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吸望-環保吸管探討
專題名稱 | 環保新吸望-環保吸管探討 |
專題描述 | 一、研究動機: 近幾十年來,環境生態受到塑膠污染的報導日益增加,全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塑膠污染環境相關議題。我國政府於 2002 年開始實施限塑政策,並在 2018 年擴大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和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而隨著 2020 年初 COVID-19 迅速擴散至全球,食品外送或外帶的情況以倍數增長,導致一次性餐具用量倍增,也讓塑膠吸管使用數量比往年增加許多,使用環保吸管也開始成為保護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些環保吸管的製作對環境並不友善,例如有些不單純只有紙的成份,為了防水和防油,會塗「食用蠟」或「塑膠淋膜」於餐具上,除了可能危害人體,也讓回收困難。基於上述原因,在第六十一屆科展作品中,我們已經製作出使用海藻酸鈉為主要原料,對人體無害,且可以自然分解的吸管。為了瞭解我們所製作的海藻酸鈉吸管跟市面上產品的差異,我們將探討我們所製作的海藻酸鈉吸管跟使用其他環保材質吸管的優缺點和實用性等差異。 二、研究目的: (一)、了解目前環保餐具使用情況。 (二)、了解目前市面上環保吸管的使用情況。 (三)、了解我們所製作的吸管和其他環保吸管的差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 (二)、問卷調查。 四、研究流程: (一)、決定研究主題。(二)、找尋相關資料文獻。(三)、整理分析相關資料文獻。(四)、製作調查問卷。(五)、完成問卷調查。(六)、分析問卷數據資料。(七)、比較相關差異性。(八)、結論。 |
隊伍名稱 | 環保吸管組 |
指導老師 | 張烜翰 黃依萍 |
參賽學生 | 林恩慈 吳宜蓁 |
序號 | 檔案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林鈺純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9154655534.pdf 描述 本研究主要將過去做成水球狀之 Ooho(以海藻酸鈉和乳酸鈣反應所製得晶球)改製成平面薄膜(後續以減塑膜稱之),並做一系列探討,以期能取代市售紙杯內部淋膜。由實驗結果得知,以 2.0%海藻酸鈉水溶液與 5%乳酸鈣水溶液反應 10 分鐘,即可得表面較為平整一致之減塑膜。且選用低溫烘乾對減塑膜性質變異較小,因此可承受較大拉力。再進一步探討減塑膜所能承受溶液酸鹼性範圍及盛裝溶液時間長短之相關性。由拉力量測的實驗結果,發現減塑膜浸泡在市售飲品 pH 範圍溶液中變異不大,能運用於短時間盛裝溶液。接著自製環保紙杯盛裝液體,證實有其實用性。最後將附有減塑膜的紙杯回收製成再生紙,發現其在製程處理上優於回收市售紙盒製作之再生紙,且用途較廣。 | 林恩慈 | 2021/10/9 下午 03:47:17 | |
9 | 作者 林以真、林穎詩、張凱越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9152703340.pdf 描述 本研究首先製作「蔬菜紙吸管」,其耐水性及吸飲功能不佳,改以海藻膠製作吸管,經歷多次改良後的「第三代海藻膠吸管」其質地近似塑膠吸管,但吸飲功能仍然不佳。接著,以海藻膠為膠著劑;紅茶粉為骨材,成功製作出耐水性、吸飲功能較佳且可散發紅茶香氣的「紅茶吸管」。提高添加紅茶粉之比例,能有效提升吸管硬度,可應用在飲料封口膜之戳入,在冰水、熱水中均可長時間維持吸飲功能,製作大口徑「紅茶吸管」,可輕易吸飲波霸珍珠,徹底解決吸飲波霸珍珠之難題。自製擠出成型機械,可控制出料速度維持穩定,在滑軌上以直線移動,可製作出粗細一致且筆直的吸管,最後試製綠茶、咖啡、檸檬等調味吸管,均會飄出天然原料之香氣,頗具商品化之潛力。 | 林恩慈 | 2021/10/9 下午 03:33:18 | |
8 | 作者 胡慧婷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9152409958.pdf 描述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各國積極發展工業化,卻破壞大自然的環境生態,造成許多文明病的發生。近年來,消費者環保意識提高、政府制定環境保護相關法令,全球瀰漫對環境的省思及關心。隨著經濟發展,臺灣外食人口日益增加,臺灣餐飲業競爭相當激烈,如能跟上環保意識、健康養生等潮流,積極投入產品創新與新的經營模式之開發,來面對嚴峻的企業競爭環境,提升餐飲業的競爭力。 本研究以340位新竹地區之消費者為研究對象,期望暸解影響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餐廳的消費意願以及影響因素,主要探討在消費者不同程度之綠色生活型態,對於綠色環保餐廳的認知是否影響綠色環保餐廳的消費意願。