線、豆簽、豆鼓等南北雜貨,糖果、餅乾、等食品雜貨則是用透明的罐子,還有飲料和冰品都放在冰箱裡,還有些菸酒或鹽等等有些食品雜貨都得有牌子,像是菸酒牌、鹽牌等,都得申請;接下來要分享賣比較少的用品,玩具、文具或生活用品則是放在架子上。鄉村雜貨店的特色方常特別,雜貨店的最大的特色在於人情味,店家與常光顧的顧客非常熟絡,顧客 通常為社區內的小孩與主婦,還可以有賒帳等等的情況,其次特色 為販賣在一般商店不常見的古早奇怪的商品與食品,如煙火和彈珠汽水等。 便利商店通常位於交通便利之處,在台灣都市街頭幾乎各處林立,有時被當作小型超市。雜貨店主要提供的是日常生活商品的販售,分為食品和用品,賣的東西有多種種類,那要怎麼引來這多客人?,主要原因是因為老闆要非常的熱情,並且一定要很快就能跟客人聊起來,所以客人多少跟老闆熱不熱情很有關西。 | 陳松麟 | 2021/10/8 上午 10:38:55 |
6 | 作者 陳松麟 標題 研究歷程-心得篇-努力的過程 內容 剛開始,雖然我是突然得到名額,然後自願參加,但是我不後悔,因為到後面我越來越有興趣,更何況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小論文,想試看看。之後知道主題是「柑仔店(台語)」(雜貨店),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無所知,有聽過,卻好像有見過,但不知道是不是雜貨店,自從第一次接觸雜貨店,我印象中,覺得很特別、奇特,想說這裡竟然有類似便利商店的店家,有的在便利商店買的到,有些買不到,而且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特別的食物,因而有了好多好多的問題,什麼是柑仔店?為什麼叫柑仔店?便利商店和柑仔店差在哪裡?等等……的相關問題,後來因為好奇心,就想要知道關於雜貨店的問題的答案,所以我們的小論文報告主題就是「雜貨店」。 等到開始工作的時候,首先我們會先去拜訪全花蓮縣的十三個鄉鎮,找出一鄉一特色(一個鄉鎮找出一個最有特色的雜貨店),在做訪談前,我們都會隨時代好要帶的重要物品,像是鉛筆盒(裡面要有文具)、訪談表等等……,還有,記得不要忘記帶錢喔!因為要買只有在雜貨店才有的糖果、餅乾,只要吃一口,就能感受到以前的回憶,並且要將這個回憶寶藏起來,不能遺失喔!在訪談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大部分的雜貨店老闆或老闆娘都非常的歡迎我們,我猜是因為老闆、老闆娘非常喜歡和人聊天,更何況和客人聊天也是因為要讓經過的人去他們的店買東西,但是有些很冷漠的老闆、老闆娘,我覺得有肯能是因為老闆們想休息或不喜歡聊天等,當然,我們也尊重老闆的決定,就不繼續訪問下去。喔!還有,我發現大多數的雜貨店客人,都是買檳榔或菸酒類的食品,而且客人的種類幾乎都是做工程、開大型車類(卡車、貨車……)等等的客人。訪談完,之後就要開始做見報啦!雖然現在才要剛開始做簡報,不過我對大家整個團隊還是非常有把握跟信心,大家一起加油吧!大家一起拿下前三名,加油!~ 最後,我們做這個小論文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告訴大家,不要都只去便利商店,有空也要去雜貨逛逛,去找回屬於以自己的童年回憶,這樣,雜貨店就不會越來越少了,所以希望大家,也包含我與你,千萬不要讓雜貨店消失,消失也就代表,你我的童年回憶消失了,而且不要只動一張嘴,要動手做到。 | 陳松麟 | 2021/10/8 上午 10:37:26 |
5 | 作者 蔡岫妤 標題 研究歷程-培訓篇-我被拒訪了 內容 這陣子其他組別的同學因為小論文需要我們幫忙填寫問卷,一連好幾天多份問卷接踵而來,加上心中小惡魔跳出來說:「我們是敵人,為何要幫你」。心中著實不開心,接著我就不耐煩的將問卷填寫完成,就在我把這件事說給朋友聽的過程中,腦中不經想起前幾個禮拜訪問時被拒絕的那件事。 幾個禮拜前,因為要出去玩,沿途會經過幾家柑仔店,於是決定下車拜訪,在富里的某個十字路口,有一家雜貨店,他叫做旺昇號雜貨店,這家是聽居民的介紹才來的,我們聽說這家雜貨店是全村經營時間最悠久的,而且十分的受民眾的歡迎,原因是老闆待人十分親切、熱情招呼、很會跟客人「搏感情」。 