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之布文化探究

專題名稱布農之布文化探究

專題描述現在人們身上都穿著各種光鮮亮麗的衣服,想買就買,想丟就丟,讓現代人覺得衣
服是個隨手可得的東西,但在以前,一件衣服的製程是很不容易的,換壞掉了還捨不得丟,和現代生活成強烈對比。

布農族在早期製做一件衣服是相當辛苦的,要處理先苧麻,光處理苧麻就有很多步 驟,每個步驟當是相當辛苦和耗時。苧麻處理完後,就可使用苧麻線開始整經,整 經完後再開始織布。由此可知一件布匹的製程是相當耗時及辛苦,更不用說再加工成一件衣服了。 但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各種新興紡織逐漸興起,製程一件布匹不再是一件耗時的 事,因此傳統織布慢慢淡出人們視野。但它是布農族的文化,我們不能讓他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來保護這項文化。所以我希望透過小論文讓我和大家認識這項美麗的文化——織布

隊伍名稱布農組

指導老師吳東展 張凱倫

參賽學生陳宇威 金翊涵  

序號檔案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5作者 廖若庭漢珍菱
來源 http://120.101.173.14/%E7%94%9F%E7%A7%91%E5%B0%8F%E8%AB%96%E6%96%87/upload/14/0.20836200%20135506809
描述 化正是中國人自豪的民族,融合力與文化優越感的具體化(尤哈尼.依斯卡卡夫特,
2012)。
「族群」並不是因為有一些本質性的性質,所以才「存在」。族群團體其實是被人們 的族群想像所界定出來的。有些人可以接受「族群想像」的人群分類方式,有些人則無 法接受。即使接受了「族群」的人群分類方式,一般人對於社會中哪些族群類屬,也很 難有共識。……而雙方可能永遠都無法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王甫昌,2003)。
當族群成員經由連鎖遷移(chain migration)從原鄉進入都市之後,有了更多與他群
接觸的機會,而在族群接觸的過程中,即會產生族群差異的認知。其中,所形成的聚集
封閉型態雖然在空間上是區隔我群與他群的極致表現。然而,離散開放型態的都市原住 民,則不僅因為與他族接觸,而有族群差異的認知產生,更因為接觸資訊的多元與異質,
而能進一步建構出族群不平等與族群運動的認知(蘇羿如,2001)。
原住民是最早來到台灣這塊土地生活的民族,因此也發展出許多特有的族群文化,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原住民和漢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像是漢人侵佔原住民的土
地、平埔族人與漢人通婚、母語的流失………等等因素使得原住民逐漸被漢人同化。
漸漸被漢人同化的原住民,究竟對原住民的文化還有多少瞭解?這正是本文要探討 的內容。
整體而言,本研究動機可歸納為下列 2 項:
1.原住民的族群意識
2.原住民對其文化的瞭解程
陳宇威2022/9/27 上午 07:55:36
4作者 陳宣如
來源 http://paperupload.nttu.edu.tw/CA4BD71DBC8AB41/30883dfd909b11c9.pdf
描述 本研究主要瞭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的現況與經營問題,研究範圍以太麻里地區從事原住民工藝產業中陶藝、琉璃珠、織繡工藝的工作坊為研究對象,分析太麻里地區原住民工藝產業的發展因素,發現原住民工藝產業的經營問題,並提出對原住民工藝產業未來的改善對策。本研究發現太麻里地區原住民工藝產業工坊面臨的問題如下:
一、 人力問題:個人產業人事成本高,徵聘員工有限。
二、 生產問題:產品手工製作,成本高,競爭優勢弱。
三、 資金問題:工作規模小,資金取得困難。
四、 行銷問題:行銷通路取得不易,多為零星據點。
五、 政府輔導問題:輔導主要以補助金錢為主,成效如曇花,實際效用不大。
針對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未來改善之對策如下:
一、經營管理業者:
1. 強化產品的研發能力,取得產業的主導權。
2. 發展個人品牌,取得消費者的認同。
3. 建立良好的服務形象,開發新客源。
二、政府部門:
1.辦理人力培訓計畫,提供產業需要的人力。
2.協助產業融資管道,改善產業經營規模。
3.建全產業保障,協助專利申請。
4.凝聚各產業力量,拓展地方產業資源。
5.結合觀光產業,打造文化步道,促進地方繁榮。
陳宇威2022/9/26 下午 12:56:03
3作者 賴淑娟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201/20211002164203315.pdf
描述 本論文以不同世代泰雅女性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法,探討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遷,織布之於泰雅女性們的意義如何產生變化,這當中紀錄了編織技藝與女性身體經驗及生命記憶的連結,也論及身體與社會、織布記憶與技藝、文化傳承與認同的流變等議題。本研究發現不同世代的泰雅女性,以不一樣的身體技藝面對著社會環境與規範的變遷。傳統泰雅社會的女性,在 gaga 的規範下成為善織的織女角色;中世代女性,在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下,開展出進入工廠成為資本主義規訓下的身體,及透過織布班重拾織具成為族群集體想像的身體;新世代女性隨著民族教育的發展,投入傳統與新式織具的學習,尋找對文化的想望與認同。在 gaga 式微的社會中,也出現了男性織作的情形,他們在傳統規範與傳承志業間嘗試拿捏適宜的界線。上述可看出身體不是一種生理性的存在,而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結果。本論文強調泰雅織布文化在時代變遷下,產生技藝和記憶的斷裂與遺失,近
年來國家政策與學校教育較重視技藝的延續,缺少對社會記憶的重建,這部分卻是織布文化傳承中重要的一環,影響著族人的對族群的認同與價值觀。
陳宇威2022/9/26 下午 12:48:59
2作者 秦爾聰
來源 https://sdg.ncue.edu.tw/var/file/32/1032/img/255/17.4.3E.pdf
描述 本研究計畫為科技部原住民科教研究第三期的新成員,基於過去兩期均未有以布農族為對象的研究,本計畫以南投信義布農族為研究標的,總體目的在依據文化回應的相關理論,開發以布農族知識體系為本的中小學數理教材。基於這樣的目標,本研究首要工作即為尋索背後富含數學與科學知識的布農傳統技藝或文化活動,前兩年主要鎖定國寶級布農耆老松萬金(Laung, 松爸)和谷秀紅(Savung, 谷阿姨)夫婦的高杆織布技巧與石板屋興建為研究標的,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數學與科學知識,並以此一手資料規劃並設計真正具布農文化底蘊的中小學的數理學習活動教材;第三年起除持續參與石板屋興建外,也開始配合松爸和谷阿姨在東龍村(布農近百年前的舊部落)建構布農文化園區的理想,透過文獻探討、耆老專家訪談等方式,規劃設計可供未來「布農學校」做為課程的科學相關教學活動,涵蓋主題除了石板屋興建外,還包括飲食文化、狩獵文化、藝術文化等。
陳宇威2022/8/2 下午 07:12:51
1作者 蔡玉珊
來源 https://si.secda.info/tsaiyushan/wp-content/uploads/2016/10/2013.pdf
描述 台灣原住民的精緻工藝是台灣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儘管台灣的面積不大,但台灣原住民各族所發展出來的經典織布,其精湛的技巧與美術表現在世界少數民族的織物藝術中受到高度的評價,亦是國際文物收藏家們眼中的工藝珍品。由於一些困難的技術已經失傳,只有透過分析、解密才能重建和保存遺產。根據語言學、遺傳學等的研究推論,台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等南島和太洋洲,甚至遠到澳洲以東,約六千公里的法屬波里尼西亞等的族群都有密切關係,而且台灣幾乎已被認定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因此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傳統工藝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資產,值得世人重視和研究。
陳宇威2022/8/2 下午 07:06:58