為達成此目的,本研究以提出問卷調查進行實證研究,採用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線性迴歸係數分析作為資料分析工具,檢定所探討之各項研究假設,並將研究結果綜整討論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構面中,首重「油煙/菸管理」,其次為「廢棄物回收」,最後為「綠色能源」,每個構面之平均數對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程度皆在同意4分以上。在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的問卷題項中以「油煙/菸管理」之「全面執行禁菸,並加強禁菸標示宣導」最高4.57。另在「綠色能源」構面中,以「廁所洗手台旁加裝烘手機,以減少擦手紙使用」認知程度相對較低3.97。 二、消費者對綠色生活型態構面中,首重「平衡的生活」,其次為「健康的飲食」,最後為「對環境的關懷與保護」,對綠色生活型態皆在普通3分以上。在綠色生活型態的問卷題項中以「平衡的生活」之「我拒絕購買以保育類動物為原料的食品」最高4.56。另在「對環境的關懷與保護」構面中,以「經濟正向的成長,遠比任何與環保有關的議題來得重要」認知程度相對較低3.41。 三、研究發現不同的人口統計特性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有顯著影響,結果指出職業方面,從事工商業的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程度比從事自由業、軍公教人員、學生來得高;每週在外用餐金額方面,花費金額在301~1500元間的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程度比其他類別來得高。 四、研究發現不同的人口統計特性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有顯著影響,結果指出年齡方面,消費者年齡在「31至40歲」或「41至50歲」會比「21至30歲」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高;職業方面,從事工商業的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比從事軍公教的消費者高;中產階級(月平均收入在40000~60000元或60000~80000元)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比其他類別來得高。 五、經由迴歸分析顯示,消費者於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構面中僅「綠色能源」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有正向影響,其中又以「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28℃」與消費意願具顯著影響。而消費者不同層面的綠色生活型態(平衡的生活、健康的飲食、對環境的關懷與保護)皆對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皆有顯著影響。 六、消費者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與綠色生活型態皆與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有正向直接影響。經由迴歸分析顯示,消費者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與綠色生活型態有正向顯著,更與綠色生活型態之三構面「平衡的生活」、「健康的飲食」、「對環境的關懷與保護」也有顯著影響。因此,消費者之綠色生活型態涉入程度為干擾變項時,消費者綠色環保餐廳之認知與綠色環保餐廳之消費意願也會有著正向顯著的影響。 | 林恩慈 | 2021/10/9 下午 03:24:22 | |
7 | 作者 劉安婷、鄧如芳、張芸瑄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9151153379.pdf 描述 以文獻分析法探討環保吸管產品之消費者行為,並以 QC 館為研究個案深入探討,因此將同時採實地訪問法與問卷調查法研究消費者對於環保吸管的使用狀況與看法,並透過深入訪談瞭解創辦人的創辦由來與經營理念,接著進一步透過服務品質 IPA 調查分析消費者對 QC 館各項產品構面的滿意度,得知消費者對 QC 館整體的印象不錯,這也許是創辦人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而得到的經營成果。事實上,QC 館之環保吸管訂價相較於其他廠商偏高,但仍獲得使用過的消費者的肯定,由此得知消費者在選購環保吸管產品,不完全以價格為首要考量,同時也很重視商品的品質。 | 林恩慈 | 2021/10/9 下午 03:19:15 | |