不幸的是,老闆拒絕了我們,他拒絕了我們的訪談,不知道今天是發生了什麼事,他可能和另外一個人出了什麼意外或是今天發生了一件令老闆非常難過的事都有可能,所以老闆才不想講那麼多話。我被拒絕感到很傷心也很難過,我一開始覺得很痛恨那位老闆,第一是因為他拒絕的我們,讓我當場顏面盡失,第二是花費了一個早上的時間在尋找這家店和準備店家的資料及訪問內容;但後來我靜下心仔細思考後,我很對不起老闆!因為我們對那裡是陌生的,對於那邊的居民來說,我們的突如其來是一種失禮的打擾,所以要稱自己為「陌生人」,一點也不為過。 反省過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先和老闆培養感情、釋出善意,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在聊天過程中更加認識這間雜貨店及老闆的故事,換位思考後,倘若我自己是老闆,如此直接的訪問,的確會產生「防備心」。 經過這次的拒訪經驗,讓我學到要尊重他人心情,不能只顧自的一直強迫老闆一定要接受我們的訪問,應該是以一個真心想要融入他們族群及社區的遊客為出發點才是。 | 蔡岫妤 | 2021/10/8 上午 10:35:25 |
4 | 作者 蔡岫妤 標題 研究歷程-培訓篇-提升資訊能力 內容 在今年的六月開始,我和其他同學因為要參加小論文,老師一開始就先要求我們每個同學需要提升基本的資訊能力,第一個任務就是開始練打字的速度,老師給了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必須達到每分鐘二十個字以上,我每一天都得練,從早練到晚。老師也提供了我們一個注音輸入法練習的軟體,在輸入過程中,如果速度很慢,就會顯示烏龜,如果很快,就會顯示獵豹,中等則是野兔及黃牛。 第二個任務是文書處理,是將文字表格化,我把我們整理出的統整資料,合併成了一個表格。第三個任務是,編輯能力,我們必須把訪談的重點寫成文字,內容也要一再讀過是否通順,爾後進行修改。不只這樣,我們還會利用假日時間在meet見面,因為我們一開始對電腦的知識一無所知,經常要問老師,我們為了要節省時間,就會在上面問老師問題,像是如何下載要上傳或需要用的資料,比如說:我們的心得。 記得有一次,因為跟弟弟吵架,所以被媽媽罰,以往都是以抄課文的方式處罰,但媽媽想起小論文的事,所以將手抄改成用電腦輸入課文。頓時,我感受到電腦的快速與便利,不僅可以節省鉛筆與橡皮擦的使用,更可以快速地將想要輸出的字打出來,修改也方便很多,只要用刪除鍵就可以快速刪除,也不會製造橡皮擦屑,實在是太方便了! | 蔡岫妤 | 2021/10/8 上午 10:34:11 |
3 | 作者 蔡岫妤 標題 研究歷程–心得篇–團隊合作的重要 內容 一開始,我對柑仔店(雜貨店)一無所知,但透過一些影片,我慢慢知道柑仔店原由及故事,我也對這些柑仔店有些疑問,像「現代都已經有便利商店了,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經營下去」,所以我才決定參加這次的小論文競賽,要和同學一起去認識花蓮縣十三個鄉鎮市的柑仔店。 我認為這次訪談最重要的是團隊合作,如果沒分工好,經常會有東西被缺漏,沒有上傳,像我們一開始就沒有分工好,所以一下那個漏,這個又漏掉,十分不團結,別組做好五個檔案,我們才寫三個檔案,做事很沒有效率,常常被老師提醒。 剛開始我還認為我們這隊快做不下去了,但後來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突然讓我打起精神,想改變,快點繼續參加比賽,而且加強努力,讓我不想放棄,我在心裡想,「都花了那麼久的時間了,而且還利用了整個暑假,雖然有些悲傷的事發生了(被拒訪),有些陰影也出現了,但我不想白費我的暑假時間,我一定要努力得名!」 我們那時分了四份工作,有分成:記錄者、攝影者(拍照者)及訪問者,訪問者有兩個人,他們是負責問柑仔店老闆問題,攝影者是把比較能代表這家店的商品物品及東西拍下來做紀錄,記錄者則是把訪談內容記錄在表格上面,回家或回教室後,我們會分工把資料結合成文字文章,分工每次訪談都會更換,讓每個人都可經歷每份工作。 我們做這個報告的主要原因是,想告訴大家偶爾也要去雜貨店,不要只去現代的便利商店,去雜貨店可找回小時候的童年回憶,找到屬於自己的珍貴的記憶。 最後,我要感謝一開始讓我們參加的老師,他們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幫我們訓練需要的技能,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也不會在這,也是他們讓我們知道,我們有潛力並更了解自己真正的實力。 | 蔡岫妤 | 2021/10/8 上午 10:32:40 |