序號封面照內容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6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布農背心後面紋路
說明
老師說那些花紋雖然看起來是後面縫上去的,但他其實是一體成型的
陳宇威2022/9/20 下午 04:11:27
5類別 相簿集
名稱 工作室
說明
證明我們來過
陳宇威2022/9/20 下午 04:09:30
4類別 相簿集
名稱 介紹
說明
老師介紹了他所織的作品,每一件非常好看
陳宇威2022/9/20 下午 04:08:41
3類別 相簿集
名稱 老師展示織布
說明
老師展現她深厚的織布功力
陳宇威2022/9/20 下午 04:06:04
2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朱老師訪談 8/7
說明
阿麗萊恩工藝坊,地點:花連縣卓溪鄉中正部落
今天和朱老師的訪談真是收穫滿滿!
金翊涵2022/8/7 下午 02:33:26
1類別 相簿集
名稱 查詢書籍—8/4
說明
書籍中含有許多資訊可協助我
陳宇威2022/8/4 上午 08:50:02

序號內容上傳者最後修改
10作者 陳宇威
標題 朱黛老師訪談——8/7
內容
一看到老師的工作室我就開始驚訝了!裡面是老師各式各樣的織布作品,並且從那些作品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老師堅強的織布實力。開始訪談後,老師完全不吝嗇的回答我們的問題,毫無保留的把她所知道有關於織布的事都告訴我們,這一趟訪談真的讓我們收穫滿滿。訪談完後,老師也跟我們聊聊天,在聊天過程中也可以發現老師是個幽默的人!!!