6 | 作者 黃昱翔、楊鈞亦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5354471.pdf 描述 看到了由花蓮女中學生自發性組成的 Green Campus 綠色校園環保組織所發起的九十周年環保園遊會在花蓮獲得了廣大的迴響,捨棄傳統的一次性餐具,改成使用環保餐具盛裝園遊會的食物,雖然增添了許多不方便,但也讓園遊會的垃圾量大大的減少,並省思自己在生活上造成的問題,與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值得我們去改善。 | 吳宜蓁 | 2021/10/6 下午 01:16:22 | |
5 | 作者 方盈婷、陳映君、黃千容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4936680.pdf 描述 19 世紀,美國菸捲製造商馬文·史東為了方便飲用冰涼酒品,無意中在吸食菸捲時,得到靈感,製造出世界第一支的紙吸管。繼塑膠發明之後,紙吸管便被五花八門的塑膠吸管給取代。到了現代,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業者也紛紛響應環保,相繼推出以不鏽鋼或玻璃等環保材質做成的環保吸管。許多愛地球的消費者也跟進使用,但環保吸管真的環保嗎? | 吳宜蓁 | 2021/10/6 下午 01:16:04 | |
4 | 作者 楊凱旭、黃品翰、吳冠廷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4052284.pdf 描述 近幾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民眾的生活習慣及政府的政策都開始變化,從不直接免費提供塑膠袋、各種環保器具的使用, 到最近7月開始4大公共場所停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以及9月各大便利商店也跟進停止供應,讓我們開始好奇「吸管」一開始是如何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種廣泛普及化的一次性塑膠吸管又是如何的影響環境,以及塑膠吸管的替代方案乃至台灣和其他國家地區未來對這類塑膠垃圾的環保政策。了解吸管的起源發展及對生活&環境的影響,並探討塑膠吸管的替代方案、民眾生活方式、觀念的轉變以及台灣和世界各地的環保政策。 | 吳宜蓁 | 2021/10/6 下午 01:15:34 | |
3 | 作者 王羽心、 張瑋庭、彭岑愉、彭禹軒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3019981.pdf 描述 看完「我的龜蜜女友」這部電影,對塑膠吸管污染環境的議題很感興趣。在搜尋文獻的過程中,看到了許多塑膠吸管污染海洋環境,並讓海洋生物痛苦死亡的報導。因此,決定針對塑膠吸管的減量進行研究,希望透過這次的行動研究,來瞭解小小的一根吸管,有沒有像新聞媒體所講的那樣,是污染海洋的元兇,以及對人體健康危害的情形。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學校高年級的學生、老師與附近的店家,對於塑膠吸管、環保吸管的認識與使用態度,以做為擬定塑膠吸管減量活動方案的參考。同時,希望透過實際的活動,找出可以達成塑膠吸管減量的具體方案,讓學校與家庭成為零吸管的地方。 | 林恩慈 | 2021/10/6 下午 01:14:40 | |
2 | 作者 陳力瑀、陳禹安、林怡睿、林立上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2522277.pdf 描述 台灣於2019年始致力於減污減排:環保署制定了一系列限塑政策,以一次性塑膠製品為主要對象進行減速政策。許多大型連鎖商家改為提供紙吸管,雖然有許多環保材質也正在研發中,但目前以紙吸管較佔市場優勢。對於紙吸管的評價有好有壞,好處是可分解、也沒有塑化劑問題,但也具容易軟化、不易使用等缺點。許多人認為,紙吸管已經解決了一次性塑膠吸管所帶來的環境危害,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塑膠雖然是現在的主要汙染源,但紙吸管也可能帶來許多不同於不可分解的問題,比如製造時所消耗的能源、碳足跡。我們希望多方比較紙吸管帶來的利弊。 | 林恩慈 | 2021/10/6 下午 01:13:53 | |
1 | 作者 林恩慈、廖妘柔 來源 https://student.hlc.edu.tw/action/file/145/20211003172357720.pdf 描述 以「紙」出發,用影印紙製作環保吸管。 也參考《中華民國第 59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擋不住的「吸」飲力-新型吸管之研發》作品,利用海藻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交聯後形成的膠體乾燥製成海藻酸鈉吸管。除了「基本球化」外,我們嘗試尋找合適的材料與方法進行「反轉球化」和「二次凝膠球化」,希望能使吸管強度增加,真正達到---「在家裡便可以簡單自製環保吸管」的目標。 | 林恩慈 | 2021/10/5 下午 01:22:50 |