2 | 作者 蔡岫妤 標題 研究歷程-培訓篇-訪談紀錄表設計 內容 老師先帶我們訪談三家雜貨店,我也開始知道參加小論沒那麼簡單,回去後,我們也進行了討論,做出了一張訪談表,用了幾次後,我們也提出了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也做出了第二版本的訪談紀錄表。 第一次訪談是在暑假的八月份,我們訪談的是花蓮市的香妮食品,那時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本筆記本,上面我們必須寫下對柑仔店的疑問,買完東西之後,就開始問,(不是故意假裝買東西),在問的當時,有些問題自己念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合理,像是「你為什麼要把店開在這裡?」,因為答案不是「因為這是我的地。」就是「因為這是我家。」 第二家我們用沒劃掉的問題來問,但還是出了問題,像是有些重複的問題,問不只一次,還有問超過兩次的,我們經過一個中午的討論,討論出了一些不重複、不複雜及不合理的問題。第三家我們依著討論出來的結果問了問題,但就是念得時候就會覺得哪裡怪怪的,我們想了又想,突然想到我們說的太直接了,有些老闆會不好意思回答,難怪他們說話會吞吞吐吐的。 隔天我們在線上見面,老師給了我們一些方向後,我們整理出了一些重點,例如「店齡(店的年齡)」,見面完後,我把重點整理成了表格,經過老師的驗證,及同學們的同意,我們利用了這張表格採訪,用了兩三個禮拜後,我們認為用這一版實在是太慢了,所以修改出了第二版。 第二版是利用勾選的,我們把大概的答案都打上去,如果是的話,就可以直接打勾,不必寫出明確的答案。 經過第二次修改的表格,我們實際採訪過程時發現,記錄的時間縮短了,我們能夠更專心地和店家訪談,回來統整時,也比較容易抓出重點來,這種感覺真是不錯!所以製作表格,若加上一些實際的經驗,會更加明確及方便使用! | 蔡岫妤 | 2021/10/8 上午 09:38:36 |
1 | 作者 陳沐恩 標題 研究歷程–心得篇–我對雜貨店的看法 內容 明明有便利商店,為什麼還要開這家店呢?部落中雜貨店老闆說:「這樣別人不用到山下就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訪談過程中,經營者除了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經營理念、周圍鄰近店家的經營故事,其中更提到,像豐濱鄉的豐濱國小,原先舊名為貓公,日治時期的日本殖民者因名字不好聽,而改為現今的豐濱這樣的當地歷史故事。而讓我覺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是,老闆除了經營自己的店之外,甚至不吝嗇的幫村裡的村民代賣手工藝、自家栽種的蔬果等商品。 在開始訪談前,我以為每家店都像「用九雜貨店」的劇情一樣,後輩們興許會捨不得這樣的回憶遭受破壞,而欣然的接手起傳承的使命,然而訪談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原來大部分雜貨店經營者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工作及事業,而雜貨店即淪為燙手山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永豐商店」,是從日治時期開到現在的百年老店,店齡及商品的陳列方式讓我既驚訝又敬佩。店內一樓是由兩棟民宅打通,左邊那棟是販售文具、玩具等小朋友需要的用品,右邊則是生活及民生用品、飲料、零食、檳榔等,整理的井然有序,永豐商店是從日治時期開到現在,已經非常的久了。 現今傳統雜貨店正面臨胎舊換新的時代,而透過此次的研究,令人省思的不僅是新型商品的取而代之,更是文化在時代轉變後的隨之消逝。