陳宇威2022/9/6 下午 02:08:35
9作者 金翊涵
標題 前往阿麗萊恩工藝坊和朱老師訪談 8/7
內容
天我們和阿麗萊恩工藝坊的朱老師進行訪談,,老師還特別開了私房小灶,告訴了我們他在織布的時候以及這些年領悟的一些道理,製作一件族服真的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盡力,因此貴的不可思議,不過還是會有有緣人要買也等的起,我能感受到老師最想要的是文化傳承,早上下午要到學校教課,傳授織布技法、意義,只有到了晚上深夜才有時間去完成工藝坊的訂單(雖然老師也有說晚上比較不會被打擾所以也比較喜歡這個時候織布,文化傳承(教學總是排在工作前面,不會因為金錢的多寡而失了初衷,在學習決定傳承這個文化時遇到種種瓶頸,最後也不顧外界的聲音,努力到了現在,老師那股文化傳承以及要對文化認同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讓我覺得了解這個文化非常值得,也解答了我們很多的問題,文化落寞的原因啊、為什麼不在用苧麻織布等等,看見了很多早期的織布器具以及老師的作品,老師還示範了一些織布的過程,真的是和現代織布有所不同的,今天真是收穫滿滿!

金翊涵2022/8/7 下午 10:52:39
8作者 金翊涵
標題 瓶頸期老師的幫助 7/26
內容
今天老師來詢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助,我心裡有好多聲音在叫囂著,非常需要!!開始的我們還沒有準確的方向,能做什麼想到什麼就做,看到我們有意圖想走圖騰的路線,便分享老師知道的小故事,我全程瞪大眼睛,沒想到一個族群的織布文化還跟他們的習性、個性有關,布農族在織布界已近算是低調不張揚了,男性的背後通常織有美麗花紋,別人一看就一定知道,喔~這個一定是布農族,女性的服裝也是相較於其他族走的是樸素路線,還推薦我們可以去哪裡尋找相關書籍,也讓我們去思考傳承意義、未來可以怎麼做,告訴我們有哪些方向是可以參考的,以及討論論文哪些是需要調整的部分,今天老師的提點,真的是幫助了我們很多。

金翊涵2022/8/7 下午 10:51:11
7作者 金翊涵
標題 搜索資料ing 7/21
內容
今天日常在尋找和布農族織布有關的資料,例如布農族織布的技法、文戶特色......,在網路上看了十幾筆資料,只有一兩個有參考性,其他不是泰雅族太魯閣族就是很含糊,書籍也是有點難找,我也終於感受到這個文化正在慢慢的消失

金翊涵2022/8/7 下午 10:49:03
6作者 金翊涵
標題 啟動的第一天 7/14
內容
因為確診居隔,今天是我到校上暑輔的第一天,我們也訂定了這次論文的主題,雖然我是台越混血(閩南人,不過我的同學們以及學校的多元課程,都讓我對布農族以及織布文化頗為熱誠,所以想藉由這次的小論文,來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也為織布文化的斷層感到可惜,希望這麼美麗的文化,可以藉由我們微小的努力,來一起維護它。雖然我少別人少上了幾堂課,不太清楚「論文」這個東西該怎麼呈現,每次看主任那放心的眼神,我就沒辦法放心,後來參考了歷屆的論文,漸漸進入狀況,也不恥下問的問同學,希望他不要覺得我是個拖油瓶。。

金翊涵2022/8/7 下午 10:44:00
5作者 陳宇威
標題 真的很困難—8/4
內容
連續找了好幾個小時,藏書閣和檔案庫還是沒有進展,關於布農族織布文化的書籍或研究真的很少......但是網站卻有一大堆,真的百思不得其解餒~真的大部分都是泰雅族和太魯閣族織布的相關資料比較多,我在想這是不是也是刻板印象的一種?因為原住民當中的族群都是會織布的,只是被漢化或其他外來因素影響。保留的多。就容易被記住;保留的少,就被遺忘...要如何恢復,的真的是一個大問題。

陳宇威2022/8/4 上午 10:45:00
4作者 陳宇威
標題 二次瓶頸—8/3
內容
我的正文部分大概都差不多了,只差訪談部分,這段時間我還蠻茫然的,盲目的等待使我有點煩躁,所以我今天大部分都在上傳小論文網站需要的資料。可是資料也是令我頭痛的一部份,因為光書籍部分就超難找,因為有關於的通常都是泰雅族、太魯閣族,難道布農族的之不就沒那麼有名嗎?但沒關係,我會繼續努力的!!!