序號 | 內容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作者 吳宜蓁 標題 心得報告 內容 我覺得這次的小論文十分不一樣,因為以前的問卷都是在學校進行,而這次一樣有在學校進行,但是我們也有放在社群網站中,所以數據變得非常的不一樣,不會只是單一地區、單一年齡的人,而是可以看到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會不會有不同的想法。在搜尋資料時,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參考資料,可是因為「環保」是屬於範圍較廣的,所以有些論文看完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我要的。我和林恩慈一起去借書後,我們才發現有些書名及目錄好像都是我們要的,可是讀完後才發現,完全是不相干的內容,讓我超級超級的無言。 | 吳宜蓁 | 2021/10/7 下午 11:07:29 |
9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心得故事2 內容 這學期升上了更高的年級,課業也跟這加重了,必須在小論文與課業間達到平衡。因此我在小論文中學到如何善用及分配時間,這樣讓我不會和以前一樣浪費時間,而且事情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論文也讓我的閱讀素養提高,因為需要大量閱讀網站、論文以及書籍,這讓我學會如何抓重點,方便找到需要的文獻。而且有了兩年的小論文經驗,在這次製作google表單時,讓我能夠在很快速的時間內打完所有的問題,而且也可以想出比較多的問題,在分析的時候可以想到更多的面向。 | 林恩慈 | 2021/10/7 下午 10:53:24 |
8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心得故事1 內容 在這次的小論文中,我很開心能夠繼續探討環保類的議題,而且關於吸管的部分我已經製作它快一年了,我們從紙吸管改良到海藻酸鈉吸管,過程十分艱辛。每天放學後都留到六七點,而且有時候還要去請公假。而我在裡面很想在各行各業中遊蕩,有時像是工廠的製作員,一直做重複的東西,時間就是金錢,必須善用時間;有時像是洗碗人員,需要將器材沖洗乾淨,吸管也要沖洗乾淨。雖然在研究過程中有甜有苦,但這樣才能結出完美的果實,想想人生也是如此,失敗即是成功之母~!!! | 林恩慈 | 2021/10/7 下午 10:37:34 |
7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痛苦的中秋節 內容 中秋連假,報告還沒打完,尤其是正文的部分,那玉米;那雞翅;那棉花糖.....種種的烤肉味一直徘徊在我的腦裡,但是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寫完分配到的進度。一大堆數字近在眼前,可是旁人此起彼落的談笑聲,打亂我的思緒,我完完全全寫不下去,最後我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旁邊的人都當作麻吉」,唯獨這樣才能解決我藍瘦香菇的心情阿~ | 林恩慈 | 2021/10/7 下午 10:29:28 |
6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檢閱並刪除無效問卷 內容 當我們將問卷發放給明種和學校同學後,就收到了許多同學們運用資訊課為我們填答的問卷,但在這些問卷中,有少許的惡搞問卷,所謂「惡搞」,其實並不然,而是作答一些無聊、無用或毫無意義的回答,例如(這是我們收到的):居住地--太陽系的某個角落、月球等,看似好玩卻十分無聊的舉動,雖然這種情形在發放問卷時很常發生,卻也無形中對分析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下次換我填寫問卷時,也會好好填答,因為人們要將心比心,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 | 林恩慈 | 2021/10/3 下午 09:32:07 |
5 | 作者 吳宜蓁 標題 閱讀書籍 內容 這次我分配到藏書閣的部分,雖然我平時喜歡看書,但為了找書,我花了許多心力和時間。我發現有關環保議題、環境汙染、減塑......的書籍真的很多,但是符合我們論文架構方向卻不多,經過篩選後,我們選了幾本與我們研究主題較相關的書本來當作參考。包括<<減塑生活 與塑膠和平分手 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環境汙染及防治>>、<<零廢棄的美好生活>>、<< 一噸垃圾值多少錢>>,這些都是十分深奧而有道理了書,或是作者的親身體驗,都含有許多知識的結晶。 | 吳宜蓁 | 2021/10/3 下午 08:42:37 |
4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發放問卷 內容 由於疫情的考量,我們這次的問卷發放並沒有要到戶外,而是希望透過社群軟體的力量,藉由民眾的分享,傳播此問卷,但是網路雖然傳播速度快,但有看到此問卷並願意協助填寫的社群用戶卻少之又少,最後,我們請學校資訊老師幫忙,希望在學生的資訊課可以撥空填答,並在親戚朋友(同學)及善心人士的大力推廣和分享之下,問卷回覆數終於日漸提升! | 林恩慈 | 2021/10/3 下午 08:34:36 |