我認為雜貨店的歇業,無非帶來傳統商品的停止供應,甚至讓這樣的文化從此消失。而我心中也期盼保留住這樣寶貴的文化與世代間生生不息那種傳承的美。 | 陳文馨 | 2021/9/26 下午 01:19:31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5、6年級生的回憶!2家「柑仔店」挖寶,抽抽樂、轉盤電話1秒回到童年 網址 https://supertaste.tvbs.com.tw/hot/314159 網站簡介 這條位在台中巷弄中的糖果柑仔店街,除了老台中人之外,很少人知道,可說是一個私房景點。來到這裡彷彿穿越時空,回到5、6年級生小時候放學總會跟朋友直奔的柑仔店,兒時回憶歷歷在目。 | 陳沐恩 | 2021/10/5 下午 06:17:53 | |
9 | 網站名稱 「叩叩叩,小時候的我在嗎?」一起到柑仔店尋找童年回憶 純純的自己是什麼味道? 網址 https://www.morefunlin.com/blog/posts/%E3%80%8C%E5%8F%A9%E5%8F%A9%E5%8F%A9%EF%BC%8C%E5%B0%8F%E6%99%82%E5%80%99%E7%9A%84%E6%88%91%E5%9C%A8%E5%97%8E%EF%BC%9F%E3%80%8D%E4%B8%80%E8%B5%B7%E5%88%B0%E6%9F%91%E4%BB%94%E5%BA%97%E5%B0%8B%E6%89%BE%E7%AB%A5%E5%B 網站簡介 純純的自己是什麼味道?有蜜餞零嘴的香甜,足球巧克力的七彩,還有抽抽樂的驚奇,是專注的玩樂,不需要打卡上傳,不用分享按讚。 小時候慢慢散步到一間柑仔店,拿著十塊錢,盤算著等一下該怎麼買,那些柑仔店的蜜餞零嘴、麵茶粉、大豬公,這些早期台灣味足以構成我們的童年宇宙! | 陳沐恩 | 2021/10/5 下午 06:08:09 | |
8 | 網站名稱 一趟柑仔店之旅,兜起地方的風土與歷史,回味人情滿溢的美好年代 網址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727 網站簡介 老雜時代》選擇了雜貨店這個主題,藉由老闆口中幽幽吐露的生命歷程,兜攏起每個地方的風土、物產與歷史。出書後,許多人好奇他們的下一步,在沒有便利商店的時候,鄉親在這裡打電話、買醬油、打彈珠,柑仔店收藏台灣人的童年,一趟老雜之旅,回味人情滿溢的美好年代。 | 龐安 | 2021/10/3 下午 10:05:37 | |
7 | 網站名稱 重遊雜貨店時代 網址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935a2edd-0e18-4ce3-87ce-c9dbf1dfcdbe&appType=ios 網站簡介 曾經,雜貨店是台灣庶民生活的重要場域,如今,卻象徵傳統社會最末的一抹餘暉。以服務鄉里為最高經營準則的雜貨店,無不是從風土裡長出的產物,除了基本的菸酒米鹽、零食玩具,兼賣冰品涼水、南北乾貨、拜拜用品,還可賒帳、代收郵件,功能因地制宜。 在這個被生活什物環繞的空間裡,訊息在閒話家常中逐步傳開,人間劇場上戲下戲不斷,老闆顧客都是演員。往事漸行漸遠,曾在童年時期參與過雜貨業鼎盛時期的六年級生,眼見雜貨店逐步式微,竟不約而同起身召喚記憶,想捕捉雜貨店的最後一幀剪影。 | 龐安 | 2021/10/3 下午 09:55:56 | |
6 | 網站名稱 公共電視 真世代 網址 https://www.pts.org.tw/realstyle/ep.html 網站簡介 這是由公共電視所拍攝的影片,以人文紀實方式呈現,由吳念真導演主述,透過故事台灣角落中真實小人物,以他們的生命故事,串連台灣特有的文化質感與庶民樣態。 共13集的節目中 ,第三集 | 老雜貨店 早期的老雜貨店不只賣東西,還擁有照護 、郵寄 、托嬰等功能,更是承載居民的生活痕跡,見證時代情感 。 雲林土庫豐村行,見證70多小鎮風華,老闆趙榮章家中經營土庫黃金地段的雜貨店,以前忙的連午飯都沒得吃,現在卻是面臨老店無傳人,終結營業 。老店遺留的檜木櫥櫃,專賣菸酒牌,成為往日榮光,雖然生意榮景不再,但與鄰里間的互助情感,卻從未改變 。 南投桃源商店,由原住民 Uku 經營,號稱比便利商店更便利的小店,不只提供物資,更扮演安親班 、 百貨店及不用手機的交誼中心 。 | 陳文馨 | 2021/10/3 下午 09:37:26 | |