陳宇威2022/8/4 上午 09:31:20
3作者 陳宇威
標題 敲定訪談的日期—8/2
內容
在電話中,我詳細的和我要訪談的老師講有關於訪談的事,我很緊張,因為那個老師是我國小教我織布的老師,我們很久沒見面了,在電話中我們還不忘寒暄幾句,老師也提醒我要先把問題想清楚,照相設備、紙筆也要準備好,看這樣看起來老師可能被訪談很多次了吧。

陳宇威2022/8/2 下午 07:52:24
2作者 陳宇威
標題 瓶頸—7/26
內容
寫正文寫到遇到瓶頸了,我真的想不到還可以寫甚麼,就當我一籌莫展之際,老師走了過來,並指點迷津,當中老師告訴了我許多接下來可以走的方向,並和我討論哪裡有需要修改的。和老師討論完後,果然幫助了我不少,讓我在皆來下的程序上有了一條清楚的路

陳宇威2022/8/1 上午 09:58:02
1作者 陳宇威
標題 大概框架—7/12
內容
今天我寫出了大概的框架,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今天的靈感突然暴增,才讓我迅速的寫完大概框架。但我知道這只是’’大概’’的框架,還需給老師過目,再和老師一起討論看看哪裡還需要修改。今年我可是幹勁十足,為了一雪前年的恥,拿到真正屬於我的獎項。

陳宇威2022/8/1 上午 09:32:20

序號封面簡介(摘要)上傳者最後修改
5書名 翻新:苧麻的素材實驗
作者 黃誼甄, 井上唯
出版社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簡介(摘要)
本中心策辦之苧麻纖維實驗工作營,過程中苧麻材質各部位X技法的各項實驗作法曁成果作品。
導讀
詳細介紹苧麻及其運用
金翊涵2022/8/4 上午 11:13:40
4書名 尋回台灣原住民失傳的織物珍寶:織路
作者 蔡玉珊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將博物館珍藏的各族服飾逐一地作了分析,紀錄了各族經典織物的織紋密碼並研創轉換技術
導讀
將原住民傳統以背帶式織機完成的織物完整地以現代的織布機重新織出;除此之外,她並且整合了不同的文化,加入台灣原住民的美麗圖騰元素,重新轉化成新的創意作品。
陳宇威2022/8/3 上午 10:06:49
3書名 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
作者 李莎莉
出版社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簡介(摘要)
服飾不僅僅代表個人,更凸顯特定的族群形。原住民的服飾並未因漢化或現代化而消失,反而由於節慶習俗的繼續維持,使得服飾得以傳承並表現出嶄新的文化。
導讀
廣面的描述了台灣原住民(包括平埔族群、泰雅、賽夏、邵、鄒、布農、魯凱、卑南、阿美、及雅美等)的衣飾文化。
金翊涵2022/8/3 上午 09:32:17
2書名 LIMA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
作者 瞿海良、鍾仁嫻、黃小黛、翁立娃、陳玲芳
出版社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簡介(摘要)
本書以泰雅族染織、排灣族口鼻笛、布農族織布、阿美族製陶、噶瑪蘭族香蕉絲、阿美族巫師祭儀等文化資產保存者、保存團體進行深度訪談。
導讀
以圖文並茂、深入淺出論述方式,建立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傳承資料,豐富無形文化資產。
金翊涵2022/8/2 下午 07:32:54
1書名 臺灣原住民傳統織布
作者 王蜀桂
出版社 晨星出版
簡介(摘要)
本書以報導文學方式,介紹九族織布法、織布工具、各族織布紋路的差異及特色。
導讀
透過淺白易懂的內容,讓讀者對傳統原住民織布概念更明確,體認這項珍貴的傳統技藝。
陳宇威2022/8/1 上午 09:55:56

序號書面報告說明上傳者最後修改
1說明 現在人們身上都穿著各種光鮮亮麗的衣服,想買就買,想丟就丟,讓現代人覺得衣服是個隨手可得的東西,但在以前,一件衣服的製程是很不容易的,換壞掉了還捨不得丟,和現代生活成強烈對比。
布農族在早期製做一件衣服是相當辛苦的,要處理先苧麻,光處理苧麻就有很多步驟,每個步驟當是相當辛苦和耗時。苧麻處理完後,就可使用苧麻線開始整經,整經完後再開始織布。由此可知一件布匹的製程是相當耗時及辛苦,更不用說再加工成一件衣服了。
但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各種新興紡織逐漸興起,製程一件布匹不再是一件耗時的工程,因此傳統織布慢慢淡出人們視野。但它是布農族的文化,我們不能讓他消失 ,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來保護這項文化。
所以我希望透過小論文讓我和大家認識這項美麗的文化—織布
陳宇威2022/9/27 下午 07: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