3 | 作者 林恩慈 標題 製作問卷 內容 吳宜蓁負責想問卷題目,我則是負責製作問卷,在製作問卷前,我們就已經先把要問的題目先想好,以利迅速製作。在製作Google表單時,我們和老師討論題目的呈現方式,希望可以將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填答者,接著使用預覽模式,初步審閱問卷發放的樣式,並修改太過複雜、冗長或語意不清的題目,經過老師檢閱並加以修正後,就可以發放了! | 林恩慈 | 2021/10/3 下午 08:26:13 |
2 | 作者 吳宜蓁 標題 蒐集書籍 內容 選擇好需要的書籍後,媽媽就帶我去圖書館找書,我原本以為可以找到很多有關環保議題或環境汙染的書,但圖書館內卻沒有太多相關書籍,又或是和我們的研究沒有什麼關聯,所以我們只好搜尋其他的論文並改變關鍵字,才找到一些書籍可以作為參考。最終我們決定先將書名、目錄和我們的研究有相關的書都先借回家閱讀,再慢慢篩選。 | 吳宜蓁 | 2021/10/3 下午 08:03:45 |
1 | 作者 吳宜蓁 標題 蒐集文獻 內容 去年和前年都有參加小論文,所以知道要做什麼。網路上找到的資料讓我不知該哭或該笑。因為資料豐富可以多元參考,但成排成篇的文字讓我眼花撩亂、耐人尋味。有些有名的事件閱讀起來十分容易,也可以快速進入狀況。而大多理論型的文章在我快速看過後思緒就「大亂鬥」了,看文獻真的要靜下心不能急,才能讓思緒條理分明。這些讓我聯想到自然老師教我們的讀書法--先看標題,當題都看完了再細看文字,會比較容易理解,也能深刻記憶。 | 吳宜蓁 | 2021/10/3 下午 06:01:04 |
序號 | 截圖 | 網站簡介 | 上傳者 | 最後修改 |
---|---|---|---|---|
10 | 網站名稱 獨立評論 網址 https://opinion.cw.com.tw/ 網站簡介 1932年1月28日,侵華日軍發動一二八事變,胡適草擬了一個辦週報的計畫送給聚餐的朋友們看,是《獨立評論》的雛形。《獨立評論》由胡適、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灝等人自行集資籌辦並維持發行,胡適爲實際的主編,發刊詞稱:「我們把這刊物叫做《獨立評論》,因爲我們都希望永遠保持一點獨立的精神。不倚傍任何黨派,不迷信任何成見,用負責的言論發表各人思考的結果:這是獨立的精神。」主要登載時事政治評論。最高發行數達1.3萬份。1936年底,因刊登評論反對大日本帝國策劃「華北政權特殊化」,一度被迫停刊。1937年4月復刊,同年7月25日終刊。共出244期。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 林恩慈 | 2021/10/3 下午 02:24:31 | |
9 | 網站名稱 環境資訊中心 網址 https://e-info.org.tw/ 網站簡介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英語: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簡稱TEIA,是台灣一個環境保護團體,2001年成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工作內容,主要有環境資訊交流與環境信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建立的網站《環境資訊中心》,是台灣環境新聞與環境資料庫的平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動之環境信託範圍包括臺東、澎湖、陽明山、濁水溪口北岸濕地等地,透過信託保護白海豚及珍貴的濕地。自2000年4月17日以來每日發行的《環境資訊電子報》系列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最主要的工作與產品,目前擁有一萬一千多名訂戶,為國內最活躍且最具規模的全球環境資訊媒體。有來自台灣、中國及全球的環境新聞,還有台灣生態、環境變遷、新能源、氣候暖化、基因科技與食品等項深入的議題報導,更有知名學者專家的焦點評論與各民間團體的訊息託播。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他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 林恩慈 | 2021/9/21 下午 01:36:42 | |
8 | 網站名稱 泛科學 網址 https://pansci.asia/ 網站簡介 PanSci 泛科學是台灣最大的科學網站及社群,於2011年成立,起初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育成的計畫,2014年已獨立成立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PanSci 泛科學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致力於提供科學討論的最佳場合,包括線上與線下。 我們認為科學應該面向大眾,要能解決大眾的問題,也要讓解決問題本身變成一種樂趣。我們也認為「科學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給科學家」,同時「科學家太重要了,不能只留給科學」,因此我們熱切鼓勵更多人來參與科學傳播,包括第一線的科學家。 泛科學的內容主要來自各內容合作夥伴(出版社、學術研究組織、科學推廣單位等)、專欄作者與投稿者、以及泛科學自己,你可以在每篇文章看見作者的資訊與引用的資料出處。我們非常重視內容的正確性以及傳播力道,同時我們也仰賴社群給我們的批判,讓我們做得更好、更起勁。我們持續精進,但仍有不足。若您發現任何錯誤或資料不正確,都歡迎透過各種管道與我們聯繫,我們保證會立即回應,用最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 泛科學的商業模式包括廣告專案、活動合作、電子商務、內容出版等。我們歡迎有興趣的合作單位與我們聯繫,共同提升科學在各種面向的能見度。 | 林恩慈 | 2021/9/21 下午 01:25:51 | |