5 | 網站名稱 70年老店尋寶去!麵粉、冰糖秤斤賣,換衣紙娃娃升級貼紙版 網址 https://supertaste.tvbs.com.tw/pack/322166 網站簡介 紅芒果乾、嗶嗶糖、果汁條,還有戳戳樂和抽獎、尪仔標、娃娃貼紙,還記得小時候期待著放學時間,迫不及待鑽進柑仔店的童年嗎?一兩個銅板就能帶來大大的滿足!其實像這樣賣著玩具、文具、古早味零食糖果和生活用品的的老雜貨店,還在台灣各地的大街小巷存在著呢! | 蔡岫妤 | 2021/10/3 下午 08:51:05 | |
4 | 網站名稱 在超商還沒崛起的時代,柑仔店是孩子們的天堂——淺談台灣懷舊零食 網址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37902 網站簡介 也許是捨不得過去的美好時光,或者是對生活現況感到不滿,每個人多少都有點懷舊情結,尤其是對孩提時代的舊事物,你我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小孩子多半嘴饞得很,當年我們對零食毫無抵抗力,兒時吃過的種種零食,大家還記得多少? 本回帶你搭上懷舊時光機,重回20世紀的台灣,尋找各年級生專屬的零食記憶,一同深入零食工廠,瞭解糖果、巧克力、冰品、魚漿製品、油炸與擠壓膨化食品6大類休閒食品的製程,讓你「吃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並探究零食老字號的品牌秘辛,感受台灣懷舊零食的魅力。 | 蔡岫妤 | 2021/10/3 下午 08:41:38 | |
3 | 網站名稱 有一種旅行是回到童年 在鄉間「攏溜連」,遇見古早味柑仔店 網址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1340 網站簡介 以連鎖便利的眼光來看,柑仔店確實有些雜亂、動線不佳,陳設還可能亂無章法,但對經營柑仔店的人們來說,販售東西早已不是重點,而是守護店裡的某樣事物,不願讓它的記憶消逝...... 可以有吃不完五顏六色的糖果、橘子果汁條、紅色醬汁魷魚絲片和香菸糖。長大後,當大樓一棟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原本的老房子一間間被拆除,巷弄轉角連鎖便利商店瘋狂竄出,這個夢想跟家裡巷口的柑仔店般,也開始逐漸被淡忘! | 陳沐恩 | 2021/10/3 下午 01:50:11 | |
2 | 網站名稱 柑仔店回憶 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mhups/left/L01/L01.htm 網站簡介 爸爸曾經說:巷口那間7-ELEVEn,以前是一家掛著菸酒牌的柑仔店……。 7-ELEVEn我們每天都會去報到,可是「柑仔店」是什麼?是專門賣橘子的店嗎? | 陳沐恩 | 2021/10/3 下午 01:45:27 | |
1 | 網站名稱 阿嬤和媳婦一起顧店,為何一個生意大好、一個人潮稀落?一篇看懂雜貨店行銷 網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2236 網站簡介 位在菜市場巷尾的雜貨店生意一直很好,儘管後來附近開了7-11、美廉社、全聯等各式規模的商店,雜貨店的生意一直沒有受到撼動。直到前一陣子,阿嬤因為開刀,把雜貨店交給外籍媳婦看顧,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生意一落千丈,差點就要把店頂讓出去。不過,說也奇怪,就在阿嬤康復回來顧店之後,生意又慢慢熱絡起來。 不明就裡了好一陣子。阿嬤個性很海派、跟街坊鄰居都很熟悉或許是生意好的原因,不過外籍媳婦也蠻會結交朋友的,實在不懂明明是同一家店,為什麼阿嬤、媳婦不同人顧店,生意會差這麼多。 直到有一次,為了找做餅乾的食材,在雜貨店裡悠晃了一陣子。看到婆媳兩人處理客人需求的不同方式,才明白箇中玄機。 | 陳沐恩 | 2021/10/3 下午 01:3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