7 | 網站名稱 看守台灣 網址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 網站簡介 看守臺灣協會(英語:Taiwan Watch Institute),全名為社團法人看守臺灣協會,是臺灣一個非營利組織,關注臺灣的環保與生態議題。1998年,一群關心台灣的朋友相約於台北成立「看守台灣」,並於次年正式依法設立「看守台灣協會」,以永續台灣為目標,從事環境和生態調查與各項公共政策之研究分析,並喚起社會各界人士一起來看守台灣,期許台灣成為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義的社會,亦即在不損及自然環境健康及下代子孫福利的同時滿足人類的需求。 對於關鍵的台灣環境議題,看守台灣透過論述,公開呈現事實,分析環境問題潛在原因及提供務實解決方法,以提升民眾意識,進而要求新政策、新的投資方式及新的生活選擇,以促進國家社會的改革。 看守台灣並透過翻譯出版美國知名環境智庫「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出版品及發行本土環境雜誌《看守台灣》季刊,引進綠色思潮,宣揚永續理念。 | 林恩慈 | 2021/9/21 下午 12:57:48 | |
6 | 網站名稱 天下雜誌 網址 https://www.cw.com.tw/?_ga=2.250802374.135970273.1632116139-39425107.1631715992 網站簡介 《天下雜誌》是台灣第一份以財經為導向的專業新聞雜誌。創立於1981年6月1日,正逢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之時,當時擔任《華爾街日報》駐台灣記者的殷允芃,認為台灣需以經濟發展走出困境,因而與高希均、王力行共同創辦該雜誌。在它創刊第五年,《天下》三位創辦人分家,殷允芃繼續領導《天下雜誌》、高希均和王力行專注《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當時主要是路線之別,殷允芃強調走新聞媒體專業並以台灣為優先,高希均希望更專注企業經營甚至擴展至大陸。台灣由於大眾媒體競爭激烈,媒體亂象在近年來一直廣受各界惡評,《天下雜誌》對此也曾多次探討。該雜誌並不認同尖酸刻薄的報導模式和狗仔隊的採訪手法,也鮮少出現嚴重錯誤,得獎甚多。《天下雜誌》曾獲得包括「SOPA」、「金鼎獎」與「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該雜誌旗下的網路媒體「天下網站」曾獲得「金手指網路金獎」及APA亞洲出版經營大獎等。 | 林恩慈 | 2021/9/21 下午 12:53:32 | |
5 | 網站名稱 荒野保護協會 網址 https://www.sow.org.tw/ 網站簡介 荒野保護協會為依法設立之公益社會團體,是一個由尋常老百姓自發組成的環境保護團體。自1995 年成立以來,以關懷台灣為出發點,放眼全世界,致力以全民參與的方式,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推動台灣及全球荒野保護的工作,為我們及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 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以來,累積許多人的熱誠、善意與願力,大家齊力以自然教育、參與環境議題、保育自然棲地、社區生根、推動志工組織等方式,為保護台灣環境做出無私且非凡的貢獻,並繼續朝向專業化、社區化與國際化邁進。荒野協會希望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接受委託或捐贈,取得荒地的監護與管理權,將之圈護,盡可能 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復生機。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從刻意保留下來的台灣荒野中,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 | 林恩慈 | 2021/9/21 上午 11:43:36 | |
4 | 網站名稱 換日線crossing 網址 https://crossing.cw.com.tw/ 網站簡介 《換日線 Crossing》,為天下雜誌內部創業經典案例,2015年由天下雜誌資深撰述張翔一所發起。最初以「獨立評論@天下」名家專欄模式,號召在世界各地的台灣青年以第一手的在地觀察分享各國教育、職場、社會等觀點。該網站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 110 個城市的 200 名新世代網路作家,分享當地見聞與觀點,開站一年後,於網友聯署下正式印行紙本期刊。目前已經成為固定發行之季刊,可於各大通路中購買。 | 林恩慈 | 2021/9/21 上午 11:33:10 | |
3 | 網站名稱 rethink重新思考 網址 https://rethinktw.org/ 網站簡介 RE-THINK 是一個由內政部合法立案的社團法人組織(立案字號台內團字第1050089249號函)。創辦人黃之揚和 Daniel Gruber 兩人認識,走在台灣的大山大海間,不甘心自己所愛的台灣逐漸被垃圾淹沒,捲起自己的袖子開始小而重要的行動。然後從兩人,變成萬人。8 年來,透過社群媒體,傳遞海洋的真相、號召真實的行動。然後,簡單的個人行動就野火燎原成了超過 3 萬人參與的群眾運動。 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邀請更多具專業技能的夥伴加入,使用創新的角度,不斷溝通環境議題。讓台灣人重繫和海洋的連結、讓海洋沒有垃圾。 | 林恩慈 | 2021/9/15 下午 10:23:57 | |
2 | 網站名稱 綠色和平Greenpeace 網址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from-the-earth/ 網站簡介 綠色和平(英語:Greenpeace)是在超過55個國家設有分部的非政府環保組織,總部設立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71年由美國與加拿大裔環保主義者成立,組織的宗旨為「保護地球孕育全部多樣性生物的能力」,他們的活動聚焦於氣候變化、森林採伐、過度捕撈、商業捕鯨、基因工程以及反核議題。該組織採用直接行動、遊說、研究以及對「破壞環境」的企業施行破壞達成目的。該組織不接受國家、企業、政治黨派的捐助,只依賴於個人與獨立基金的捐款。該組織在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擁有一般諮詢地位,並且是國際非政府組織責任憲章組織的創始者之一,後者是一個旨在推進其他非政府組織透明化與承擔責任的非政府組織。 綠色和平組織以其直接行動聞名,並且被認為是當今最經常在大眾視野中出現的環保組織。該組織將環境議題引入公眾的視野,在個人層次和公共層次都造成了一定影響。但該組織也造成過許多有爭議的影響。 然而,綠色和平組織也是爭議的來源。其動機和行為(尤其是後來的一些違反法律的行為)遭受了許多批評,其中包括一封來自百餘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公開信,呼籲綠色和平組織停止其反對轉基因的活動。一些綠色和平組織的活動家因其直接行動而遭受訴訟,例如因破壞轉基因小麥試驗田以及損壞位於秘魯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納斯卡線而被判賠款與緩刑。 | 林恩慈 | 2021/9/15 下午 09:55:01 | |
1 | 網站名稱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網址 https://www.epa.gov.tw/ 網站簡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稱環保署)是中華民國環境保護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前身為1971年3月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環境衛生處」。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環保署未來將改制升格為「環境資源部」。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升格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其下設綜合計畫、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水質保護、廢棄物管理、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環境監測及資訊等七業務處。 台灣省政府於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五日將原環境保護局改制為台灣省環境保護處。民國八十八年七月,配合精省作業,改制為環保署中部辦公室,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併入環保署,改制為環境督察總隊。 各縣市政府則於民國七十七年至八十年間逐步設立環境保護局,強化環保工作基層執行能力。迨民國九十二年元月,連江縣環境保護局成立,全國地方政府均已成立環境保護局,我國環境保護組織大抵完備。 | 林恩慈 | 2021/9/15 下午 09:42:32 |